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空气的热胀冷缩(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空气的热胀冷缩(2课时)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12 15:1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空气的热胀冷缩(2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认识气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能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4.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1.能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 2.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论和概括等方法,归纳得出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结论。3.能够通过观察 ,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4.能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乐于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能举例说出生产与生活中与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的现象或实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知道气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3.能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4.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实验,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能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教学准备】 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提出问题(1)通过喷泉实验提出问题:和研究液体时是相同的实验装置,为什么出现的现象不同。 (2)根据两个实验装置的比较,发现可能和平底烧瓶中的空气有关。2.将问题聚集到: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二、科学实践活动1.讨论实验方法,组装实验装置。 (1)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思考、设计实验: ·用什么样的装置来收集气体? ·通过什么现象能使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的变化? ·怎样使空气受热和冷却? 2.用套着气球的小瓶做实验。 (1)提出问题:用平底烧瓶和气球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学生提出设计方案预测,并说明理由。 (3)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4)尝试解释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把小瓶放入热水中,气球会鼓起来? 再放入冷水中,气球又瘪了? (5)初步推想: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设计更多的实验,观察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 (1)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思考、设计实验: ·用什么样的装置来“装”气体? ·通过什么现象能使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的变化? ·怎样使空气受热和冷却? (2)学生设计并写出实验方案。 (3)根据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得出结论。(1)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因为空气是混合气体,所以推论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归纳推理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知道液体、固体、气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最后归纳得出: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拓展与应用1.提出问题。A.一般形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情况下呢?B.物体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加热后物体的体积为什么会膨胀,遇冷后体积为什么会缩小?2.查阅资料得出结论。(1)通过资料知道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 (2)比较相同体积下的冷空气和热空气什么不同?3.为下节课的热空气会上升做铺垫。第二课时一、提出和聚焦问题探究相同体积下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有什么不同。 (1)谈话猜测一个塑料袋中装得是常温空气,一个塑料袋中装的是酒精灯加热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松开两个塑料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2)播放视频(3)学生通过看到的现象分析原因2.聚焦问题:探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二、科学实践活动1.探究热空气的流动方向(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思考,设计实验: 怎样得到热空气? 怎样知道热空气往哪个方向流动?(2)体验热空气的流动方向。 将手放到蜡烛火焰的侧面和上方,有什么感觉? 怎样解释出现的现象? 初步得出结论: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向上的。(3)学生设计更多实验,探究热空气的流动方向A.学生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方案写在记录单上。 纸条实验:把纸条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纸条的下方和侧面,观察实验现象。 风车实验:将两个风车分别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和侧面,观察其实验现象。 B.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向上的。(4)探究热空气流动路径 谈话:老师还会准备了一个材料——香,如果点燃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播放实验视频 学生分析现象。(5)小结: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纸条和风车运动起来。2.认识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原理。 引导学生用热空气的性质,解释热气球和孔明灯在空中上升的原理。3.探究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的运动方向。(1)谈话:热空气上升以后,周围的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借助实验箱,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2)提出实验中要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点燃实验箱外的香,但不点燃箱内的蜡烛,香产生的烟是怎样流动的? 同时点燃香和蜡烛,香产生的烟又是怎样流动的? 怎样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3)引导学生在记录单上画出烟的流动路径。(4)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5)观看视频,解释风形成的原因4.小结: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后,蜡烛附近的空气被加热会上升,这时实验箱外的冷空气就流进来,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于是,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5.介绍在家可以做的实验。温馨提示:在家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实验。三、拓展与应用1.提出问题:据观测,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的高;而到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上的高。据此我们能推测海滨地区白天与夜晚的风向吗?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资料进行研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