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张PPT。由牛喝水问题想到的…06岳阳压轴题05潍坊压轴题06常德压轴题06潮州压轴题06潮州压轴题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
(1)若P(p,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____时,△PAB的周长最短。06潮州压轴题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
(1)若P(p,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____时,△PAB的周长最短。解法一: 如图,作点B(4,-1)关于x轴的对称
点B‘,则点 B‘ 的坐标为(4,1),连结A B‘交x轴于点P,那么△ PAB‘的周长最短。由B‘ 、A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解析式为y=2x-7。由y=2x-7和y=0联立解得:P(3.5,0)解法二: 如图,作点B(4,-1)关于x轴的对称
点B‘,则点 B‘ 的坐标为(4,1),连结A B‘交x轴于点P,那么△ PAB‘的周长最短。
由△ B‘ PE∽△B‘ AF,可计算得:PE=0.5,
∴点P(3.5,0)06常德压轴题06常德压轴题05潍坊压轴题06岳阳压轴题06岳阳压轴题yangfeng1977@163.com谢谢!2007年武中数学科中考专题复习四(探求点的存在性问题)
姓名_______
探究一
如图1,A、B是直线l异侧的两点,P是直线l一动点。什么时候,PA+PB的值最小?
·B
P
l
探究二 (考标P69第7题) A·
如图:草原上两个居民点A、B在河流l同侧,汽车从A出发到B,途中需要到河边加水,汽车在哪一点加水,可使行驶的路程最短?在图上作出该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B
A·
l
探究三(06湖州压轴题).
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
(1)若P(p,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____时,△PAB的周长最短;
(2)略。
解法一:如图,作点B(4,-1)关于x轴的对称点
的坐标B1(4,1),连结A B‘交x轴于点P,那么PAB的周长最短。由B1、A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解析式y=2x-7
由y=2x-7和y=0联立解得:P(3.5,0)
解法二:如图,作点B(4,-1)关于x轴的对称点B1
的坐标B1(4,1),连结A B1交x轴于点P,那么△PAB的周长最短。由△B1PE∽△B1AF,可计算得:PE=0.5,∴点P(3.5,0)
探究四(06年常德)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
若抛物线经过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点是否在该抛物线上.
(2)在(1)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求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
(3)设为(1)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使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
探究四(05潍坊压轴题)
抛物线y=ax2+b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C点。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B(3,0),C(0,-3)。
⑴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
⑵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B、C的两点距离之差最大?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略。
解:⑴略
⑵∵A(-1,0) B(3,0) ∴由勾股定理知AC=
∵PA=PB ∴|PB-PC|=|PA-PC|<AC
设直线AC:y=kx+b, 过A(-1,0)与C(0,-3),
有-k+b=0 ① ,b= -3 ②解得k = b = -3
∴直线AC的解析式是y = -3x -3
当x=-1时,y =-6
∴当点P坐标为(1,-6)时,P到B、C的两点距离之差最大
值是
探究五(06岳阳压轴题)
如图抛物线y=,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顶点为D。
3)试探索: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A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过点A作点A关于直线BC的轴反射点M,
过点M作MH垂直于轴于点H。则有△ACO∽△AMH。
于是 ==
可得M(3,2) 又由点D(-1,)可得
直线MD的解析式为: y = x + ①
又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 - x + ②
由①②两式得:
课堂作业:1、做完本试卷并认真进行反思;
2、考标P73第六题。
《由牛喝水问题想到的…》说课稿
教学前的思考
存在性问题是中考压轴题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05年和0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进行分析,我发现许多压轴题,如:05年海南,05年潍坊,05年深圳,06年湖州,06年南充,06年北京,06年常德,06年岳阳等,都是由牛喝水问题(或镜面反射问题)这一经典问题变形、拓展而来。它的主要考点是:轴反射的性质及利用轴反射作图(考标要求层次:掌握和探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三边关系)。它还通常与图形与坐标的知识结合:求对称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求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这些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于是,我把此类问题分类整理,放在点的存在性问题的专题复习中进行系统复习。
在试题的选取中,分层次、难度梯级化是我的主要思路。刚构思时,我选取考标所配练习P69第7题(现在的探究二)将问题引入,后来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分析,估计部分学生在解此题时并非真正理解,而是靠记忆所得,于是我引入了探究一作为探究二的铺垫,以降低难度,加深学生对牛喝水问题的理解。探究三是06年湖州压轴题,这道题将牛喝水问题拓展到了极致,最初我采用了这道题的全部,但后来我考虑后面两个小题难度太大,只保留了较简的第一小题。探究四是06年常德压轴题,可以用来让学生小试牛刀。05年潍坊的压轴题则与前两题有变化,实质却是一样的,但难度有所增大,举一而不能反三的学生是难以解决此问题的。最后一题为06年岳阳的压轴题,难度最大,如何引导学生求点A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坐标是本题的关键。
所教149班的学情是:有较好的基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个别学生创造力较强;师生关系较为融洽;部分同学,尤其是部分女同学思考问题不主动。
课堂上,应强调学生自已动脑为主,教师引导而不替代,在教学中关注大部分学生动手练习的实际情况,力求收到实效。
教学前的准备
本节课原来按两课时设计,因听课安排是一课时,所以我已将课堂内容提前交给学生预习,对于最后几道题,已布置学生先完成黑粗体前的各小题。课前,已将最后几道题用几何画板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图形运动的动态过程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