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01讲核心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01讲核心 讲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09: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01讲核心
第五单元
01讲核心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重点字词
渺茫 1.因离得太远而模糊不清:烟雾~。2.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料。
摧残 遭受严重损失或破坏。
Kuāng 骗 说谎话骗人;欺骗。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前pū 后继 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却骗自己也骗别人,一般指不肯面对事实。
答案: 诓 仆
文学常识
杂文:文学体裁名。现代散文中的一类,为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富有战斗性为其特点。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
朱自清
二、怀疑与学问
重点字词
虚 wàng 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流俗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多含贬义。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墨守成规。
不攻自破 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答案:妄
文学常识
老舍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 ),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三、谈创造性思维
重点字词
根深 dì固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zī zī 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持之以恒 意思是长久坚持下去。
不言而喻 指不用说就可以 。形容道理很浅显。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答案:蒂 孜孜 héng 明白
文学常识
罗迦 费·因格(1948~ ) 罗迦 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四、创造宣言
重点字词
中伤 意思是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dùn 词 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豢养 意思是喂养(牲畜);驯养。养育,供养。比喻收买并利用。
画龙点睛 意思是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自暴自弃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 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走 tóu无路 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答案:Zhòng 遁 huàn jìn 投
文学常识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景星学社社员。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
议论文论证方法
(一)常见考查形式
1.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xx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二)常见论证方法
常见修辞手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三)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怀疑与学问》)
答:举例论证。举了国难危急时易生传言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别人的传说是事实和证据的来源之一且不一定可靠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
a、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
b、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言自明。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例: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与学问》)
答: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的观点。
对比论证:
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例:“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怀疑与学问》)
答: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练经典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②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③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
④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⑤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⑥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⑦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乙】
①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有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节选自罗迦·费·因格《谈创造性思维》)
1.【甲】文选自中国近代教育家 的 (文章)。
2.甲文和乙文都强调了什么观点?
3.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说一说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4.甲乙两个文本的论证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 陶行知 《创造宣言》(没有书名号不给分) 2.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 3.①比喻论证,把平凡比做白纸,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最平凡的地方也可以创造出不朽作品的观点。
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心理学专家两组对比实验的事例,具体真实地证明创造力与一个人的自信心有关的观点(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 4.甲的论证方式是驳论,首先以“有人说”的形式,列出错误观点,作为批驳的靶子,然后举古今中外的名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例,最后总结出随时随地人人都可以创造的观点(号召大家走向创造之路)。
乙的论证方式是立论,首先提出是否人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的问题,然后用心理学专家的实验为例,证明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最后总结创造性思维的必备条件。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根据第①段“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可知,出自陶行知的《创造宣言》。
2.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炼。
根据文本甲第⑦段“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和文本乙第⑤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可知,强调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这个观点。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①句中根据“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可知,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环境平凡比作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最平凡的环境也可以创作出不朽作品的观点。
②句中根据“某心理学专家小组”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心理学专家小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示例。或者根据“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可知,将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和从事此类工作的人进行对比,具体真实地证明了任何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有的人缺乏自信罢了。
4.本题考查论证方式的分析。
文本甲作者每段开头都列出了批驳的观点,例如第①段“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第②段“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然后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例,从而得出第③段观点“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第④段又列举了批驳的观点“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第⑤段“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第⑥段“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举例批驳之后,最终得出本文结论第⑦段“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因此,论证方式是驳论。
文本乙先在开头第①段提出“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然后②③④段用心理学家的实验为例子,证明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新的人,最后得出结论第⑤段: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因此,论证方式是立论。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