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2、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学习重点】《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学习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天京陷落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主要事件
01
02
04
05
课程安排
定都天京
03
课后活动
06
主要事件
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兴起背景、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政
2、定都天京
建立都城、《天朝田亩制度》、全盛时期
3、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资政新篇》、安庆陷落、
天京陷落、意义、失败原因
兴起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鸦片输入的年年激增,使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为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亦使百姓负担更为加沉重。
剧烈的土地兼并,沉重的地租剥削和连年灾荒,广大劳动人民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李侃《中国近代史》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 阶级矛盾激化
直因:连年不断自然灾害
兴起背景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和抗租抗粮等斗争,不下100多次,几乎遍及全国,天地会势力更遍及长江和珠江流域。
多次科场失意的洪秀全,在愤懑不平中阅读《劝世良言》。该书内容宣传拜上帝,敬耶稣,反对崇拜偶像邪神,鼓吹天堂永乐、地狱永苦等教义。洪秀全读后反应强烈,决意按书中启示,祈祷上帝,自行施洗,以示“去旧从新”,并开始从事传教活动,他的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等首先受洗。
——李侃《中国近代史》
导火线:人民起义连绵不断 洪秀全理论形成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发生发展起来的
如何将人民组织起来??
时间:1843年
组织:拜上帝会
创立:洪秀全 冯云山
跟随:杨秀清 萧朝贵 韦昌辉 石达开
过程:与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结果:编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将清朝皇帝称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击灭”。
洪秀全简介—
1.广东花县人
2.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均为考中
3.太平天国天王 清末农民起义领袖
4.其先祖洪皓为南宋忠臣 与岳飞是宋高宗时期同事
5.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人民为何相信洪秀全?
天父上帝人人共,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
——洪秀全《原道救世歌》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
文章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信心
把中国农民斗争所追求的平等世界观融汇其中
否定等级制度 体现经济平等
时机已到 揭竿而起
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前后,广西大闹饥荒,清朝政府向烧炭农民大肆勒索,搞得民不聊生,激起了农民的强烈反抗。——《新资治通鉴》
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金田起义——
军队:太平军
建号:太平天国
时间:1851年1月1日
发起: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目的:号召世人响应太平军的起义 推翻清朝统治
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运动从此开始了……
战况如何?
材料研读——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ì)出柙(xiá),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清军:畏敌如虎 官兵丧失斗志
太平军:士气高昂 所向披靡
永安建政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永安称王 初步建立政权
天王洪秀全
翼王石达开
东王杨秀清
南王冯云山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
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1852年 永安突围北上
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队伍发展至50万人)
1853年 放弃武昌 水路沿长江东下 攻占南京
南京改名天京 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资产——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 物归上主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圣库)
理想——
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四有二无)(绝对平均主义)
消极——
空想性 局限性 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难以实现
积极——
革命性 反映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为何难以实现?
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的设想
这一段设想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但也发动和鼓舞了农民反封建斗争……
迅猛发展 全盛时期
战略:北伐 西征
时间:1853—1856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过程:北伐逼近天津(失败)、西征(胜利)
——结果——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控制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
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为何能走向全盛?
骨牌、骰子、烧酒、水旱烟皆为贼中禁物。
——《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凡食洋烟、水旱等烟及吃酒并奸淫,皆我主天王尊天父圣旨斩邪不赦也。
——《太平天国史译丛》
号角喧传,急赶前禁地听令杀妖,不得躲避偷安。不得焚烧民房及出恭在路并民房。同心合力,各遵有司约束。……
——《太平条规》
治军严谨 服从命令 遵守礼制 爱护百姓 维护群众利益
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反对清朝反动统治的正义战争,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再加上太平军严明的组织纪律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而使起义获得了迅猛发展并走向全盛……
然而,好景不长……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 争权夺利
天王洪秀全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东王杨秀清
篡位
怀疑
杀
谋杀
责备
出走
由
盛
转
衰
是否还能再救一下?
封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 编写《资政新篇》
发展私有制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来改造中国
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践上也未付诸实施
却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暂时安稳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再建新的领导核心
攻破浦口 击溃江北大营 三河大捷
收复安徽江西 革命暂且安稳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因为……
湘军曾国藩
淮军李鸿章
洋枪队华尔
清朝统治 外国势力……
我的湘军乃近代军阀的鼻祖,直接包围安庆,阁下又如何应对?
救援失败了,秀成兄,安庆陷落,我被俘了,剩下的就靠你了。
曾国藩
陈玉成
必将为玉成兄报仇!!容我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李秀成
安庆陷落
打不过 根本打不过……
你是不是当我们淮军和洋枪队不存在??
李鸿章
华尔
放弃抵抗吧~
坚决不!
李秀成
曾国藩
天京被包围了,投降吧~
不可能,一战到底
李秀成
最终……
天京陷落
天京保卫战形势图
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天 未能解除威胁
1864夏天 洪秀全因病逝世
湘军轰塌城墙 双方巷战
大部分战死 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告终
1864—
1.画家齐白石出生
2.洪秀全族弟洪仁玕被捕就义
3.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出生
历史意义
持续14年 转战大半中国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英勇抗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
鼓舞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精神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为中国反封建民主革命作了必要的酝酿和准备
失败原因
客观上:敌人力量强大
主观上:农民阶级局限性
事件上:天京事变是领导者争权夺利的产物
人物上:洪秀全痴迷宗教 脱离群众及斗争实践
制度上:《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均不切实际
空想性 分散性 狂热性
农民阶级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单靠自身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兴起
军事征战:永安建政、定都天京、北伐、西征
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
失败
事件:天京事变、重建领导集团、天京陷落
提书:《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意义:
课堂小结
原因: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激化矛盾
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开始:金田起义
对内:反封建
对外:反侵略
1851—1864
课后活动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是( )
A. 北京 B. 金田村 C. 天京 D. 永安
2.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 它主张平均社会财富,实际上没有可行性
C. 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 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③金田起义 ④太平军占领南京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④②①
4.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
A. 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 天京事变造成悲剧 C.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 天京陷落
5.1851年,中国爆发以“废弃偶像 崇拜上帝;诛灭妖朝 创建新朝”为目标农民运动,这次运动( )
A. 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 B. 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D
B
C
D
课后活动
在《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找出桂林、长沙、武
昌、安庆的位置,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进展这么顺利。
当时的社会矛盾激化
广大农民生说在水深火热之中
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将贫苦农民组织在一起
农民有斗争积极性 太平军纪律严明 作战勇敢 清军腐朽衰败
——所以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课后作业
1、做导学案以及练习册
2、熟读第3课课堂小结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