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c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1
c
导入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俄国大文豪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就难免愚昧;不习惯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 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c
学习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理解作者关于建构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品评文章的语言特点。
3.引导学生谈生活体验,关注自我心灵,积极建构个体精神空间。
c
作者
毕淑敏,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17岁),中共党员,医生、国家一级作家、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散文《我很重要》《素面朝天》《提醒幸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今世的五百次回眸》等,至今已发表400万字的作品,获奖无数。她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着奇思妙想,执着追求真善美。
c
整体感知
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与前几课议论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区别。
这篇课文较前几课,语言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具体,因为这是一篇说理散文。说理散文就是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
c
整体感知
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c
整体感知
理清行文思路
第1——6段引出话题:人需修建三间精神小屋。
第7——18段分析话题:如何修建三间精神小屋。
第19——20段总结升华:有三间精神小屋的意义。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的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文本研读
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最后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10
3、第1自然段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们对应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
4、为什么要建第二间精神小屋?作者认为要怎样去建?第二间小屋的理想效果是什么?
1)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即事业的重要性)。
2)人们要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规划好自己的事业。
3)使人生和事业缤纷和谐相得益彰,小屋坚固优雅。
10 九月 2023
12
5、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0 九月 2023
13
首先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瞩,确立远大目标。
其次是耕耘阶段,再苦再累,在所不惜,只要努力达成目标。
最后是收获阶段,已经为追寻目标精疲力尽,快要放弃时,却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获得了成功。
5、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
6、第三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15
7、如何理解第三间小屋“自身”?
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性的人文精神。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
——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我也有自己的绿色和芬芳!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 [但丁]
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魅力。 [松下幸之助]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
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罗曼罗兰]
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毕淑敏]
8、概括18、19段的内容:
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如何理解“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句话?
相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它所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所以说“不大”;相对于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所以说“不小”。
10 九月 2023
18
19
9、文章结尾“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你打算在精神大厦里安放些什么呢?
宽容,理想,希望,坚强,友爱,谦逊,勇敢,勤劳,善良,正义,无私,豁达,开朗,感恩,奉献,亲情,爱情,友谊等等,都放进我们的精神大厦,那么我们精神的宇宙,该是多么的辽阔啊!!
小结
文章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小结
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我们要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只有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我们才能拥有幸福而充实的生活。
小结
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于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们的维护者,人应当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需要有点向往,有点激情,更需要点精神,否则会变得鄙陋、庸俗。
王鲁湘:我们无法诗意地生活,但是我们可以追求诗意的生活,如果我们连追求诗意生活的想法都没有了,那么我们的生活注定永远苍白甚至贫瘠。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吧!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写作特点
2、文笔细腻,意蕴深厚。
3、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毕淑敏语录
1、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2、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3、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4、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往哪里走,那么此处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
——毕淑敏《造心》
谢谢观看!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