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02基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02基础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09:2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02基础练
02 基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倒拔垂扬柳”……武松的人物形象在一个个的事件中丰满起来;《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B.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都是杰出的短篇戏剧巨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叙述视角耐人寻味,契诃夫的《变色龙》表现出鲜明的讽刺效果。
C.“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以议论为主,相当于现在的杂文,如《爱莲说》《马说》等。
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帮忙用“劳驾”,赞人见解说“高见”,中途先走用“失陪”。我国古代有多重纪年法,“壬戌秋日”属于“年号经年法”。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故乡》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⑴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⑵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⑶“阿!闰土哥,——你来了?……”
⑷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⑸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⑹“老爷!……”
⑺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⑻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⑼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⑽“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⑾“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⑿“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⒀“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⒁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⒂“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⒃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⒄“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⒅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⒆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⒇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21)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22)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2.选文⒃段、⒅段加点的文字,两次写到闰土“只是摇头”,流露出闰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选文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3.请任选⒅段、⒇段划线句子中的一句,从比喻的角度,赏析其对表现闰土形象的作用。
4.品析第⑴段划线句子内涵,仿照下面对“链接”句子“手”的赏析,请从细节和对比的角度,评析作者写闰土“手”的高妙之处。
链接: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帖在胯骨也不是。
(节选自李森祥《台阶》)
赏析:抓住“父亲”的“手”这一细节,刻画细腻,生动传神,写出了“父亲”造好台阶后,反而内心失落,不知所措,局促尴尬,心无所依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一、综合性学习
5.班级要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补充舞台说明】
(1)请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剧本中的舞台说明。
课文原文(节选) 课本剧《故乡》(节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语气:①)啊!闰土哥,(迟疑了一下)你来了?闰土(恭敬地)老爷!(动作:②)
【任务二:选定背景音乐】
你为上面的情节选择背景音乐,最适合的一首乐曲是( )
A.《欢乐颂》(激昂、恢宏) B.《秋日私语》(舒缓、轻柔)
C.《秋窗风雨夕》(伤感、悲凉) D.《简单的礼物》(轻快、活泼)
【任务三:设计服装道具】
(3)道具组为课本剧表演设计服装。请从下列图中选择适合“闰土”这一角色的服装并说明理由。
选择( )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②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
③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④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⑤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⑥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⑦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⑧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⑨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⑩父亲赶紧走去。……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勒阿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予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6.对选文画线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A.菲利普盼望漂泊在外的弟弟早日归来共享天伦,已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
B.菲利普殷切盼望改邪归正的于勒回来,为全家增光添彩。
C.于勒就是金钱的化身,菲利普盼望于勒是假,盼金钱是真,盼望金钱盼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
D.菲利普为当时打发于勒去美洲而感到追悔莫及。
7.“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8.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9.下面的句子都用到了“终于”这个词,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在语境中不同的表达作用。
(1)最后我父亲终于说:“你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故乡》)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A.“倒拔垂杨柳”是鲁智深的故事,与武松没有关联;
B.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这里的“短篇戏剧巨匠”表述错误;
D.“壬戌秋日”属于“干支纪年法”,这里的“年号经年法”表述错误;
故选C。
2.面对“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无可奈何、苦不堪言、毫无生机;如此压力,使他木讷无言,毫无办法,“只是摇头”,闰土的“苦”尽在其中。(意思到即可) 3.示例:第⒅段“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一句把闰土比喻成“石像”,突出了闰土的木讷呆滞、毫无生机的形象,让读者如见其人,生动传神,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紧扣比喻作用简析,意思到即可) 4.抓住闰土“手”这一细节,把少年闰土“红活圆实”的手和中年闰土“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的手,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小见大,突出中年闰土困苦不堪、痛苦无比的现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细节”“对比”两个方面,扣文简析,意思到即可)
【解析】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1)结合第⒃段“我问问他的景况”可知,闰土“只是摇头”是对“我”询问的一种回应,这个摇头里有对自己现在景况的态度,对自己景况的消极、痛苦,结合第⒄段“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可知,他的现状是孩子多,东西不够吃,总打仗,“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说明当时社会非常混乱、黑暗,这些现状让闰土苦不堪言,但是又无可奈何,所以只能摇头;
