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1 23:08:01

文档简介

姓名
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生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題的答题区域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果蝇的直翅和翻翅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控制,选择一对翻翅雌、雄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
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之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B和b通常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果蝇的翻翅与直翅这对相对性状中,翻翅为显性
C.纯合翻翅果蝇可能存在致死现象
D.让F,雕、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占4/9
2.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单性花、异花传粉植物,其籽粒糯性与非糯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控制,选择非
糯性早与纯合糯性♂杂交(正交),F:出现非糯性和糯性两种表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中非糯性:糯性=1:1
B.亲代与F,中非糯性的基因型相同
C.若进行反交,F,的表型及比例相同
D.利用正交和反交可判断A/a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3.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
现出红色,只有A或B基因存在时表现出粉红色,无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白色。已知含基因的花粉
50%可育,让基因型ABb为亲本自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AB:aB=2:1
C.F,中白花所占的比例为1/12
D.F1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1/12
4.基因型为AaXX的雕果蝇与基因型为AaXY的雄果蝇交配,获得F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雌性个体产生A、a、X、X4种配子
B.等位基因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F,的雌、雄性个体中共有12种基因型
D.F1中基因a和基因b的频率依次为1/2、2/3
高二生物试卷第1页(共6页)】
5.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
精母细胞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1
6.受精作用是卵子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丰富了遗传的
稳定性和多样性。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保证了后代遗传的多样性
C.诚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具有多样性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7.下图是果蝇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位置分布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白眼红宝石眼截翅朱红眼深红眼
棒状眼短硬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与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平行关系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雌性个体中表达
D.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找到其等位基因
8.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来讲,剂量补偿机制是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体内的X染色体表达平衡的
关键,保证两性间由X染色体基因编码的酶或其他蛋白质在数量上基本相等,但不同生物的剂量补
偿机制各不相同。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剂量补偿机制模式的是
A.通过雄性的单个X染色体加倍表达
B.通过雕性两条X染色体中的某一条随机失活
C.通过雄性Y染色体上相应基因的表达实现
D.通过雕性两条X染色体的表达减半达到平衡
9.具有荚膜的S型细菌,其体内含有控制荚膜形成的X基因,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部分过程如
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S型细菌
荚膜
加热
X基因进人
重组
杀死
R型细菌
控制荚膜形
R型细菌转
被破坏的
X基因吸附在
成的X基因
S型细菌
化成S型细菌
R型细菌表面
A.S型细菌由于具有荚膜,其菌落表面粗糙,具有毒性
B.加热杀死S型细菌,导致细菌的蛋白质和DNA变性失活
C.细菌转化与转基因类似,实质上是一个基因重组的过程
D.上述转化过程说明X基因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
高二生物试卷第2页(共6页)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 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1.【答案】D 【解析】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包括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故基因 B和 b的碱基数目可
能相同,A项正确;亲本翻翅雌、雄个体进行交配,F1出现直翅,说明翻翅对直翅为显性,B项正确;F1中翻翅:
直翅=2:1,说明基因型 BB的翻翅可能存在致死现象,C项正确;让 F1雌、雄果蝇(2/3Bb、 1/3bb)自由交配,F2
中 BB占 1/9 (致死),Bb 占 4/9,bb(直翅)占 4/9,故 F2中直翅个体占 1/2,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依题意,非糯性为显性性状,且亲代非糯性和 F1的非糯性均为杂合子,故 A、B项正确;
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故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C项正确、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B-,共有 4种,A项正确;由于含基因 a的花粉 50%可育,所以在
亲本产生的雄配子中 AB:Ab:aB:ab=2:2:1:1,B项正确;F1中白花 aabb所占的比例为 1/6×1/4=1/24,C项错
误; F1中基因型为 AAbb个体占 2/6×1/4=1/12,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亲本雌性个体产生 AXB、aXB、AXb、 aXb4种配子,A项错误;等位基因 A/a 在常染色体
