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之压缩语段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之压缩语段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1 18: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压缩语段
——素匹绫罗,长短裁剪
【学习目标】
1、明确压缩语段在高考中的主要考题类型;
2、结合典型例题总结不同题型的解答方法。
【重点难点】
1、总结五类常考题型的解题方法;
2、积累做题经验,灵活解决问题。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
①对材料的理解
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压缩语段”考情分析
1.考查频率高。
2.考查形式多变。
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但命题形式灵活多变:有时概括语段的中心、有时提取关键词,等等。
3.考查综合性强。
压缩语段考查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分析、筛选、概括等综合能力。同时,在题目设置上,命题者有意将本考点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
【考情分析】
压缩题型
1.概括语段内容
2.新闻拟写
3.给概念下定义
4.提取关键词
5.带句式概括
答题原则
压缩语段答案是否符合要求,阅卷老师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审查:
1.主要信息是否齐全
2.字数是否符合规定
3.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流畅。
由此,我们便可以确认解答压缩语段题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1.要点齐全
2.字数达“标”
3.语言规范
【自主预习】
自学内容及要求
自主预习创新设计292—295页内容,结合边练边悟第1、2、4、7、8题自我整理压缩语段的步骤,明确不同类型语段的压缩方法,熟知答题规范。
解语段压缩题时要抓内核,分层次,明限度,懂方法
抓核
每个语段都有一个中心,即核,压缩语段首先要确认语段内聚的核,这是关键
分层
将语段分成若干个层次,概括出层意
明度
把语段压缩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字数的限制
懂法