(2)结合第⒅段“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可知,当闰土断断续续说完自己的景况后,再次摇头,并且面部表情非常僵硬,这种木讷、毫无生机是其被社会压迫、剥削所造成的麻木的表现,他非常痛苦,而且苦到了麻木的地步。
3.本题考查比喻赏析。答题思路:把本体、喻体指出,从喻体看出本体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或者人物的哪些情感。
(1)第⒅段“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一句中闰土是本体,石像是喻体;石像是死物,不能动,没有表情,非常僵硬,借由这个喻体写出了闰土被生活压迫、剥削的没有了表情,没有了生机,木讷呆滞,非常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第⒇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中闰土是本体,木偶人是喻体;木偶人是被别人牵线而动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是借这个喻体写闰土的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整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变得麻木,任人摆布,生动形象,让读者切实感受到那个社会对人的吞噬。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题干明确要求从对比、细节描写角度赏析划线句中的“手”。
结合第⑴段“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可知,这里对闰土少年时的手和中年时的手进行了对比描写,少年时是红活圆实,看出闰土那个时候生活的比较幸福,而中年时的手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写出了中年时的手的饱经风霜,进而看出其中年的贫困、痛苦,这对两个不同年纪手的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闰土的不同面貌,以小见大,表现出中年闰土的生活的悲惨。
5.(1)①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我”的兴奋。
示例:兴奋地(喜悦地,高兴地,激动地,惊喜地,亲切地)
②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闰土”的恭敬。
示例:后退两步,鞠躬(鞠一个躬;弯下腰)
(2)C
(3)选择:A
理由:短式上衣是劳动人民的服装,能够体现出闰土的身份特点,与小说《故乡》中描绘的衣着相似,服装上面的补丁能够体现出中年闰土此时家境的艰难。(长衫代表一种身份,与贫苦劳动人民的短衫相对;马褂一般套在长袍之外,不符合闰土身份。)(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设计舞台说明的能力。第①空,根据语境可知,“我”见到童年伙伴时非常高兴,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我”的兴奋即可。第②空,要求写闰土的动作描写,根据“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的语境可知,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闰土”的恭敬即可。
①示例:快乐地
②示例:低着头,弯着腰
(2)本题考查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由“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的语句及童年伙伴见面时的隔阂、农民生活的困苦等情形可知,背景音乐应选择具有伤感氛围的。故选C。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此题要根据闰土的身份及经济状况进行选择。A.短式上衣是劳动人民的服装,并且上面的补丁能说明其经济状况的困苦。B.是长衫,不是劳动人民的服装。C.是马褂,也不符合闰土的身份。故选A。
6.C 7.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等。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8.(1)心理描写,反映了我对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是一句饱含讥讽意味的心里话。
(2)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 9.(1)菲利普为了不被船长发现他的用意,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只得东拉两扯,但又急于想转入正题,“终于”含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急迫,从中表现出他的虚伪与无情。
(2)闰士见了“我”满心欢喜,很多的话欲言又止。但是,生活的“凄凉”和彼此身份的差异使他感受到了与“我”的隔膜,对“我”的称呼最终变成了“老爷”。“终于”表现了他内心犹豫、矛盾、挣扎的情感变化过程,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解析】6.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根据第②段“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联系第①段“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可知,父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通过于勒改变现在的生活,父亲和母亲听说于勒在国外发了大财,于是盼望他给他们带回大量金钱,帮助他们改变目前窘迫的生活状况,提高生活的质量,这种盼望纯粹是对金钱的盼望,与感情毫无关系;
故选C。
7.要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要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根据第①段“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可知,之前母亲称呼于勒叔叔是“有办法的人”“好心的于勒”;第③⑨ 段“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拿十个铜予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可知,后来在看到他穷困潦倒的样子之后,就立刻用“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流氓”称呼他,母亲对于勒称呼的前后转变,是因为母亲并不是真的敬佩于勒,她只是在乎于勒的钱,能否为自己带来好处,一旦得知于勒仍然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于是恨不得用世间所用难听的称谓来称呼他。所以母亲是一个嫌贫爱富、唯利是图的人,即使是亲兄弟也只考虑对方是否会连累自己,看出她的自私冷血。据此作答即可。
8.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来分析作答。
(1)第 段中,当“我”看到那位水手满是皱痕的手,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样子时,“我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通过“心里默念”可知此句运用了心理描写,充满了讽刺意味;句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关系层层递进,揭示了父亲与“他”的一奶同胞关系。“亲”字,有力地表现了“我”对叔叔于勒的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母丝毫不顾及亲情,要赶紧躲避并逃离亲人的困惑、苦闷及不满情绪。
(2)“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了”,是景物描写,“紫色的阴影”语意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影,烘托出全家人对指望于勒而发财的愿望落空后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快乐、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9.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终于”,意思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作出的决定等。
(1)结合第⑩段“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父亲之所以与船长东拉西扯这么多废话,是为了最终了解那人到底是不是于勒作铺垫。父亲不敢让船长知道他要打听那个人,更害怕船长知道他和于勒的关系而“出大乱子”,从恭维船长职业到打听旅游地的风土人情,最后将话题扯到了本船的船员,最后“终于”提出了他的根本目的——急切地想知道那个卖牡蛎的人到底是不是于勒。“终于”一词,写出了父亲为打听事情而挖空心思的虚伪和无情的心理。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是神态描写,写出了闰土见得鲁迅时的激动和喜悦,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别,让二人变得生疏,情感上有了隔膜。“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是语言描写,闰土少年时称呼“我”为“迅哥儿”,但现在半天欲言又止,内心经过内心激烈地犹豫、矛盾、挣扎后,对“我”的称呼“终于”变成了“老爷”。本句中“终于”一词,还表现出闰土和“我”对黑暗社会现实和苦难生活的无奈和悲哀之情。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