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口与人种一课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人口与人种一课一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12 10: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某中学的外籍教师里格,他的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子扁平,嘴唇厚并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里格属于(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以下地理环境中,最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的是(  )
A.高山峡谷 B.临近海洋的平原
C.热带雨林地区 D.干旱的盆地
3.甘肃省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00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
A.33人/平方千米 B.60人/平方千米
C.600人/平方千米 D.300人/平方千米
4.读下面漫画图完成下列两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是(  )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水污染问题 D.人口问题
(2)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
A.节约资源 B.防止污染
C.计划生育政策 D.节能减排政策
5.兰州市面积约13000平方千米,2016年人口约320万,据此算出该年我市的人口密度大约是(  )
A.246人/平方米 B.24.6人/平方米
C.246人/平方千米 D.24.6人/平方千米
6.读海陆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大洲大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大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B.B,C,D三大洲在A大洲的北方
C.①大洋面积最大,D大洲面积最小
D.巴拿马运河沟通了②③两大洋
(2)下列关于图中大洲气候居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大洲终年气候寒冷干燥 B.B大洲全为黑种人
C.C大洲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 D.D大洲居民主要信基督教
7.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
二、综合题
8.某中学地理小组探究世界人口分布规律,搜集到以下三幅图,据图归纳。
(1)从左上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球   纬度地区。
(2)从上右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3)从上左图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
(4)综上所述,世界的人口分布主要受   、   、   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更适合人类居住。
三、图文材料题
9.读下图“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1950年之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相对   ;1950年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在这一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是   
(2)资料2017年6月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报告,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98亿,预计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将会集中在9个国家: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北美洲的美国。该报告预计到2050年,欧洲老龄人口将占该地区总人口数量的35%。
资料显示,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均衡性,   洲的人口增长最快,而   洲的人口将会出现下降。
(3)德国和印度2016年基本统计数据
国家 面积(万km2) 人口(亿人)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均GDP(美元)
德国 35.7 0.83 8 11 41936
印度 298 13.24 19 7 1709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分析某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时用   (指标),计算方法是   ,从表中可知两国人口均较   (稠密、稀疏)。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时用   (指标),计算方法是   ,从表中可知   (国)人口增长迅速。
(4)从德国和印度两国中任选其一,指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及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建议。
四、识图题
10.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B   、   (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它们共同特点:①纬度位置:都处于   、   (选填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温和;②海陆位置:多为   地带,降水较多;③地形:以   地形为主。
(2)图中E、H、F处人口稀疏,原因分别是:E是气候   的撒哈拉沙漠地区,H是   的高原和山区,F是气候过于   的亚马孙雨林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   (试举一例);人口增长过慢产生的问题   (试举一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该教师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属于黑种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了解三大人种的特征是答题的基础,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2.【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分析可知,临近海洋的平原适合人类居住。高山峡谷、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盆地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3.【答案】B
【解析】【分析】解: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甘肃省的人口密度是由2600万人/43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是60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
4.【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等。故答案为:D。(2)中国的人口的凸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针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故答案为:C。
【点评】(1)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很多国家人口呈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人口密度等于总人数除以总面积,故列式如下:320万=3200000,3200000÷13000=246人/平方千米。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题目中有兰州市的面积和人口数据,可以进行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6.【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为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A为纬度位置最高的南极洲,BCD三大洲都位于南极洲的北方;①大洋为印度洋,不是面积最大的洋,D大洲是大洋洲,是面积最小的洲;巴拿马运河沟通了②太平洋和③大西洋两大洋,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 A为南极洲,南极洲终年气候寒冷干燥;B大洲为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种以黑色人种为主,北非以白色人种为主;C大洲为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大;D大洲为大洋洲,居民主要信基督教,故答案为:B。
【点评】(1)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是最小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世界陆地共分成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7.【答案】C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不一定越大。①地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地人口主要为白色人种,③地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人口稀疏;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8.【答案】(1)北;中低
(2)沿海
(3)200;平原
(4)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解析】【分析】(1)从左上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从上右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交通运输便利。(3)从上左图可以看出,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4)综上所述,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点评】(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3)目前世界大量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方,多属平原、丘陵,地势低平,土地利用率高,负载量大,人口往往集中。如中国沿海平原带、欧洲平原带、南美平原带、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平原带都是世界人口集中地区。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是经过数千年长期演变的结果,是各种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看,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不平衡性,表现在:①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地区;②人口集中于城市地区;③向沿海集中趋势明显;④地势低平地方人口分布集中。
9.【答案】(1)缓慢;加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迅速加快
(2)非;欧
(3)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面积(千米2);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印度
(4)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应采取限制生育的政策(或德国: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应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解析】【分析】(1)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可知,在1950年之前,世界人口为25亿,增长速度相对缓慢;2000年人口达到了61亿,1950年到2000年,短短50年间,人口增加了36亿,并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8亿,可见1950年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在1950年到2000年,这一时段内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迅速加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趋缓。  
(2)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而欧洲是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呈现负增长,人口将会出现下降。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分析某地区人口密集程度时用人口密度,计算方法是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面积(千米 )。通过计算可知,德国人口密度约为232(人/千米 ),印度人口密度约为444(人/千米 ),两国人口均较稠密。分析某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时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方法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计算可知,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印度人口增长速度约为12‰,印度人口增长迅速。
(4)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应采取限制生育的政策;德国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应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点评】(1)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如果结果为正,则说明人口在增加,如果结果为负,则说明人口在减少。通常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会越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率就会越高。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粮食短缺,居住条件差,饥饿贫困,教育医疗问题难以解决等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资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要解决人口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0.【答案】(1)C;D;中;低;沿海;平原
(2)干旱;空气稀薄;湿热
(3)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解析】【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及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稀疏区:干旱的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1)世界人口多,分布不均,从图中可知,图中A、B C、D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它们共同特点:①纬度位置:都处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②海陆位置:多为沿海地带,降水较多;③地形:以沿海平原地形为主。(2)人口稀疏区:干旱的的荒漠如撒哈拉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如亚洲的青藏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3)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点评】(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世界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3)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速度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等,这就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而发达国家目前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情况,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