保留或摘录能标明中心内容的词句,以保留主要的信息

删即删除冗余信息

简化句子或句意

改换简洁说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3月22日,《四川日报》重磅推出 16 个版面的三星堆珍藏卷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该报道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宝”卷以在古蜀文明中常具有代表性的金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此次新发掘出土的宝藏。“人”卷以青铜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寻宝背后的“王者”们。“魂”卷以蓝色为主题色,主要讲述古蜀文明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构成,以及与世界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文明交融。“谜”卷以绿色为主题色,表达30多年来对于三星堆考古发掘生生不息的探寻。该报道推出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考古界众多专业人士纷纷点赞,重庆、河南、北京等地的媒体同行纷纷转载。
(1)划分层次,提取要点。
语句 提取要点
第1句
第2句
第3~6句
第7句
交代《四川日报》推出报道的时间和名称
交代报道的主题
分别交代四大主题的颜色、内容
交代报道推出后的影响
【预习检测】
(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3月22日,《四川日报》推出特别报道《三星堆——再醒惊天下》,聚焦“宝”“人”“魂”“谜”四大主题,每个主题以不同颜色为代表,讲述不同内容,报道引发考古界、媒体界关注。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提炼出三个词句,每个词句不超过6个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熟读成诵的方式,多背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甚至现代诗文是极其重要的,这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阅读时能有意识地去寻找、发现作品中的一些特别有意味的语言点,就能探寻到语言的真面目从而获得阅读的大快乐。倘若阅读中,探寻语言真面目的同时还能有其他相关问题的追寻,就能逐步养成问题意识,而成为越学越有活力的人。
 ①熟读成诵 ②探究语言真实 ③养成问题意识(或:追寻相关问题)
7、(2021·全国乙卷)简述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水果是不是必须“拉黑”呢?实际上,这些人群往往需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对含糖量较高的鲜枣等水果,尽量少吃或不吃,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太甜但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如百香果。最好选择糖少的水果,如草莓等。但必须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含糖量较少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建议平均一天不超过200克。
①对超重人群和糖尿病人群来说,
②因为要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③所以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水果,
④含糖量少的水果也要限制食用。
8、请分别用一个判断句概括下文三个段落的内容,每个句子不超过 25 个字。
2020年,新疆棉区病虫害发生较轻,棉花长势较好,单位面积产量雄踞全国第一,棉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
应该说,在发展棉花生产方面,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季温差大,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充分,棉花生长时间长。优越的条件使新疆生产的长绒棉达到了世界顶级品质,是众多纺织企业的首选原料,长年供不应求。
日前,耐克等企业“抵制”新疆棉花,理由竟是“政府强迫本地劳动力”!而据新疆农业部门发布的2020年数据,新疆棉花的机械采摘率已达69.83%,其中北疆的机械采摘率已达95%,因此可以说,在新疆,从种植到采摘,棉花生产已实现高度机械化,棉农们的劳作是比较轻松的;而且,在将近 50天的采棉季中,采棉工依法取得了劳动报酬,平均每人能挣到上万元。在事实面前,一切荒谬的反华言论不攻自破。
①新疆是中国出产棉花最多的地区。
②新疆棉花是世界上品质最优的棉花。
③“政府强迫本地劳动力”的说法是荒谬的言论。
类型一 语段要点概括
(中心、观点、结论等)
按照表达方式分为:
(一)记叙类语段
(二)议论类语段
(三)说明类语段
(四)描写类语段
压缩时一般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明确其侧重点:
叙述性材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重要信息;
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找到论点;
说明、描写性材料,则要抓住其对象特征、范围等;若是几层意思并列,就要归纳这几层意思的共同性或实质性。
例题: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个字。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见,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植物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的盎然的绿意。
细菌能分解枯树败叶,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整个地球的盎然绿意。
说明类的语段,具有说明文的特征,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
方法总结
类型二 新闻拟写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
新闻五要素(五个‘w’) :
(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 (what)事件,(why)原因(包括经过、结果)
新闻类语段压缩:
考查方式:
1、一句话新闻
2、拟定标题
例题1.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记者从10月25日曲阜市举办的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获悉,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将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这是继孔子后裔、曲阜籍市民免费游“三孔”,驻曲高校、曲阜市中小学生特殊时段集体参观免费,游客“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之后,曲阜再次向游客推出的优惠举措。
第二届“百姓儒学节”开幕式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说,“兴市须重教,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理应得到全社会教师群体的尊崇。‘三孔’景区面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挥儒学时代作用搭建新的载体。”
据了解,为做好“三孔”景区面向教师免费开放的前期准备工作,曲阜市文物、旅游等相关部门进行了专题座谈和调研,并就配套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论证,具体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之中。据悉,该方案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起全国教师可免费游“三孔”景区(或者:2016年起“三孔”景区向全国教师免费开放)
拟定一句话新闻模式: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2.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0字以内)
河南日报2019年5月9日讯“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 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上午11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56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贤智慧。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序幕全面拉开。
示例: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
“拟标题”比“拟一句话新闻”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句子形式的优美,有文采。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主体(人物、事物、单位)、事件。
类型三 给概念下定义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格式为“……是……”或“……叫……”要求:
1、下定义的句子一定是单句。
2、下定义的句子不能是否定句、比喻句。
例题:根据下面的文字信息,给“流量乞丐”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个字。
近年来,直播和短视频的发展方兴未艾,甚至成了很多人的“时间收割机”。有的主播直播时衣着暴露、动作撩人;有的主播当众做出嘶吼谩骂、打屁股、用洗脚水浇头等出格举动;有的主播在直播平台进行视频连麦时,用污秽低俗的方言相互调侃;有的主播为吸引眼球,以身试险在铁轨旁的道砟上跳舞……据媒体2022年3月29日报道,目前网络直播平台上部分主播已沦为“流量乞丐”,而这些“流量乞丐”也将是2022年“清朗行动”重点整治的对象。
流量乞丐是为了获取流量通过低俗、恶俗、近乎乞讨的方式来吸引网友观看和关注的主播(人)。
类型四 提取关键词
注意事项
关键词以名词为主、动词形容词为辅;
关键词一定是语段中出现的原词;
关键词书写注意词语的潜在顺序;
关键词可以是短语。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
类型五 带句式概括
带句式概括题是2021年高考卷中出现的新题型,它实际上是把压缩语段与句式表达结合起来的综合题型,体现了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命题综合化的特点。答这类试题,概括内容是核心,按句式要求表达是答案表述形式。答题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精读语段,理清层次,确定中心。
第二步:根据题干表达要求,拟写答案。
1.了解常见带句式概括题型
题干 要求 试题类型
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因果关系的句子 句式限制型
请根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 对象限制型
2.按照规定句式要求写出概括要点
要把握各种常见句式的特点,把概括出的要点放在题干规定的句式中即可。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1)民间素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一到冬季,很多人会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来抵御寒冷,但专家提醒,人的情况不同,进补的策略也应不同,有人适合清补,有人适合温补,有人适合大补,有人适合小补。盲目进补的效果往往比较差。
(2)在网络短视频中,有人倡议多喝热粥,如红枣芝麻粥、腊八粥、小米麦仁粥,认为这三种热粥营养丰富,有助于摄入热量和营养。多喝热粥没有错,但将它当作唯一的进补策略显然不行,水果、蔬菜、肉类的进补同样重要。
(1)冬季进补食物不可盲目。(2)多喝热粥不应是唯一进补策略。
1.根据下列材料,给“获得感”下定义,不超过60字。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实际上,“获得感”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它有别于简单的、浅层次的幸福感觉。“获得感”首先是要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人民群众有房住、收入增多、能接受优质教育、能看得起病、养老有保障等,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同时,精神层面上,“获得感”体现为让每个人有梦想、有追求,同时获得更有尊严、更体面,能够享受公平公正的同等权利。
“获得感”是有别于浅层次幸福感觉而强调实实在在“得到”的一种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幸福感”。
【巩固练习】
2.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四个关键词。(05全国卷)
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
3.根据下文内容,简述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发现的价值。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对地球水资源的来源感到困惑。现有理论认为,水是在小行星形成的最后阶段被带到地球上的。然而,之前对这些小行星的同位素测试发现,它们与地球上发现的水不匹配,这意味着至少还有另一个未知的来源。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发现,地上的水可能来自太阳。在太阳系早期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所携带的尘埃颗粒表面产生了水。研究表明,小行星上产生水的过程,很可能也发生在其他没有空气的行星上,这意味着宇航员太空探索时或可直接从行星表面的尘埃中制取新鲜的水源,比如在月球上。
其研究不仅让我们对地球水源有了新的认识,也有助于未来的太空探索。
压缩语段
基本思路
审清题目,看清要求;
明确类型,确定方向;
材料定性,分层概括;
划定重点,重组整合;
对照字数,连贯检验。
【方法总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