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33张PPT2个视频)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33张PPT2个视频)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二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12 14: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4章
人与环境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
1.【问题探讨】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1.人类活动一定会破坏环境吗?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人类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如乱砍滥伐、乱捕滥杀、填湖造地、生物入侵等;有些人类活动会改善生态环境,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不一定。
茶卡盐湖
1.【问题探讨】
2.怎样才能既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
边发展,边保护,边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某同学假期来到几乎没有工矿企业的青海省茶卡盐湖,这里被称为“天空之镜”,湖水清澈、大气透明。联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时常发生雾霾,他认为,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就会很好。次年,他到了几个海滨城市旅游,发现这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他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似乎并不矛盾。
茶卡盐湖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1.我国的人口现状:
①人口基数大;
②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③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
2.实施措施:
①实施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出生率和增长率明显下降)
②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开放三胎)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的面积。
1.定义:
资源
废物
土地、水域面积
某一人口单位
需要
产生
生产所需的
吸纳所需的
二、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会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物。如果将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求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2.举例换算:
①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
②一个人所排放的CO2总量可以转换成:
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吸收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
二、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
建设用地
碳足迹
林地
草地
耕地
渔业用地
3.生态足迹示意图
3. 生态足迹示意图:
|耕地|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建设用地|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林地|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草地|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建设用地|
表示交通设施、住房、工业建筑物、水电库区等人类基础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所需的水域面积。
|林地|
表示生产木材、纸浆、薪柴等林木产品所需的林地面积。
|草地|
表示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耕地|
表示用来种植人类消费的作物、油料、橡胶以及生产牲畜饲料等农产品所需的农田面积。
3. 生态足迹示意图:
生态足迹的单位:
全球公顷(ghm2)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
人类所需资源越多
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越大
3.生态足迹的特点
因此,为了减小生态压力,应_____生态足迹的值
减小

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与步行相比
开车增大生态足迹
汽车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使用
吸收汽车尾气需要森林
建设用地
碳足迹
增大
增大
与食用蔬菜相比
吃牛肉增大生态足迹
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产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就越大。
三、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环境压力
①生态承载力:
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总和
地球提供的
人类需要的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②生态盈余:
③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1、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是不是人均生态足迹就小呢?
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全球发展将面临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超载状态。
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等
思考·讨论
3、研究表明, 目前生态承载力比1961年增长约30%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态承载力
措施:
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1.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可以体现在(  )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②对水资源的压力 ③对能源的压力
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⑤使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和水域面积
B.多食牛肉、少吃野菜,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中草地面积的占用
C.生态足迹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远小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
D
C
3.下图是反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持续高于环境容纳量
D. 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①形成原因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以及水泥的生产等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许多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
②危害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水资源短缺
淡水约占地球水资源的2.53%, 但是其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1/3。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氟氯烃(CFCs)、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
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强,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
①形成原因:
②危害:
3.臭氧层破坏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4.土地荒漠化
植被的破坏(草原开垦,过度放牧)。
干旱区、半干旱区等地区的土地退化,甚至完全荒漠化,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
①形成原因:
②危害: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栖息地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①形成原因:
②危害:
③防治措施: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5.生物多样性丧失
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已灭绝的动物
已绝灭的最古老的陆生植物
裸蕨
髓木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雾霾
酸雨
海洋赤潮
淡水水华
6.环境污染
①形成原因:
②危害:
导致雾霾、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频发
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过多
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池塘、湖泊 (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进行有氧呼吸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由微生物进行分解
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
水中溶氧量减少
死亡
水体富营养化:
淡水中形成水华
海水中形成赤潮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汇集
大量耗氧
污染类型 污染情况 成因 危害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
酸雨
雾霾
臭氧层 空洞
水体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农药污染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使大气CO2过多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中SO2等过多
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中细颗粒物增多
水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
氟氯烃、哈龙等化合物使用
重金属、农药通过植物进入食物链
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危害生物生长
呼吸道疾病增多
使大气中臭氧含量下降,地表紫外线增强
浮游藻类繁殖,水体缺氧,生物大量死亡
通过生物富集,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
环境污染的成因和危害
1.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2.我国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3.具体做法 ——使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盈余状态:
①减小生态足迹总量;②提高生态承载力总量;
4.可持续发展
几年前,某地建起一家金属冶炼厂,此后,工厂周边的水稻产量明显下降。农民认为冶炼厂排放的废气导致了农作物减产。环境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冶炼厂周围的大气透明度明显下降。
冶炼厂方面认为,水稻产量下降的责任不在他们,因为他们排放的废气是经过处理的,检验报告显示,这些废气不会毒害人体,更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排放的废气对水稻有毒害作用。
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反驳冶炼厂方面的观点。
提示: 使农作物减产不一定要“毒害”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也可引起农作物减产;不毒害“人体”的废气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
思维训练:金属冶炼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金属颗粒物,这些物质溶于水中,降落到土壤或水体中,损害水稻的叶和芽,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此外,大气透明度明显下降,会使水稻接受光照强度下降,从而降低光合作用强度,造成减产。
1. 劳动力不足
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短缺
人口老龄化
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
2.B 3.D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
补充:垃圾分类小常识
垃圾分类的好处:
1、节约资源;2、减少占地;
3、变废为宝;4、减少环境污染;5、资源的再利用。”
(1)生态足迹是指人类为了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
(2)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的生态足迹大( )
(3)碳足迹指的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所需的海洋和森林的面积( )
(4)生态足迹越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
(5)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
(6)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盖融化( )
×
×

×

×
概念辨析
【检测】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的排放量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不可再生 ③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B
旁栏思考(p87): 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