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1 19: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少年中国说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理解文章重点词句子的意思。(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4、学习运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法来阐述道理
本课学习目标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生,时人合称二人为“康梁”。早年极力宣传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主要作品有《饮冰室合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
作者简介
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身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当时帝国主义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一些无知的国人,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针对这种情况,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少年强则中国强
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中国就是年轻的中国
“说”是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给下列画横线字注音:
恶 怯懦
苟且 瘠牛
澌亡 翘足
鹰隼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 wū ) ( qiè nuò)
( gǒu ) ( jí)
( sī) (qiào )
( sǔn ) (yù )
( xíng )
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
写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在于中国少年。
第2自然段
写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第3自然段
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和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第一自然段
原文: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解析文意
译文: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而全在我们少年人身上。少年有才智国家就有才智,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盛国家就强盛,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国家就胜于欧洲,少年在地球上称雄,国家就在地球上称雄。
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心中的中国是一
个怎样的中国?
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重点强调国家的命运维系在少年身上,从小的方面到大的方面,一层一层递进,气势磅礴!
这段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段
原文: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解析文意
译文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作者赞美少年中国用哪些比喻?
红日初升 ————少年中国前程灿烂。
河出伏流 ————比喻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潜龙腾渊 ————表示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 ————比作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鹰隼试翼 ————比作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奇花初胎 ————比作少年中国的幸福美好生活。
干将发硎 ————比作少年中国的奋发有为,展望了中国的美好前途。
伏流: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理解词语
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干将”古代宝剑名。“硎”磨刀石。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
          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隼”一种凶猛的鸟。
华美瑰丽,富丽堂皇。
名词解释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哉:
无疆: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履”踩,踏。
表示赞叹,相当于“啊”。
没有止境;没有穷尽。
名词解释
第三自然段
原文: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解析文意
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之情。
作者展望中国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负起振兴祖国的责任。
课文赞颂少年中国,也讴歌中国少年,二者有什么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中国少年应是有进取心、独立、自由、强大、智慧、敢于革新的少年。“少年中国”是作者的理想,而“中国少年”则是实现理想的希望。课文层层深入,表明两者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小组交流,理清文章脉络、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官吏已经腐朽,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的身上,作者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
知识拓展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少年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
起而读书豪言壮志。
你能找到少年立志的名言名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