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2.古诗三首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wēng
jì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xūn
dǐ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
shì
yīn
sǒu
课后题2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是父亲写给儿子的诗。(绝笔、遗嘱)
题:书写。
写在_________墙上的诗。
临安旅店
(地点)
在_________写的诗。
己亥年
(时间)
① ② ③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xūn
dǐ
朝代时间轴
宋 朝
北宋
南宋
开封
临安
河南开封
浙江杭州
山外青山
楼外楼,
资料2∶
汴州是北宋时期的都城,非常繁华。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灭亡后,赵构即帝位于临安(在今浙江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高宗赵构实行降金求和政策,偏安江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听到湖边传来歌舞乐曲和寻欢作乐的笑声,诗人林升不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以反问表达愤怒之情。
南宋权贵为什么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暖风”仅仅是指春风吗?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
游人
“游人”指的是南宋统治者和权贵们。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南宋权贵为什么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wēng
jì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wēng
jì
一切都和我无关了。
陆游临终前,放不下的是什么事?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wēng
jì
陆游临终前,放不下的是什么事?
古代中国九州地图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资料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入朝任官职,后来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后期,罢官归居故里。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资料4∶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多次罢职闲居,收复失地的报国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晚年回到故乡山阴农村,清贫自守。
结合资料理解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wēng
jì
陆游为何而悲?
同:统一。
陆游为不能看到国家统一而悲愤、遗憾。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对后代子孙有什么期盼?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达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期望。
情境练习
陆游躺在床上,对儿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积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7岁的他,曾写《关山月》“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62岁的他,曾写《书愤》“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53岁的他,曾写《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从61岁开始写这类主题的诗词,一直写到85岁。在这
二十多年里,陆游最牵挂的就是失地的百姓,心心念念就是要
收复失地。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
shì
yīn
sǒu
恃 喑 擞
shì
yīn
sǒu
(恃宠而骄)
恃:依靠。
喑:沉默。
擞:振作。
(精神抖擞)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
shì
yīn
sǒu
在己亥年写的一组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注释:
究:毕竟、终究。
结合注释和资料5、6,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生气: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喑:沉默。
资料5:19世纪初期的中国,危机四伏,封建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的清政府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禁锢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龚自珍逝世的前一年发生了鸦片战争。
资料6∶龚自珍(1792——1841),讲求经世之学,主张革新,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
结合资料理解
结合资料理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风雷
中国大地要想出现_________的局面,就必须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
朝气蓬勃
尖锐猛烈的大改革
风雷:指的是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改革。
结合资料理解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资料5:19世纪初期的中国,危机四伏,封建帝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的清政府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禁锢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龚自珍逝世的前一年发生了鸦片战争。
资料6∶龚自珍(1792——1841),讲求经世之学,主张革新,为近代思想界的先驱。
面对这样的朝廷、社会,诗人龚自珍的愿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