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面对面·人教版】2015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六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课件+PDF版练习,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中考面对面·人教版】2015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六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课件+PDF版练习,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25 14:24:05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专题六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中考命题总结
1.从考查形式及分值来看,考查形式分两种:一是四项辨析选择题,为常考题型;二是病句修改辨析题,近三年只考查过2次,分别为2013、2012百色,分值为2~3分。
2.从考查的病句类型来看,近3年共考查成分残缺14次、搭配不当9次、语义重复9次、不合逻辑9次、语序不当8次、表意不明4次、用词不当3次、结构混乱1次。 3.从题干材料的选择来看,涉及近期热点事件、本地地域特色等,如广场舞扰民事件、2014东京世乒中国队夺冠、马航MH370失联、《爸爸去哪儿》、南宁至梧州高铁开通、百色成立百东新区等。
学生在复习时要掌握病句辨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分辨病句病因,强化训练。中考知识清单
常见病句类型
类型一 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缺必要的修饰限制语几种类型。
1. 缺主语。
例:通过不懈努力,使百里杜鹃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2. 缺谓语。
例:四月中旬,我们学校初中部作文比赛。(缺谓语,应在“我们学校”后加上“举办”。)
3.缺宾语。
例: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缺宾语,“加强”后缺宾语中心语,可在“思想道德”后加“建设”。)类型二 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1. 主谓搭配不当。
例:轻风吹过,月光、树枝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可将“月光”删掉。) 2. 动宾搭配不当。
例:由许嘉璐担任首席顾问、李行健主编的《学生规范字典》可以满足现代语文。(“满足语文”,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句末补充“学习的需要”。)
3. 主宾搭配不当。
例:苗乡侗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众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成为“旅游胜地”的是“苗乡侗寨”,而不是“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可以改为“具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苗乡侗寨,成为……”)4.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手”是“能干”的,但不能是“聪明”的,应删去“聪明”。)
5. 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词“如果”和“就”搭配不当,把“也”改为“就”。)6. 一方面和两方面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修改的原则是使前后形式一致。
例: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是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好坏”“优劣”是两方面的,“是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方面的,二者不搭配,可以改为“优美的环境、优秀的服务质量是我市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类型三 语意重复
1. 主语重复。
例:我们班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我们都能认真听讲。(主语“我们班的同学”和“我们”重复,应删去后一个“我们”。)
2. 谓语重复。
例:幻想小说不失为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和“是”重复,应删去其一。)3. 宾语重复。
例:工程队既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力争提前完工。(“施工”和“任务”重复,删去“任务”。)
4. 定语重复。
例:到会的15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即到会的人,应删去“到会的”。)5. 状语重复。
例: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穿过空旷的街道。(“孑然一身”即独自一人,应删去“独自”或“孑然一身”。)
6. 补语重复。
例: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之外。(“溢于言表”即从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应删去“之外”。)类型四 语序不当
1. 定语位置不当
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的、处所的;
(2)指程度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性质);
(5)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例:马航MH370失踪后,许多中国大陆的游客纷纷取消去马来西亚旅游的预约。(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2. 状语位置不当
例: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广泛”应修饰“听取了”。)
3. 并列词语位置不当。
例: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逻辑语序不当,应该将“仔细调查”放到“认真研究”前。)类型五 否定不当
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了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例: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考试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严防”“不出问题”即要确保出问题,与句子意思相悖,应去掉“严防”或“不”。)类型六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 自相矛盾。
例:看他高兴的样子,我敢肯定他可能有什么大喜事了。(既然“敢肯定”,又用“可能”来推测,前后矛盾,应去掉“可能”。)
2. 不合事理。
例: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八百多人”不可能有几千条胳膊,应改为“千余条”。)类型七 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理解或句子不止一种解释。具体指一句话有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的语意,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造成对句意误解的现象。
1. 指代不明。
例:为了庆祝五四青年节,李丽建议举办读书交流会,杨玲建议进行演讲比赛。我同意她的建议。(“她的建议”指代不明。)2. 有歧义。
例:3月30日,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县领导出席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大会。(“其他县领导”既可指本县除书记、副书记以外的其他领导,又可指其他县城的领导,应改为“书记、副书记等各县领导……”)类型八 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彩使用不当等等。
1. 词性使用不当。
例: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疑。(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问”。)
2. 词义使用不当。
例: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用词不当,应该把“保存”改为“保护”。)3. 感彩不当。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效仿坏的行为”,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类型九 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称为句式杂糅。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例:①斑马线上之所以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之所以”和“的原因”语义相同,删去其一。)
②“我的文学行当——黄永玉作品展”包括“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罐斋二重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三部分”和“组成”造成了句式杂糅,可改为“包括…… 三部分”或者“由……三部分组成”。)病句辨析七不放过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它们在辨析病句时也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看到介词不放过,看是否缺少主语、是否表意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例句:
1. 通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中山市的空气更加清新。(介词位于句首,淹没主语,应删掉“通过”。)
2. 伴随《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的全国热播,不仅让大家了解各地美食,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思考。(“伴随”开头,导致句子无主语,应去掉“伴随”。)二、看到动词不放过,看动宾、主谓是否搭配得当。
读到一个句子时,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句:
1. 世界杯赛是足球的顶级赛事,受到人们的瞩目和喜爱,并以进入世界杯为最高荣誉。(主谓搭配不当,“并以……荣誉”的主语不能是“世界杯赛”,把“并”改成“足球运动员们”。)2.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渲染”与“内涵”搭配不当,把“渲染”改为“蕴藏”。) 三、看到并列词不放过,看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正确、搭配是否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正确、搭配是否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句:
1. 《变形记》播出后,社会各界纷纷向贫困山区的学生捐献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逻辑有误,“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2.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语序不当,应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3. 包头的夏季,绿树成行,鲜花盛开,让人感觉到不仅是生产钢铁的钢城,也是使人心旷神怡的树城、花城。(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主语“夏季”与宾语“钢城”“树城、花城”搭配不当,应将“包头的夏季”改为“夏季的包头”。)四、看到两面词不放过,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句:
1.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否提高”是两方面的事,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一方面的事,前后不一致,应删掉“能否”)
2. 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能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前半句“能否具有”说的是两方面的事,但后半句只说到了肯定的方面,应把后半句改成“关键是能否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五、看到否定词不放过,看它们是否因多重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句:
1. 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否定不当,“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肯定,应删去“否认”前的“不”。)
2. 一篇网络帖子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玷污公民名誉,破坏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难道后果不可谓不严重吗?(反问句多重否定失当,可改为“难道后果不可谓严重吗”,去掉第二个“不”字。)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例句:
1.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就是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应该删去“不”。)
2.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防止”和“不再”不能同时出现,删掉其一。)六、看到关联词不放过,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错位等毛病。
例句:
1.即使安倍晋三在极力兜售他的“和平主义”,因此依然掩盖不了他的“军国主义”野心。(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因此”改为“也”。)
2.张亮不但会弹钢琴,而且王强也会弹钢琴。(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不但”要放到“张亮”的前面,一般来说,两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前面,该句就应该将“不但”移到“张亮”前。) 七、看到有表达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句:
日本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达”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将“以上”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