上,等位基因 B/b 在 X染色体上,二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F1的雌、雄性个体中共有 3×4=12
种基因型,C项正确;求 F1中基因 a和基因 b的频率只需要在对应的等位基因 A/a和 B/b求解即可,在 F1中 1AA:
2Aa:1aa,则 a基因频率为 1/2;F1中 1XBXb :1XbXb :1XBY:1XbY,则 Xb的频率(1+2+1)/(2+2+1+1)=2/3,
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基因型 AaBb 的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有 AABB、AAbb、aaBB、aabb四种,
即基因型 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占 1/4。
6.【答案】A 【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
来自卵细胞,A项错误;不同种类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保证了后代遗传的多样性,B项正确;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C项正确;
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与染色体在行为上
存在平行关系,B项正确;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雄性个体中也可表达,C项错误;X染色体和 Y染色体上存在同
源区,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项正确。
8.【答案】C【解析】依题意,剂量补偿机制针对的是雌、雄动物细胞内 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的平衡,而 C项涉及
到的是 Y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故 C项不符合剂量补偿机制模式。
9.【答案】C 【解析】S 型细菌的菌落表面光滑,A项错误;加热能导致蛋白质和 DNA空间结构的改变即变性,
但变性的 DNA分子并未失活,因缓慢冷却后会恢复到双链状态,B项错误;上述转化过程类似与转基因,属于
基因重组,C项正确;图示过程只能说明 X基因控制荚膜的形成,但不能说明 X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
控制性状,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RNA 与-RNA 碱基互补配对,+RNA中的嘌呤数与-RNA 中的嘧啶数相等,A项错误;过
程③④为翻译,但产物不同,说明二者的模板链存在差异,B项错误;过程①②是 RNA的复制,过程③为翻译,
催化二者的酶不同,C 项错误;过程③④为翻译,tRNA 上的反密码子与+RNA 的密码子之间发生互补配对,D
项正确。
11. ,【答案】A 【解析】图中 1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其相连的是 DNA单链的 5 端,A项错误;图中 2为碱基对之
间的氢键,其存在增加了 DNA结构的稳定性,B项正确;图中 3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C
项正确;图中 4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依题意,“其他蛋白质”参与解开双链 DNA,故应包括解旋酶,A项正确;DNA分子是多
起点双向复制的,但复制叉的形成并不是同步的,B项错误;AT碱基对具有 2个氢键,CG碱基对有 3个氢键,
“富含 AT”序列更易于 DNA双链的分离,C项正确;由于两条 DNA模板链碱基互补、方向相反,复制形成的
双链与原来的双链一样,D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一种氨基酸由 1种或多种 tRNA分子进行运载,A项错误;tRNA分子由 1条链组成,含有
氢键,B项错误; tRNA分子的 3'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C项错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密码子
是从 mRNA分子的 5'开始阅读,故该 tRNA搬运密码子为 ACC的氨基酸,D项正确。
1
{#{QQABLYaQggigAAIAABhCQQGyCgCQkBGCAAgORBAAIAABCRNABAA=}#}
二、不定向选择题: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4.【答案】ABC【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项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
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产生配子的过程中,B项正确;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可以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
类型(重组合),C项正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D项错误。
15.【答案】AC【解析】基因型为 aaXb极体的产生,缘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进入同一个细
胞中。若该极体与卵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则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Xb;若该极体(第二极体)来自第一极
体,卵细胞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 AXB。综上,答案选 A、C项。
16.【答案】AC【解析】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当然也包括染色体上的蛋白质,A项正确;染色体上的 DNA分
子中包括基因和基因间区,其碱基数目远大于基因中碱基数目,B项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项正确;不同基因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的种类和碱基配对方
式相同,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依图示,氨基酰-tRNA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能量,A、B项正确;氨基酸与
tRNA的连接过程发生细胞质中,并以氨基酰-tRNA的形式进入核糖体,C项错误;AMP 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是合成 RNA的原料之一,D项正确。
18.【答案】CD 解析:甲基化并不导致碱基序列发生改变,A项错误;甲基化不会影响基因的复制,B项错误;
甲乙两植株杂交所得的 F1体细胞中 2个 Lcyc 基因,1个正常,1个甲基化,当 F1自交后代中有 1/4植株 Lcyc 基
因甲基化,其花形与植株乙相似,C项正确;植株甲体内 Lcyc 基因在开花时表达,体现了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
性,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59 分。
19.【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3分)
