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08: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
课标分析及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上有如下要求: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据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已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
5.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
6.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7.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借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8.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此外《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如下教学建议: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全面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教有教学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故,《登泰山记》第二课时的主要学习目标是:
1.品读文本,体会作者眼中的自然之美。
2.合作探究,体味文本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
2.将小细节与人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阅读时要注意体会这些特点。
3.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 3分钟泰山纪录片】预先写好课题和作者
导入 课前我们我们集中学习了《登泰山记》这篇文言文“言”方面的知识,疏通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文赏景,感悟文化神韵。
【学习目标】
1.品读文句,体会作者眼中的自然之美。
2.合作探究,体味文本的文化内涵。
【学习过程】
二、课堂研学
(一)自主学习反馈本文是一篇游记,我们都知道游记的三要素是游踪(作者交代的游览的时间、路线)、景(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观感(表达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登山必有踪。请看同学绘制的姚鼐登山行踪:要求:小组同学表述演示的时候,观评小组的同学对这组同学的表现给出评价(内容完整性、设计形式、语言表达等)
(小组展示讲解)
遂至山巅复循西谷 越中岭(天门)
京师乘、历、穿、越 循中谷 泰安
由南麓大家品读文字非常到位,姚鼐用简洁之笔勾勒所游之地的地理方位,先括定一个范围,再按照游踪娓娓道来。请大家齐读感受这一部分内容。刚才同学提到过“乘、历、穿、越”等动词,我们连贯起来读,会有什么感觉?(迫不及待——出京之迫、看景之急),所以比较适合疾读,请尝试。
(二)学生活动一:诵读文本,赏景会美
1.作者乘风雪千里迢迢而来,登高望远,捕获到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请小组交流表格内容,推荐佳作,并说明推荐理由。这些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大家通过对文字的深入解读,品得其中的神韵。预设: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 正面、侧面结合 整体感知描画 色彩变幻角度 白描、实景 (板书:以上)
①“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②“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③比喻、拟人手法:“白若摴蒱”“正赤如丹”用比喻写色彩;“绛皓驳色”写色彩,抓住了时令特点(山上都是积雪,故而被日光照着的地方是红色,未被照着的地方是白色);“而皆若偻”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描绘示例】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真是“红妆素裹,分处妖娆。”这些眼前之景,是作者长途跋涉之后收获的,大家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其神韵呢?(缓读)请尝试。黄宇、徐梓范读(苍山负雪......)(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前四组、后四组模仿齐读。
学习活动二:探究疑难,体味文化内涵
美景让人陶醉,我们有同学赏景品美之时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探究下:
1.学生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登泰山?作者为什么要冒风雪登泰山?
②作者为什么不登黄山、崂山?
②文章为什么着重写景,而不是抒发内心的感受?
预设一:我们先来探究
1)天时地利人和。有人认为是观日出,欣赏壮观的自然美,是他行程的终极目的。他对山的挚爱,对行程的坚定,对泰山的膜拜之情。如文中第 4段中所列静物景观,它就在那里,千百年来无论谁无论什么时候登临都可以看到。但是雪后山巅美景确实可遇不可求。
2)主观原因古时观泰山日出者甚多,但在冰天雪地中、除夕夜,实属罕见。我想他不仅包揽自然山水美,更是办函了他宦海浮沉的万千感慨和走出樊笼“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
3)文人情结
课前纪录片中说到,泰山是儒家尊崇的名山,历代文人墨客、统治者都会登临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成为历代名儒、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姚鼐坚守儒家传统,崇尚文章立德,继承并创新了儒家道德思想。
【资料投影】
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九年登泰山封禅秦二世胡亥、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章帝刘达、安帝刘户、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等都曾登上泰山进行过封禅。其中汉武帝登山七次,清高宗弘历登山六次。春秋的孔子、魏时的曹植、汉时司马迁、晋朝陆机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赞颂泰山的诗文。历代文人称赞泰山的诗词歌赋约一千余篇,石刻碑记随处可见。同学们的提出的疑问,有这样几个原因,哪一个理解比较符合你的认识呢?预设二:我们不妨比较分析一下:(课堂案比较分析题)不同:以情结尾 已经结尾原因:寓情于景,含而不露。境遇不同,情感不同。藏情于景的写作方式是姚鼐游记的一大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追随作者的行踪,品赏美景,感悟作者内心情感,姚鼐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泰山冬景图,于肃杀中透出一片霞光,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寻找新生活的一种心态的表征。此次游览结束之后,姚鼐开启了他新的人生,正如他自己的作品中写到的那样:(齐读)男儿自负乔岳身 (乔岳身:立身正直如山岳) ,胸有大海光明暾( tūn,初出的太阳)。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节选)
板书
登泰山记 姚鼐
游踪 简洁
景观 美(色彩、修辞、动静结合)
情感 寓情于景 深含未露
【课后学习】
1.如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我们心中。
2.积累与泰山有关的文句、词语。
*3.阅读下面的文字,比较与本文描写日出景色文字的异同。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云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殆海水也。
清·孔贞瑄《泰山纪胜》
相同点:二者皆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的动态过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变幻,动静结合,都采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不同点:课文善于用侧面烘托手法,孔文侧重从正面直接描摹。课文侧重日出前后的色彩变化,孔文侧重于日出时的形态变化。孔文对景观成因作了解释,课文没有这一层。孔文采用了博喻绘形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课文中的比喻没有孔文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