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名师备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名师备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品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08: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起了“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的评选活动,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
最后,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以469万票,高居榜首。
回忆往昔,毛泽东、朱德、宋庆龄、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写过纪念他的文章。
新课导入
2004年,一位加拿大游客到中国旅行,出发前,她的加拿大朋友在她的背包上写了“我来自白求恩的故乡”9个汉字。从中国回到故乡后,她激动地告诉那位朋友:“这几个字简直胜过护照,不管是在机场、宾馆,还是火车上,人们只要一看到包上的字,立刻投来友好的目光,饭馆老板甚至不肯收我的饭钱!”白求恩是谁?他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中国人民如此善待他的加拿大同胞?今天,让我们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对比、设问、排比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及作用。(重点)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写法和作用。(难点)
3.理解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内涵,并结合实际继承和发扬共产主义精神。(重点)
作者名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主要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著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等。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背景链接
白求恩于1938年到延安工作,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当时抗日战争已经两年多,我晋察冀部队在粉碎日军冬季大“扫荡”中取得了胜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日本诱降和英美劝降之下发动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多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
言具有概括性。
(2)议论文的基本要素:?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议论文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驳论两种。?
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论点。反驳的方法有: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据来驳倒错误论点;通过反驳错误论证过程来驳倒错误论点。
字词学习
热忱( ) 殉职( ) 狭隘( )
鄙薄( ) 纯粹( ) 派遣( )
晋察冀( ) 拈轻怕重( )
chén

cuì
bǐ bó
xùn
niān
ài
qiǎn





● ●


◆生难字
◆多音字
( )承担( )重担
( )挑剔( )挑战
( )薄酒( )薄饼( )薄荷
( )当作
( )当初


dān
dàn
tiāo
tiǎo


báo


dànɡ
dānɡ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冷冷清清:文中是冷淡的意思。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追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用“______“画出。
2.依据重点句的意思用“这一节内容赞扬了白求恩的_________精神”的句式对中心句进行概括。
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已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整体感知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全文以总——分——总结构对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全文的分论点)进行阐述,并号召全党学习他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即是中心论点)。
整体感知
3.各段内容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表达方式】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课文解读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紧扣论点, “叙”得简明、概括。
记叙文也有“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 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夹叙夹议
好处: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既能使人物、事件生动真实,又能使观点清晰、主旨鲜明;还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记叙
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加拿大共产党员
国籍、身份
五十多岁
年龄
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来中国的目的
去年
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
五台山
工作地点
去世的原因
殉职
 默读第二段,看看本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1-2句)
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两点表现。
第二层:(3-7句)
拿不少人跟白求恩作对比,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第三层:(8-10句)
侧面介绍白求恩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第二段中哪些语句是属于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是正面介绍。从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和“对同志对人民”两个方面。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这是侧面介绍。运用双重否定句使语言更加肯定,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除了高度颂扬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之外,作者写本篇文章还有什么目的呢?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为什么毛泽东要每一位共产党员向白求恩学习呢?结合相关语段分析原因。
白求恩 不少人或一些人
对工作
对人民
对技术
极端负责
极端热忱
精益求精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
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首先,看一看当时一些共产党员的行为思想是怎样的呢?阅读2、3段,完成表格。
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
首先,把不少的人对工作、人民同志的态度与白求恩对工作、人民同志的态度进行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强调出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其次,也更加突出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的差距,更加有力地说明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写作手法。可以使作者的态度更加鲜明,更加突出人物某方面的品质或事物某方面的特点,文章的主题思想更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请用“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的特点/情感/品质/形象,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更有力地证明了……”这样的形式,来分析你体会到的第2、3段的对比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白求恩与“不少的人”“一班人”进行对比,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突出表现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的高贵品质,更有力地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与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相对比,更加鲜明地突出了白求恩可贵的精神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结尾处“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
白求恩的
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医生——医德高
医术——很高明
结构梳理
不远万里来华——
国际主义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纪念白求恩
对工作——极端负责任
共产主义精神
不远万里来华——自己的事业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同志——极端的热忱
以身殉职
拓展迁移
白求恩病逝原因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为一个伤员做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划破,当时他没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为另一个伤员做急救手术时,没顾上带橡皮手套,那个小伤口又被骨碴划破,细菌感染了伤口。白求恩对身边的护士长说:“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伤口内感觉到哪儿是弹片,哪儿是弹头,哪儿是碎骨头。”
后来,白求恩的手指肿得像胡萝卜,高烧不退。他仍不顾伤痛,坚决要去战地救护。护士长多次劝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却发脾气:“你不要把我当古董,这点伤算什么,你们要拿我当一挺顶呱呱的机关枪使用!”随即跟医疗队到了前线。11月11日,党中央和毛泽东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从延安发来慰问电,命令军区不惜任何代价进行抢救。然而,白求恩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质高贵而真诚,平凡却美丽。
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   )
(2)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   )
(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   )
(4)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抒情 
课堂检测
记叙
议论
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