(1)性状分离(1分)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不能(1分) B/b基因不论在常染色体还是在 X染色体上,都可以获得上述实验结果(合理即可)
(3)3:1(1分) 细眼为显性,亲本雄果蝇中的 XB,只能传给子代的雌果蝇(合理即可)
(4)杂交方案:让该粗眼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杂交,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后代细眼:粗眼=1:1
【解析】(1)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的现象称性状分离;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依上述实验现象,不能判断等位基因 B/b 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染色体上,原因是不论等位基因 B/b 在常染色体,
还是在 X染色体上都可以获得上述实验结果。(3)若等位基因 B/b在常染色体上,让 F1自由交配,依基因频率计算,
获得 F2中细眼:粗眼=3:1;若等位基因仅在 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XBXb 、XBY,亲本雄果蝇中的 XB,
只能传给子代的雌果蝇,导致 F1中雌果蝇全为细眼。(4)若要验证亲本雌果蝇是杂合子,常采用测交方式进行判断,
即让亲本雌果蝇与粗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为后代细眼:粗眼=1:1。
2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1分)
(1)减数分裂Ⅰ前(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1 分)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增加了配子的
多样性
(2)减数分裂Ⅰ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Ⅱ后(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AaXBXB
【解析】(1)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
叉互换,其意义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2)图中等位基因 B与 b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
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相同基因 b和 b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或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3)若该细胞产生基因型为 AXB的卵细胞,则产生该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AaXBXB。
2
{#{QQABLYaQggigAAIAABhCQQGyCgCQkBGCAAgORBAAIAABCRNABAA=}#}
2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0分)
(1)专一(1分) 减法(1分)
(2)R型和 S型(1分) R型(1分) S型肺炎链球菌内的转化因子是 DNA(合理即可)
(3)该实验是事先未知实验结果的相互对照实验(合理即可) 将 S 型细菌匀浆加入 R型细菌的培养基,检测细
菌类型(合理即可)
【解析】(1)该实验利用酶的专一性,特异性除去蛋白质和 DNA分子,该实验运用了减法原则。(2)实验 1中经蛋白
酶处理,S型细菌中的 DNA分子进入 R型细菌,实现 R型转化成 S型,由于转化效率较低,故实验 1中检测出 R
型和 S型;实验 2中经 DNA酶处理,实验结果只有 R型细菌。(3)该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判断的依据是实验 1和实
验 2都属于实验组,且实验结果未知,属于事先未知实验结果的相互对照实验即对比实验。该实验还可以设置不加
酶的空白对照组。
22.【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2分)
(1)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 2(1分)
(2)--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 氢键(1分)
(3)碱基对 G与 C之间有 3个氢键 特定的 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4)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顺序可
颠倒)
【解析】(1)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是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每个 DNA分子片断中含有 2个游离的磷酸
基团。(2)DNA分子单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基团--脱氧核糖--”连接;DNA分子两条链中相
邻碱基通过氢键连接。(3)由于 DNA分子中碱基对 G与 C之间有 3个氢键,而 A与 T之间有 2个氢键,故 G与 C
所占比例越大,DNA分子结构越稳定。对于不同的 DNA分子,有其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从而表现出特异
性。(4)保证遗传物质在亲子代细胞间准确传递的机制有: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
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3.【答案】(除注明外,每空 2分,共 13分)
(1)5,(1分) A→B(1分) 肽链 C越短,说明核糖体离起点越近(合理即可)
(2)一个 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合理即可)
少量的 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合理即可)
(3) tRNA(1分) 识别密码子和氨基酸,并转运氨基酸(合理即可)
(4)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往往需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在此过程中会被剪切掉(合理即可)
【解析】(1) , , ,核糖体在 mRNA上从 5 端移向 3 端,即图中 A端为 5 端,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A→B,判断的依据是
肽链C越短,说明核糖体离起点越近。(2)图中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每个核糖体以同一个mRNA
分子为模板合成的肽链相同。多聚核糖体的存在使少量的 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3) 翻译过程
中的“译员”是 tRNA;tRNA具有识别密码子和氨基酸,并运载氨基酸的作用。(4)翻译合成的多肽链往往需要经
过加工修饰才能转变成特定的具有活性的蛋白质,起始密码子对应的甲硫氨酸可能在加工中被剪切掉了。
3
{#{QQABLYaQggigAAIAABhCQQGyCgCQkBGCAAgORBAAIAABC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