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卷(原卷+答题纸+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卷(原卷+答题纸+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1 22:3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基础卷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与酵母菌密切相关的是( )
A.酸奶 B.泡菜 C.米醋 D.米酒
2.酸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制作酸奶需要(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黄曲霉
3.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 )
A.乳酸菌 B.匍枝根霉 C.酵母菌 D.米曲霉
4.在自制酸奶时,必须把制作酸奶的瓶子进行密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防止细菌进入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
5.“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在它的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生物是( )
A.青霉菌 B.酵母菌 C.曲霉菌 D.醋酸杆菌
6.列各组食物中都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制作的是( )
A.酸奶、泡菜、甜酒 B.面包、腐乳、火腿肠
C.米醋、腊肉、饼干 D.馒头、果汁、茅台酒
7.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8.关于发酵食品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发酵食品营养成分更丰富 B.发酵食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C.发酵食品口感较好,营养不足 D.发酵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9.人的口腔中含有多种细菌,细菌在口腔中生长繁殖的适宜条件有( )
A.适宜的温度 B.含有营养物质 C.充足的空气 D.三者均是
10.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目的是( )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11.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但干菜能长期保存,原因是( )
A.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的生活和繁殖 B.所含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
C.空气干燥,不适于细菌生长 D.天气闷热,细菌、芽孢数目极少
12.罐头食品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
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后罐内没有细菌 D.罐内细菌在常温常压下不能繁殖
13.食品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后,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下列食品能保存较长时间,其中,添加防腐剂的是( )
A.鱼罐头 B.咸萝卜 C.火腿肠 D.萝卜干
14.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一般采取的保存方法有(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保持干燥 ④保持湿润 ⑤暴露空气中 ⑥隔绝空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
15.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着的原因是( )
A.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B.土壤中的小虫子可以分解
C.腐生微生物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利用动植物遗体
16.霉菌、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物质循环
17.以下与腐生微生物无关的是( )
A.将动植物遗体分解 B.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C.危害动植物的生活 D.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
18.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 B.链球菌使人扁桃体发炎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 D.大肠杆菌生活在人的大肠内
19.在“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的活动中,沼气发酵需要产甲烷细菌等厌氧微生物,它们来自于( )
A.猪粪 B.池塘污泥 C.植物秸秆 D.广口瓶内的空气
20.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解释、说明,错误的是( )
A.酸豇豆的泡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
B.发霉的花生、玉米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可能致癌
C.产甲烷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秸杆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D.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为植物制造含氮的营养物质
二、填空题(共40分)
21.(10分)请你把左边的微生物与右边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磷细菌 制作酸奶
酵母菌 制作菌肥
乳酸菌 制作面包
双歧杆菌 酿酒
22.今天刘晓刚的生日,妈妈为了给晓刚做一桌丰盛的午餐,去商店购买了许多东西:西红柿、豆角、木耳、鸡蛋、牛肉罐头、新鲜猪肉等。请你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罐头可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先进行 杀菌,再 保存。
(2)妈妈想在刘晓刚生日之际,做他爱吃的韭菜馅蒸包。这种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可能要用 进行发酵。
(3)妈妈为晓刚做的生日午餐过于丰盛,妈妈把没有吃完的部分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冰箱。这这样做的原因是冰箱内温度较低,不利于微生物的 ,可使这些食品保存 (填“较长”、“较短”)的时间。
23.为了探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甲、乙两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十几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新鲜。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请你分析,乙装置中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将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取走,将试管迅速放入冰箱内,三天后,肉汤仍然没有腐败变质,这是因为 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置于冰箱中的肉汤会一直保持新鲜吗? 。
(4)通过本实验,联系生活实际,请你再提出一种家庭保存食物的简易方法: 。
24.周末,妈妈做红烧鱼,让小红帮忙把鱼的内脏丢掉。小红把它埋到种白菜的泥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白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 菌和 菌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了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 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 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 题 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 磷细菌 制作酸奶
酵母菌 制作菌肥
乳酸菌 制作面包
双歧杆菌 酿酒
22.(1) (2) (3) .
23.(1) .
(2) (3) (4) .
24.(1) (2) (3) .
参 考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C A C C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D C D B B B A
磷细菌 制作酸奶
酵母菌 制作菌肥
乳酸菌 制作面包
双歧杆菌 酿酒
22.(1)高温 密封 (2)酵母菌 (3)繁殖 较长
23.(1)将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杀死,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合理即可)
(2)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合理即可) (3)低温 不会
(4)腌制(脱水、添加防腐剂等)
24.(1)细 真 (2)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有机物 (3)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