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综合测(五)含答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综合测(五)含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6 10: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综合测评(五)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小华在阅读一本有关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情况的历史书时,了解到有一群距今约1.8万年的远古人类,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并已会人工取火。你认为这群远古人应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4.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5. 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6. 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A.血缘亲疏关系 B.地域关系
C.权利大小关系 D.能力大小关系
7. 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8.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9.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10.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1.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 ( http: / / www.21cnjy.com )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3. 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14. 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15.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出塞
16. 有人说:“2000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17.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王昭君 ②诸葛亮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兰亭序》,以示修好
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
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
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
19. 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A.北魏和宋 B.东魏和齐
C.北齐和梁 D.北周和陈
二.填空题
21.________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____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22.石窟艺术综合了_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是随着________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3.__________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北魏______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问答题
2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现象?又如何认识这些改革者的遭遇呢?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呢?
25.填写表格内容:汉武帝的大一统。
背景 措施 效果21世纪教育网
政治
思想
26.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进步还是倒退?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综合测评(五)含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DAB
6————10 ADDBD
11————15 DDBCC
16————20 ADBDD
二.填空题
21.西晋 中原
22.雕塑 绘画 佛教
23. 439 孝文帝
三.问答题
24.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商鞅恨之入骨,惨遭车裂。说明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为现实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5. 26①东汉末年,政局混乱。曹操与袁绍是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战于赤壁,曹军大败,暂时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得四川汉中,三分天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儿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②历史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三国统治者注意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北方西南江南有一定发展。政治上。三国鼎立消灭东汉末年一些割据势力,为以后再次全国统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