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巢、苇"两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把第一首诗读正确,读出韵律。
语言运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诗歌,读懂诗歌的内容,并拓展阅读。
思维能力: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美景。
审美创造:通过诗配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种形式表现美的能力,给学生美的熏陶。
《观潮》
《走月亮》
我们是怎样想象《观潮》和《走月亮》这两篇课文中的画面?
先找到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然后边读边想象,从景物的颜色、形态、声音、气味、动作、环境和人物活动来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前导入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课前导入
刘大白(1880-193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姓刘,名靖裔(yì),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主要著作有《旧梦》《白屋说诗》《白屋文话》等。
课前导入
作者简介
巢
苇
罗
眠
霸
占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新知讲解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睡眠
霸
占
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新知讲解
我会认
巢
苇
cháo wěi
归巢 驮着 斜阳
头白 芦苇 红颜
新知讲解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尽
jǐn
jìn
(尽管)
(尽头)
读一读:
尽管很累,但我们还是竭尽全力爬到了山顶。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新知讲解
我会认
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具有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于潮湿地带,可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新知讲解
认真朗读这首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边读边想象: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斜阳、江面、鸟儿、芦苇
新知讲解
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倦鸟归巢
新知讲解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鸟儿归巢,飞倦了。
想象
新知讲解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①鸟儿飞倦了; ②鸟儿翻飞,飞进夕阳的红色背景里。远远看去,就好像太阳落在鸟背上一样。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苇妆红颜
新知讲解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画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新知讲解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①夕阳不仅斜照着归飞的鸟,还照着晚江以及芦苇; ②鸟儿翻飞,渐渐飞离出太阳的背景。远远看着,就仿佛太阳从鸟儿的背上滑落下来。
体现了鸟的豁达,鸟知道既然太阳不属于它,何必强求呢?还是勇敢地面对黑暗,相信黎明终究会到来的!
如何理解这两句?
夸张
新知讲解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拟人句,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增添了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拟人
新知讲解
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憨厚的黄牛
也穿上了一件红衣服。
清澈的溪水
也羞红了脸颊
新知讲解
鸟儿倦了 驮着斜阳——想象
双翅一翻 斜阳掉江——夸张
头白芦苇 妆成红颜——拟人
秋晚的
江上
结构梳理
新知讲解
主旨归纳
《秋晚的江上》通过写江边秋天的黄昏,倦鸟归巢。夕阳点染江面和芦苇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新知讲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拓展延伸
新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