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3)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和嫁接成活率的因素。
(2)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是保证种群的延续和对环境适应的体现。
(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教学难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植物由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视频,桃花的结构图,小麦植株实物或图片,绿萝扦插过程和生长示意图,嫁接过程示意图或视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相关视频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植物由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视频。提问:这段视频展示的是植物由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过程。我们知道植物开花后就结果了,那在开花和结果之间还发生了什么呢?种子里的哪一部分会发育为一株新植物?形成种子的过程中哪个步骤最重要呢?
(二)互动授课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被子植物(桃)是怎样进行生殖的,然后展示桃花的结构图,让学生边回忆边将有关的结构名称填在教材第3页的图7-1的相应位置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在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为什么?
学生: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才能完成传粉。
(2)雌蕊和雄蕊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
(3)受精卵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在柱头所分泌的黏液刺激下,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当花粉破裂释放出精子后,精子顺着花粉管进入雌蕊的子房,和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卵发育成什么结构?
学生:受精卵发育成胚。
(5)在桃花形成子代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细胞是什么?由这两个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过程属于什么生殖?
学生:精子和卵细胞;有性生殖。
教师补充总结: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 展示小麦植株,引导学生说出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方式就是有性生殖。提问:植物是不是只能通过有性生殖来进行繁殖?是否都要经历由种子萌发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请举例说明植物还有什么样的繁殖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学生: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2)还有哪些植物能以类似的方式生殖?
学生:甘薯的块根上可以长出根和芽;莲可以用地下茎繁殖;薄荷的匍匐根状茎可生出新根。
(3)许多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又能进行无性生殖,这种特性有什么适应意义?
学生:既可以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无性生殖迅速扩大种群规模,占领更多的时空资源,又可以在环境条件恶劣时以有性生殖产生果实和种子度过不良环境,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
①一般在环境条件较好时,一些能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大量新个体来壮大种群,以便在不利的条件下有更多的个体被保留下来。
②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变异性。从进化的角度看,植物的生殖方式是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过渡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以及变异增加了子代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性生殖也能促进有利变异在种群中传播,进而促进物种的进化。
3. 教师边讲边演示:剪取一段绿萝,下方切口剪成斜面,上方切口是水平的。把枝条的下部插入土壤中,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枝条下部长出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新植株。
4. 教师利用示意图详细讲解嫁接的过程。最后教师强调: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5. 教师播放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视频,使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感性认识,理解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教师还可以补充说明多种瓜果蔬菜和观赏花卉都是人们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
区别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概念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举例 植物的种子繁殖 嫁接:分枝接和芽接;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扦插、植物组织培养等
优点 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繁殖时间短,产量高,具有亲代的优良性状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