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探索更小的微粒》课时作业(含答案)
一、单选题
1.1911年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符合该结构模型的是( )
A.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B.原子核内的质子带负电
C.原子核几乎占据了整个原子的体积 D.核外电子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2. 如图是原子核结构示意图,科学家发现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
A.质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
3. 1911年,( )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A.道尔顿 B.汤姆孙 C.卢瑟福 D.阿伏加德罗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是分子运动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破碎的玻璃杯不能恢复成原形,是因为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5.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 B.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
C.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 D.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
6.关于微观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核式模型 ” B.原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
C.光年是时间单位 D.关于宇宙的结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更具有科学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
C.用力挤压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
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在原子、质子、电子三种微粒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D.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的电子会转移到了丝绸上
9.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比如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首先可以排除对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核
10.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飞沫 B.飞沫、原子核、新冠病毒、分子
C.飞沫、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 D.原子核、新冠病毒、飞沫、分子
二、填空与作图题
1.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和 组成。
2.如下左图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由此实验可得原子是 (选填“可分”、或“不可分”)
3.中国大型粒子对撞机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本质的粒子加速器,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构成源。早在1911年,卢瑟福就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是 ,带负电的 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它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4.如上右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 (正电/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带正电是 (质子/中子)。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 (有/没有)更精细的结构。
5.电子的发现说明 是可以再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 是可以分的,科学家进一步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摩擦起电现象是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个物体上了。
6.画出氢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三、实验探究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发现这些观点均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四、综合题
1.物质的结构和尺度宇宙万物,从浩瀚星空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从莽莽大山到滔滔江河,从高大的建筑物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的分子、原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懈地追寻构成整个世界的最小粒子正是这种探索的集中体现。在中国科技馆“物质之妙”展区,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展品能够使我们了解一些人类探索微观粒子的历程。
图甲的展品中,当同学按动启动按钮,然后旋转磁铁转盘,我们会发现管中的射线(绿色的光)并观察到射线(绿色的光)的路径随着磁铁转盘的转动而发生变化。早在年,汤姆孙就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出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并测出其荷质比,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乙的展品中,圆形展台的正前方是一个接收屏,后面是一个玻璃罩,玻璃罩里边放置了一个金箔片,再往后是一个模拟产生粒子射线的装置。按动按钮,模拟装置会发出射线,沿着圆形轨道移动接收屏,同学们可以看到接收屏在射线的正前方时屏中的光点较多,逐步移动接收屏发现屏中的光点变少,也就是接收的粒子的数量变少。这个实验模拟了卢瑟福的金箔实验,又称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卢瑟福做过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原子直径大约是,所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尺度,都需要占据一定的 ;
(2)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____;
A.电子 B.原子 C.原子核 D.质子
(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
A.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原子核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太阳、原子、原子核
2.1cm3纯水的质量是1g,1 cm3水中有3.34×1022个水分子.试计算:
(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
(2)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
答案
一、1.A 2.C 3.C 4.B 5.A 6.D 7.A 8.D 9.C 10.C
二、1.分子;质子;中子 2.可分 3.原子核;电子 4.负电;质子;有
5.原子;原子核;夸克;电荷
6.如图:
三、(1)错误 (2)A
(3)α粒子中的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四、1.(1)空间
(2)A
(3)D
2.(1)解:m= =0.299×10﹣22g=2.99×10﹣26kg;
(2)解:l=40nm×3.34×1022=133.6×1022nm=1.336×10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