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 西游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 西游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1 23:1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西游记》专项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下面故事情节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三打白骨精》 B.《三调芭蕉扇》
C.《五庄观推倒仙树》 D.《乌鸡国救国王》
2.下面有关《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它的作者是我国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B.《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情节最能表现孙悟空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
C.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变成一只斑斓猛虎,猪八戒来到天宫求助,妖怪最后被玉帝收回。
D.《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而被擒,又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炼出了“火眼金睛”。
3.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B.全书故事引人入胜,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小说中老莱娱亲、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4.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阵狂风过处,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精,果然生得丑陋: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系一条花布手巾。一边走一边笑道:“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怕甚么法师、和尚、道士?”——这段文字是对牛魔王的描写。
B.《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义激美猴王”这一情节,表现了猪八戒忠勇善良、不失聪明机智的特点。
C.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D.全书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第8至结束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
5.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到正果。
B.《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偷吃人参果、三调芭蕉扇等。
D.《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成了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二、填空题
6.唐僧赴西天取经,先后收了四位徒弟,请根据原著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在五行山收孙悟空,赐法名“悟空”——在(1) 收小白龙——在高老庄收猪八戒,赐法名“(2) ——在流沙河收沙和尚,赐法名“悟净”。
7.《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孙悟空就是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及使用 (兵器),在八卦炉中练就了一双 。
8.《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是 (妖怪)趁机变成了孙悟空的摸样。假悟空和真悟空本领一般无二。唐僧、托塔天王也是无法辨识,连 (神仙)也不识得,最后 (神仙)让其原形毕露了。
9.请根据《西游记》的阅读积累填空。
“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充满了“变”:一调芭蕉扇,① ,铁扇公主借给假扇;二调芭蕉扇,② ,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回真扇;三调芭蕉扇,孙悟空牛魔王各显变化,一番鏖战,在众仙帮助下悟空借来真扇。这“变”中,孙悟空③ 的品质却从未改变。
10.结合《西游记》的研读,完成填空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他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作为兵器。孙悟空 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八戒道:“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行者道:“甚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行者道:“这呆子笑话我老孙。老孙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天涯海角。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行者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哪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啅啯啅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哥呵,我听得他在这房里说,要拿甚么金击子去打哩。须得干得停当,不可走露风声。”行者道:“我晓得,我晓得。”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情节。
12.选段内容刻画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
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路西来,约行有四十里远近,渐渐酷热蒸人。沙僧只叫:“脚底烙得慌!”八戒又道:“爪子烫得痛!”马比寻常又快。只因地热难停,十分难进。行者道:“师父且请下马。兄弟们莫走,等我扇息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那师父爬上马,与八戒、沙僧,复东来有二十余里,方才歇下道:“悟空,如何了呀!”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扇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只听得有人叫道:“大圣不须烦恼,且来吃些斋饭再议。”四众回看时,见一老人,身披飘风氅,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靿(读yào)靴,后带着一个雕嘴鱼腮鬼,鬼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内有些蒸饼糕糜,黄粮米饭,在于西路下躬身道:“我本是火焰山土地。知大圣保护圣僧,不能前进,特献一斋。”行者道:“吃斋小可,这火光几时灭得,让我师父过去?”土地道:“要灭火光,须求罗刹女借芭蕉扇。”行者去路旁拾起扇子道:“这不是?那火光越扇越着,何也?”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行者道:“如何方得真的?”那土地又控背躬身,微微笑道:“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
13.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一家人,牛魔王和镇元大仙是亲兄弟。
B.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
C.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但憨厚淳朴,知错就改,不失忠勇和善良。
D.《西游记》启示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14.仔细品味,说说选段中八戒的“笑”和土地的“笑”的不同含义。
15.选段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情节?选段中“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的“大力王”是谁?此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联系《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回答。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A
6. 鹰愁涧 猪悟能
7. 金箍棒 火眼金睛
8. 六耳猕猴 地藏菩萨 如来佛祖
9. 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折腾 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 机智勇敢(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10. 如意金箍棒 大闹天宫 行者 斗战胜佛
11.猪八戒怂恿孙悟空为自己偷人生果。 12.贪吃;聪明、机灵、粗中有细
13.A 14.八戒的“笑”是因为行者毫毛被烧,略带有调侃、幸灾乐祸的意味。土地的“笑”是识得假扇、知晓真情的“笑”,是懂得借扇方法、胸有成竹的笑。 15.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或:一调芭蕉扇:一借芭蕉扇被骗: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燕扇)(答出“借芭蕉扇”或“过火焰山”即可);牛魔王。悟空到摩云洞找牛魔王借扇,牛魔王与悟空大战百余回合。后悟空趁牛魔王去龙宫赴宴时,变作牛魔王从铁扇公主处骗得芭蕉扇。但在半路上,又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回去。后在众神的帮助下,制服牛魔王,夺得芭蕉扇,扇灭了火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