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1: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
寒食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寒 食 节 的 来 历:
2
3
清明的活动

4
寒食节的起源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
5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6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诗人介绍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sàn)入/五侯(hóu)家。
寒食
(唐)韩翃
清明的前两日
7
8
春城:春天的京城。
暮:傍晚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唐诗中多采用以汉喻唐的手法)。
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五候: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权贵)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柳絮,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时间顺序
白天
晚上
9
10
熟读古诗,交流并提出质疑问题。

春城无处不飞花
思考1:作者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
“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11
春城无处不飞花
思考2:“飞”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飞”字的动态强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
12
寒食东风御柳斜
思考3:“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话重点是什么?
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1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思考4:前两句写哪些地方的春景 写出了怎样的春意
前两句写暮春的景色。第一句展示出寒食节长安迷人的风光。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白无数。第二句写皇宫花园的风光。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象了。
14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思考5:前两句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景?
前两句运用视觉,动静结合,描写出寒食节京城一片热闹迷人之景,这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描写。
15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虽然寒食节这天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赏,是可以点蜡烛的。
“ 传”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出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16
唐德宗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政局转坏。
时 代 背 景
17
这首诗通过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借古讽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腐败,表达了诗人对宦官专权跋扈的不满和讽刺。
讽刺诗
主旨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