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明如bō li( )的河穿过一眼望过去全部都是绿色的草原,穿着cǎi hóng( )般漂亮 yī shang( )的姑娘们在草原上跳舞,她们的舞姿 róu měi( ),脸上露出羞涩的wēi xiào( )。我们 jǔ bēi( )畅饮,lè qù( )无穷。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7分)
2.画“ ”的部分可以用四字词语“ ”来替换。我想到的形容草原的四字词语还有 ,相关的诗词名句有“ ”。(3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琼浆(qióng) 泽浊(zhuó) B.陈列(chéng) 渲染(xuān)
C.鸣啭(zhuǎn) 单薄(bó) D.花苞(bāo) 目的地(de)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现存的哺乳动物中,蓝鲸的体型无疑是硕大无朋的。
B.博物馆外面用了许多襟飘带舞的彩旗作装饰。
C.春风习习,不知名的花草婆娑起舞,让人感觉甚是惬意。
D.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一簇簇开满原野的花才是灿烂。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花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风从秋走过,留下阵阵金浪;雪从冬走过,留下种种希望。
A.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B.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C.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会开放;蜡烛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会发光。
D.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4.下列关于人名、地名或路名的拼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华 Lǐ Huá 北京路 Beijing LU B.胡青 Hú Qīng 驸马路 FU malu
C. 刘逸 Liú yǐ 西湖XI Hu D.李思Lǐ Sī 丝绸路 SICHOU LU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一文依次写了草原风光、主客欢聚、远迎客人、依依话别四个部分。
B.《丁香结》一文中,作者由丁香花联想到象征愁怨的丁香结,流露出作者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C.《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语言质朴,构思巧妙,选取的景物都是乡间常见的。
D.《花之歌》一文的想象非常奇特,文中把花儿比作黑夜星空的眼睛和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令人印象深刻。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并围绕“清晨的校园”或“热闹的街市”写一段话。(3分)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标点符号,2个错别字,2处语病)(5分)
初夏,我们在老师的代领下去郊外摘草莓。同学们有的题着盒子,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拎着袋子——大家争先恐后你争我抢地忙开了。不一会儿,盒子、篮子和袋子都装得满满的了。喜滋滋地满载而归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草原上天空明朗,牛羊成群,小丘翠色欲流。面对这种境界,老舍的感受是这样的:“ , , , 。”
2.看到珍珠似的雨点跳到船上的场景,我想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诗句:“ , 。”看到雨中的丁香结,我不禁想起了宗璞由此产生的人生思考:“结,是解不完的; ,不然, ”看到翠绿的树木环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的画面,我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
五、对比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练习。(10分)
【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乙】西江月·渔父词①
千丈悬崖削翠②,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③风波一任。 别浦④鱼肥堪脍⑤,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⑥,闲管兴亡则甚⑦。
【注释】①作者虽深受朝廷赏识,由临安赴任湖北转运副使,然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矛盾重重。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②削翠:陡峭的绿崖。③选甚:不论怎么。④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⑤脍:把鱼切成薄片。⑥沈沈:悠远。⑦则甚:做什么。
1.甲词的前两句从 的角度描写夏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
2.阅读词句时想开去,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的画面。(2分)
3.下列对甲词与乙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香”,既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无限喜悦。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运用对仗,与清幽夜色、聒噪气氛相吻合。
C.乙词的上阕写江行所见。“白鸥”句写江上的沙鸥;“选甚”句写江上的游人。白鸥在江上自由飞翔,毫无戒心,与人和谐相处;而人则乘舟遨游,任其所之。
D.“别浦”句映照开头两句,写长江沿岸水产丰富,鱼蟹肥美,可供享用。“前村”和“别浦”对应,言前行途中有江村可以饮酒。
4.结合注释,分析词人在两首词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2分)
(一)丁香赋(10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妩媚多姿。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的。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两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
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第1自然段中“春天的使者”指的是(1分)( )
A.春风 B.丁香 C.树木 D.云霞
