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1 23: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刚劲(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少年时期 聪慧好学,记忆超群,随父宦游,知民疾苦。
·2 1 岁 进士第四,仕途顺利,多次升官,治绩斐然。
·4 8 岁 主持变法,曲折不顺,保派阻挠,有得有失。
·6 5 岁 元祐更化 ,废除新法,晚年郁结,因病而终。
知人论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修资治通鉴
2.旧党领袖“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背景介绍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变法自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背景介绍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青苗法),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按土地多少收税
内容
目的
青苗法
政府低息贷款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 兴修水利
免役法
以钱代役
方田均税法
措施
市易法
设市易务 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贱就近采购物资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富国之法”
1.为了改变积贫局面
2.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3.发展生产
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五月青黄不接时,由政府以低息给农民贷款贷粮。本是好意,但办事的人中饱私囊,成了强制农民借贷,而且调高利息,农民负担比原来还重。
再比如水利法,鼓励开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也可以向政府贷款。结果兴修水利成了官员政绩考核标准,一些地方官员强制百姓交钱修建,百姓负担更重了。
王安石变法条目繁多,百姓一时接受不了,中间还被办事的人肆意解读篡改,弄的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王安石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好心也会办坏事。
变法之弊
创作背景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与王介甫书》),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答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
此文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
答复、回复
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奏章,奏议,如秦李斯《谏逐客书》
解题
谏院是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负责在朝廷中搜集建议和评论。
御史:监督各级官吏,弹劾大臣
谏官:提醒皇帝不要犯错,并且督促其犯错之后要勇于改正
知识拓展
文化常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1.“报……书”: 如:《报任安书》(司马迁)
2.“与……书”: 《与朱元思书》(吴均)
3.“上……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4.“答……书”: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强聒(guō) 卤莽(lǔ mǎng) 见恕(shù)
拒谏(jiàn) 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rén)
不恤(xù) 盘庚(gēng) 胥怨(xū)
度义而后动(dúo) 会晤(wù)
初读课文,明确字音。
疏通文意: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判断句)
某启:本人陈述。某,代指本人。启,用于书信开头,表明下面开始陈述。
蒙教:承蒙您赐教(指来信)。 窃:私自。这里用作谦辞。
游处:同游共处,交往。 每:常常
操:持。 术:方法、主张。 异:不同。
故:原因。
鄙人王安石开始陈述:昨天蒙您赐教,(我)私下认为和君实您交往相好很久了,但是(咱们)议论政事(意见上)常常不一致,(那时因为我们)所持的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吧。

