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02基础练
02 基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末尾总结全篇。
B.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主要目的不是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同情,而是表达对失去圆明园这项艺术工程的惋惜之情。
C.《论教养》一文开门见山,引入论题。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
D.《精神的三间小屋》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接着用生活小事引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然后分四点阐述了 ,最后用孔子的话进行总结。
3.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 )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 ),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5.填写文中空缺的三处词语。
6.“这个奇迹”指 ,“两个强盗”指 、 。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用了 修辞手法。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 。
7.画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蕴含其中的感情。
8.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和 照应,用了 修辞手法。
9.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竟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wàng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fèn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骈进( ) wàng( )想 发fèn( )忘食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中“领略”的意思是: 。
(4)选文主要采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②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③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若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④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⑤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 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 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计算,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两千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⑥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 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扶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⑦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⑧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⑨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⑩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岁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11.第③自然段加横线的地方运用比喻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请分析它的妙处。
12.在第二间小屋,我们应如何盛放自己的事业?
13.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
14.对上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是总分的结构,各部分内部也同样是总分结构。
B.在写第一间小屋时,作者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C.第⑩自然段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下文,段落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D.选文以比喻论证为主,设喻恰当,逻辑严密。虽没有指名道姓具体生动的事实做例证,但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不是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同情”说法有误。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主要目的应是表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行为,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故选B。
2. 要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原因 3.比喻论证;将同业的人竞争比作赛球,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任何职业都能从竞争中获得快乐。 4.要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解析】2.本题考查分析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
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通常在标题或者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为论点。结合文段首句“第二要乐业”可知,本段的中心论点是:要乐业。
从文段中“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生活才有价值”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职业“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好像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这四点都是职业具有趣味的原因,因此作者然后分四点阐述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原因。
3.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画线句中“好像赛球一般”可以看出,作者将和同业的人比较竞争比作赛球,因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在职业中,和同业的人进行竞争能够获得快乐,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
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从文中“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可以概括出,做到乐业要不畏劳苦;从文中“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可以概括出,做到乐业要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从文中“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可以概括出,做到乐业要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从文中“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概括出,要专心做一职业,以之为乐。
5.荡然无存、富丽堂皇、有朝一日 6. 圆明园 法兰西 英吉利 拟人 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 7.略 愤怒谴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 8. “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反语 9.作者愤怒谴责侵略者的罪行,亮明观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提出抗议,希望他们把劫掠的财物归还中国。
【解析】5.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以及对成语的积累。“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与“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的语境相符;“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用来形容圆明园比较贴切;“有朝一日”指“将来有一天”,应该填在第三个括号内。
6.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结合下文的“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可知,“这个奇迹”指的是圆明园,充分肯定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两个强盗”指的是两个国家,从“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可以得出问题的答案。从“手挽手”“笑嘻嘻”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结合上文的“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可知,“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的就是“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
7.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可知,这是对侵略者的讽刺,作者对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掌握和对修辞手法的辨析。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周密的照应,对贯通文脉,突出中心,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与上文的“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相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作答时可以根据“赞誉”这个关键词进行判断。“赞誉”的意思是“称赞”,在这里是反语的修辞,讽刺并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9.本题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作者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般,颠倒黑白;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10. pián 妄 愤 竟胜 竞胜 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 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详解】(1)①骈进:并排行进。“骈”读作pián;②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③发愤忘食:下决心努力学习和工作,连吃饭也忘记了。形容勤奋和专心。
(2)竞胜:较量胜负。故“竟”应为“竞”。
(3)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此句指能了解自己的职业,认识到职业的意义和趣味。
(4)考查论证方法。文段是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由此可知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引用孔子的话进行论证,故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11.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爱比恨多和恨比爱多两者对比,剖析二者给精神带来的影响,顺势引出重塑精神天花板的必要性。 12.(1)要重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2)弥久费时,自我寻找适合自己而又自己所爱好的事业;(3)规划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自己的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13.因为虽然小屋住着我们认识的人,但小屋里却没有我们自己思想,没有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没有自己独有的意见,没有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14.C
【解析】1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从画线句“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若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可知,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爱比恨多和恨比爱多两者对比,把正反面都展现出来,强化了对精神的三间小屋内涵的阐释,“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顺势引出重塑精神天花板的必要性。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
根据第⑥段“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扶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可概括出:要重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
根据第⑦段“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可概括出:弥久费时,自我寻找适合自己而又自己所爱好的事业;
根据第⑧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可概括出:规划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让自己的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1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结合第 段“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岁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可知,在当今世界里,我们往往会被世事牵着鼻子走,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的头脑里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发表的意见也不是自己独有的意见,没有自己曾经生存的价值,所以说小屋里没有我们自己。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第⑩段“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是一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引出下文;选项中“用一个设问句”说法错误;
故选C。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