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1 17:45:06

文档简介

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产业产值高 B. 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 该国该时期( )
A. 工业基础雄厚 B. 服务业水平高 C. 就业机会充足 D. 农业生产落后
罗弗敦群岛位于挪威北部(68°N附近),捕鱼为岛上居民主要经济活动。下图为“罗弗敦群岛聚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许多居民房屋底部以木柱支撑,屋顶用厚重石板铺设,这样建造主要是为了( )
A. 防御海浪,便于出行 B. 扩展用地,抵御强风
C. 稳固地基,承受积雪 D. 减少潮湿,保暖防寒
4. 岛上搭建了许多木架,其主要功能是( )
A. 风干海鱼 B. 晾晒衣物 C. 堆放薪柴 D. 圈养牲畜
5. 该岛最能吸引世界游客景观是( )
A. 林海 B. 冰川 C. 雪原 D. 极光
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图是1983~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和自给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据图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原因( )
A. 城镇化速度加快,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B. 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粮食需求量增加
C.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品种需求多样化 D. 近年气象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幅度大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 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 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 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 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8. 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
A. 进水区 B. 出水区 C. 水稻区 D. 螺沟区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和地表水资源地域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中三个典型地区的位置及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径流深是指某一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其集水区上的水层深度,反映地表水资源量丰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Ⅰ、Ⅱ、Ⅲ区年均降水量( )
A. I>Ⅱ>Ⅲ B. Ⅱ>I>>Ⅲ C. Ⅲ>Ⅱ>I D. Ⅱ>Ⅲ>I
10. 相较于I、Ⅱ区,Ⅲ区径流深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集水面积大、植被截留强 B. 集水面积小、蒸散发较强
C. 地表渗漏多、蒸散发较强 D. 地表渗漏多、植被截留强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地形格局 C. 植被覆盖 D. 洋流性质
12. 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墨西哥湾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甲丁乙丙 C. 丙乙丁甲 D. 丙丁乙甲
15. 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 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 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 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 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16. 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 大陆岛 B. 珊瑚岛 C. 冲积岛 D. 火山岛
第Ⅱ卷(综合题,52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数据处理能力及应用需求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2%。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实现“数”“算”分离。
材料二:在长三角枢纽规划建设2个数据中心集群,其中之一布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材料三:下图为“全国算力国家枢纽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分布图”。
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6分)
从资源、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在长三角枢纽周边地区没有布局算力国家枢纽的主要原因。(6分)
(3)说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6分)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舟山群岛拥有较长的深水岸线、优越的国际航道,位于该海域的洋山港、宁波港、舟山港均为世界级深水港,货物吞吐量巨大。杭州湾及周边地区通过建设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工程,形成了跨海通道群。
说明图1所示地区建设跨海通道群的意义。(6分)
(2)图1所示的秀山岛西侧甲地为淤泥质海岸(图2),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舟山群岛地区潮流能丰富。秀山岛南部乙地沿海建有潮流发电站。
据图3说明利用潮流能发电对秀山岛的有利影响。(4分)
(4)据图4说明浙江沿海地区海平面季节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2)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4分 )永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1-5:DDBAD
6-10:CDCDC
11-15:BDDDC
16:A
第II卷(非选择题)
17.(1)技术:数据远距离传输技术突破,传输成本低、延迟小;设施: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西部发电设施建设。;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启动;市场:存在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
(2)资源:长三角周边大部分地区电力紧缺;算力枢纽占地多,长三角土地资源紧张,建设成本高。环境: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
(3)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延时,时效性好;降低数字信息传输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带动本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跨行政区的经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的条件、数字产业的布局、 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的地理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的学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产业以信息为加工对象,涉及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应用等技术。数字产业能够实现“数”“算”分离,首先需要解决大量的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依据材料中“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这一信息分析可知,我国的数字传输技术仗着光缆、通信基站的建设,说明海量数据远距离、安全、快速传输技术的突破,降低了传输成本;“规划建设8个算力国家枢纽,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全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跨区域、跨网络传输也成为可能;“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这背后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由于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也是促进“将东部的数据存储、数据离线分析等非实时性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的原因,从而实现“数”“算”分离。
(2)数据中心在运行时,消耗大量电能,长三角地区布局算力国家枢纽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而且算力国家枢纽通常占地广,而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不足,地价高,会增加算力国家枢纽的成本。而且数据中心在运行过程中散发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冷却降温,长三角地处亚热带,高温期长,不利于散热,制冷散热成本高。
(3)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的地理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进行分析。长三角建设数据中心,靠近市场,有利于减少数据绕转延时,降低长途传输信息时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也有利于发挥长三角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信息的互通,可以打破行政区的边界,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新型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提供示范。
18.(1)修建跨海通道群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城市间、岛屿与大陆间的地域联系(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区域通达性);促进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
(2)甲处位于岛屿西侧,面向河口,接受河流泥沙沉积明显;有岛屿阻挡,风浪较小;海岸地区平坦开阔。
(3)利用清洁能源发电,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电能,便于生活(利于生产)。
(4)规律:夏秋季节(6~11月)高,冬春季节(12~次年5月)低。
原因:夏秋季节气温(水温)较高,海水体积膨胀;夏秋季盛行东南风,向岸风推升海平面(沿岸河流处于丰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大)。
或:冬春季节气温(水温)较低,海水体积收缩;冬春季盛行西北风,离岸风使海平面下降(沿岸河流处于枯水期,入海径流量较小)。
【分析】本题以舟山群岛的港口建设为背景,涉及交通布局,海水的运动及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地理实践能力。
【详解】(1)图示区域岛屿众多,修建跨海通道群可以缩小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强经济交流,促进人流、物流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合理配置,利于区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图示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多世界级深水港,货物吞吐量巨大,修建跨海通道群,可以扩大区域(港口)服务范围,提升竞争力。
(2)从图中可以看出,秀山岛西侧甲地,面向杭州湾,是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明显;甲地位于岛屿与大陆之间,风浪小,利于泥沙沉积;沿海地区平坦开阔,利于泥沙沉积。
(3)现代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力,潮流能发电提供充足的电能,便于生产生活;潮流能可再生,清洁污物,对环境友好,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读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海平面的高度。曲线6月到11月在常年平均海平面以上,说明夏秋季节海平面高;曲线12月到次年5月,低于常年平均海平面,说明冬春季节海平面低;温度升高,海水体积膨胀,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温度下降,海水体积收缩,海平面会下降;该地位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为东南风,属于向岸风,海水涌向陆地,海平面上升;冬春季节为西北风,为离岸风,海水从陆地退回,海平面下降。
19.(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
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2)那波利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那波利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分析】本题以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为背景材料,涉及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泥石流成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特点:比较两幅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比较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较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气温低,降水少;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因而降水时间更长,导致年降水量更多。
(2)结合所学知识,那波利为地中海式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