①<动>覆盖;遮住。《左传·昭公十三年》:“以幕蒙之。”
②<动>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坑蒙拐骗
③<动>遭受。蒙冤
④<动>承受;继承。《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⑤<形>愚昧无知。《战国策·韩策》:“民非愚蒙也。”今有“发蒙”、“启蒙”。
⑥<动>敬辞,承蒙。《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蒙尘】蒙受风尘。特指皇帝逃难出走。
【蒙冲】古代一种小型战船,又写作“艨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被动句),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某)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省略句),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强聒:争论不休。强,勉强。不蒙见察:不能被(您)理解。(被动句)“察”: 理解、了解。 故略上报: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辨:同“辩”,分辩。重念:又考虑到。视遇:看待、对待。
反覆:【古】指书信往返。 卤莽:通“鲁”,粗疏草率。
具道所以:详细说出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冀:希望。或:或许。
即使想要硬争辩几句,最后也一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为自己一一辩解,又考虑蒙受您的优厚对待,在书信往来时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出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宽恕我。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2、措辞有何特点?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思考问题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1、《答司马谏议书》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 阐明写信原因和目的。
①“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政见不合
②“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变法不被理解
③“具道所以”
写信目的:回应司马光的抨击,陈说推行新法的缘由,希望得到理解。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2、措辞有何特点?
①措辞彬彬有礼(蒙教,上报,见恕……)
3、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形象?
有礼节、有风度、有风骨的政治家形象。
②语调含蓄委婉
(强聒,不宜卤莽,冀君实或见恕也)
③暗藏锋芒(终必不蒙见察、不复)
疏通文意: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盖:发语词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 尤:特别
名实:名义和实际 得:清楚 所以者:......的原因
见:动词前相当于代词,我 征:求
谏 :规劝、劝告 以致:因而招致 怨谤:怨恨毁谤
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在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现在君实您指教我的原因,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其他官吏的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绝别人的劝告,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毁谤。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则:却 以谓:以为,认为 人主:君主 议:商议 修:修正
状语后置:于朝廷修之 授:授予,交给 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吏
举:施行 以:表目的,来 辟邪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
难壬人:排斥巧言献媚的小人 前:预先 如此:这样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商议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夺其他官吏的职权。施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来兴办对国家人民有利的事业,除去弊端,(这)不能算是生事扰民;为国家治理整顿财务,(这)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批驳不正确的言论,责难巧言谄媚的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别人的劝告。至于(社会上对我产生)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
名实之辩
名实之辩是中国哲学史和逻辑思想史上对名实关系的研究和争论。
名正则言顺而事行。但站在不同立场,对同样一样事就会有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看法。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
名:司马光给新法加上的罪名
实:王安石变法的实际内容(性质)
名:名称、形式 实:实际内容
第二段作者先立后破。提出观点: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王安石如何一一反驳司马光的观点?
②先驳“侵官”:指出变法是 “受命于人主”,自己与大家在朝廷公开地议论修订,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推行,“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受——议——授”使新法从决策到、制定到推行名正言顺。
③次驳“生事”:“举先王之政”是理论根据,“兴利除弊”是根本目的。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①在辩驳之前,先高屋建瓴地提出“名实问题”,先立于高处,揭露事情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驳倒对方的责难,为变法正名。
⑥最后讲到“怨诽之多”:却不再从正面反驳,仅用“固前知其如此”一语带过,大有对此不屑一顾的轻蔑意味。
⑤然后驳“拒谏”:只有拒绝正确的批评,文过饰非才叫拒谏,因此,“辟邪说,难壬人”便与拒谏风马牛不相及。
④再驳“征利”:只用“为天下理财”一句已足。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变法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从“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出发,逐一反驳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二段 主要内容
思考:第二段中王安石的辩驳有何特点?
②抓住问题实质,从大处高处着眼(在驳斥的同时指责司马光忤逆“人主”旨意,违背“先王”之政,不愿为天下兴利除弊,将司马光置于壬人邪说代言人的难堪境地)【扣帽子】
①思路清楚、逻辑明晰【辩论高手】
③言辞锐利,气势逼人,锋芒毕露(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固前知其如此)【咄咄逼人】
司马光的言辞攻击、指责非难
守中有攻
疏通文意: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习:习惯 苟且: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
以:把 恤:忧虑,顾念。
同俗自媚于众: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
乃:才 量:估量、考虑 众寡:多少
抗:抵抗,斗争。 宾语前置,“为何”
汹汹:声势盛大或凶猛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皇上才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不考虑政敌的多少,想要尽力帮助皇上来抵抗他们,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 非特:不仅 而已:语气词,罢了 为:因为 度:计划 度义而后动: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
是:认为正确 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 如:如果 膏泽斯民:施加恩惠给人民 当:应当 事事:做事。 守:墨守 知:领教
盘庚迁都(的时候),对上位者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仅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罢了;盘庚不因为怨恨的人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此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来施加恩惠给人民,那么我自知有罪了;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泽zé
①<名>聚水的洼地。一般指湖沼。《滕五阁序》:“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②<名>雨露。《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③<名>津液。《采草药》:“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
④<形>光泽;润泽。《采草药》:“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⑤<名>恩惠;好处。《西门豹治邺》:“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
【又】<名使动>使……得到恩泽。《答司马谏议书》:“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⑥<名>内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泽国】⒈境内多河流、湖泊、沼泽的地区。⒉被水淹的地区。
泽被后世:泽:恩泽,恩惠。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膏gāo
①<名>油脂;脂肪。《答李翊书》:“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实遂,膏之沃其者光晔。”
【又】(gào)<动>把油加在车轴上。《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
②<名>肥肉。《苦斋记》:“今夫膏梁之子,燕坐于堂之上。”
③<名>煎炼而成膏状物。《后汉书·华佗传》:“既而缝合,傅以神膏。”
④<名>心尖脂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⑤<形>肥沃。《触龙说赵太后》:“今女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又】<形使动>使……肥沃。《苏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⑥<名>恩惠;恩德。常“膏泽”连用。
【又】<名使动>使……得到恩惠。《答司马谏议书》:“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第三段结构层次
分析原因
1.指出士大夫的现状
2.举“盘庚西迁”的史实论证
3.以退为进反驳
态度坚决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习于苟且”

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欲变此”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怨谤”
天下

“汹汹然”
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知识拓展——盘庚迁都
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与王介甫第三书》
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司马光和王安石在信中都引用盘庚迁殷的史实,分别想说明什么?
司马光:认为盘庚迁殷听取大家意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雷霆手段强迫百姓,司马光借“盘庚迁殷”劝王安石能够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王安石: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和后悔的必要。表明了自己不会为诽怨之多而退缩的坚定态度,体现出一名改革家的刚毅不屈的精神意志。
(表达变法的正确性、有效性,以及自己施行变法的坚定决心。)
面对“天下怨谤”“众汹汹然”的形势,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文中体现立场的语句: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进一步申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放弃推行改革,墨守前人的成规,那不是我所敢领教的。该段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则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
第二层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这个例证涉及的对象,正是司马光指打摘作者经常提及的“先王”。盘庚迁都,反对者既有“民”也有“士大夫”。这种情况,与现在改革遭遇到的阻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然盘庚“度义而后动”,无“可悔”。这里的潜台词就再豁显不过了:当年的盘庚尚且没有退缩,当下的改革就更无退缩之理了。
本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先让一步,“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其斯民,则某知罪矣”;再进一层,“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表明改革的力度和决心只会愈发加大和增强。语 气稍加委婉,态度更加决绝,也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所有言行的真正实质,即“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
本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疏通文意:第四段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代书信的套语】
由:缘由 会晤:见面 不任:不胜
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翻译】没有缘由见面,
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语气由强硬转为缓和
全文赏析
主旨归纳
全文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行文思路
一、写信原因和目的
二、批驳保守派指摘
三、表明改革坚定态度
驳“侵官”
驳“生事”
驳“征利”
驳“拒谏”
驳“致怨”
答司马谏议书
四、书信常规自谦结尾
举“盘庚迁都”
《答司马谏议书》的论证思路
论证前提:名实相符
驳斥指责
不为侵官
不为生事
不为征利
不为拒谏
表明态度
指出时弊
盘庚迁都
坚持变法
驳论过程
1、中心论点:
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2、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
①名实相符的原则
①新法的实际情况 ②盘庚迁殷
书信体 驳论文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
3、论证方法: ①道理论证 ②举例论证
王安石的这篇驳论有何写作特色?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 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论证方法多样。
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迁都”。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①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
②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③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