2.短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丁香,阅读短文,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2分)
3.短文中画“ ”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2分) ( )
①写出了丁香所具有的独特品格和精神。
②写出了哈尔滨人有爱花的传统。
③写出了丁香在哈尔滨最美。
④写出了哈尔滨人喜爱丁香的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同样是描写丁香,本文和课文《丁香结》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
文章 相同点 不同点
《丁香赋》
《丁香结》
5.联系生活想开去,说说丁香给了你哪些积极的启示。(2分)
(二)大漠明珠红碱淖(12分)
①红碱淖(nào)愈来愈近了。
②车窗里,你就会瞭望到湖面,四十多平方千米在视线里铺开。百草仿佛要冲进湖里,只见碧绿,没有了边际。湖中,忽远忽近的气垫船不紧不慢地在观景,还有一组一组的水上自行车在赏美;空中,旅游小飞机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飞越惊心。
③你不得不惊异!红碱淖——大漠生出的夺目的明珠,镶嵌在毛乌素沙漠与鄂尔多斯盆地间,让长城内外的人心动。它是榆林和鄂尔多斯的“肺”。
④你不得不惊异!对于红碱淖的来历,当地有着神奇的传说。西汉时,汉元帝令王昭君与匈奴和亲。从长安沿秦直道北上,走到这里,烈日炎炎,王昭君想到将要告别大汉疆土,回望中原,伤心落泪,感动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派七仙女下凡,各持一条彩带,从七个不同方向走去,竟生出七条季节性的河流,神奇地汇聚在一起。当时周边漫漫沙土,远观仿佛一张赤色的脸庞,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红碱淖”。
⑤红碱淖是鸟类的家园,它美得如同梦境。你看吧,白天鹅、鸬鹚、白鹭、金雕、鱼鹰、鸳鸯等五十余种鸟类,仿佛不同用意的画笔,蘸着清澈的湖水,在天地间绘出美妙的彩卷。
⑥你不得不惊异!每年夏季,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遗鸥,相伴红碱淖,在充满美意的湿地中,创造着它们的爱情。遗鸥就是红碱淖迎娶的新娘,黑头白身,翅膀的颜色如同阴雨天似的,站卧时浅灰,一旦飞舞起来,翎尾仿佛泼上了浓墨。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都抹着“口红”,那颜色新鲜得像沾上了朝阳的色彩……一只只遗鸥就是大美的使者!
⑦视线被美景牵引。向南看,水产品繁殖与养殖基地就在眼前,生命在这里孕育。转向西,快艇哗哗哗地拍打着水花,尽情追赶着夕阳,惊呼中,你会瞭到更辽阔的湿地保护区,感受到尔林兔大草原的落日之美。向北加速行进,只见沙地如战场,滑沙、滑草、沙地卡丁车、沙地越野车、沙漠骆驼、草原骏马……真是畅游者忘倦,陶醉者忘归!
⑧红碱淖是自然美的呈现与升华,它以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生命的另一种传奇。
(有删改)
1.梳理文章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2.红碱淖被称为“榆林和鄂尔多斯的‘肺’”,它起到的主要作用是(2分)( )
A.帮助两个城市的土地“呼吸” B.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C.提供更多的物产。 D.提供休闲放松的地方。
3.红碱淖是湖泊,它的得名是因为(2分)( )
A.湖水是红色的,含碱。
B.湖边沙土是赤色的,含大量红碱。
4.第④自然段在介绍红碱淖的来历时引用了传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2分)
5.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红碱淖创造了哪些生命的传奇。(3分)
七、习作。(30分)
如果去大自然中探索一番,你会发现大自然这本书真是妙不可言!它能够提示我们天气的变化,能够给我们上一堂堂奇妙的生物课,能够充实我们的心灵……
你对大自然有过怎样的观察?发现过什么奇妙的现象?有过什么美妙的感受?拿起笔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习作吧。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参考答案
一、1.玻璃 彩虹 衣裳 柔美 微笑 举杯 乐趣
2.一碧千里 示例:翠色欲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1.A 2.B 3.B 4.D 5.C
三、1.示例:清晨的校园真美啊,薄薄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学校;清晨的校园真热闹啊,树上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清晨的校园真有朝气啊,琅琅的读书声在各个教室中飘荡。
2.①把“代”改为“带”;②把“题”改为“提”;③把破折号改为省略号;④删去“你争我抢”;⑤在“喜滋滋”的前面加上“我们”。
四、1.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五、1.视觉与听觉 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夏夜的寂静。
2.示例:陡峭的绿崖有千丈余高,落日照在江面上泛着金光。
3.B 4.甲词表达了词人对自然之景和丰收之事的喜悦之情。乙词则表达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
六、(一)1.B 2.样子:花小如丁 香气:浓郁(或: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联想诗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感悟丁香:丁香花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3.C 4.相同点:都写了丁香的特点,并引用了与丁香有关的诗词名句。 不同点:主要赞颂了丁香坚韧顽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借丁香花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5.示例:丁香聚小而成大气,让我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丁香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的精神,启示我应该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奋发向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1.第一行:介绍来历传说 鸟类的家园 第二行:养殖业、旅游业繁荣
2.B 3.B 4.①说明红碱淖的历史悠久;②点明红碱淖名字的由来;③增加传奇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5.①成为沙漠中的绿洲;②是鸟的天堂,每年夏季全球约百分之八十的遗鸥相伴红碱淖;③拥有水产品繁殖与养殖基地,物产丰富;④湖水澄净,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⑤因地制宜,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