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羁旅行役诗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羁旅行役诗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3:1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羁旅伤落日,远游悲浮云
——羁旅行役诗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或战乱频仍,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见雁归故乡;或谋求仕途,宦游不归;或贬官异地,处贬赴途中;或久戍边关,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所谓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以上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所以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抒发的就是这种因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羁旅之苦、行役之难、宦游之艰、思乡之切的感情。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景写得广阔宏大,身世凄凉落寞。意境由广阔到狭窄,但到了尾联“戎马关山北”时,显示出诗人尽管已落到孤寂多病,难以为生的地步,但依然痴心不改,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尾联的胸襟和颔联宏奇伟丽的景象相互互衬托。
思想情感:寄寓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的感慨。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相互衬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想感情: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表现手法:
①首联写景,运用对仗,富有节奏感。
②颔联运用叠词,情景交融。
③颈联情景交融。
④尾联抒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望月思国,表现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向月明看。
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月亮】
见月怀人,望月怀远,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及人生圆缺、时空永恒的喟叹等。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秦观《踏莎行》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杜鹃】
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
常与哀怨、思归有关。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杜甫《天末怀李白》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船】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漂泊不定,孤苦伶仃
【沙鸥】
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王褒《出塞》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表现游子的流浪、漂泊、羁旅的状态。
王褒《赠周处士》
飞蓬去不已,客思渐无端。
【飞蓬、飘蓬】
“蓬”乃蓬草,秋天根枯,秋风一起即随风飘转,故又称“飞蓬”“转蓬”“飘蓬”因为它漂泊不定,所以诗人喜欢选择“蓬”这类意象来表现游子的流浪、漂泊、羁旅的状态。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落日意在爱惜
【浮云、浮萍】
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衰败荒凉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漂泊之人的悲苦
【猿啼】
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范仲淹的《苏幕遮》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
排遣忧伤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
【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思念、怀乡、恶战
【捣衣】
捣衣为古代的一种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此意象常与思念、怀乡、恶战有关。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惜别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李清照的《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孤苦凄凉
【梧桐】
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边塞、思乡
【关山】
借指遥远的地方或边塞,多与思乡、怀人有关。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其他如【天涯】【他乡】【孤灯】【寒山】【烟】【暝色】【宿鸟】【烟】【日暮】等。
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等,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声音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1.明确常用的意象,写了哪些景
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②“鸿雁传书”传达思乡、思亲之情
③“折柳送别”传达“惜别情”
④“杜鹃啼血”表达悲伤、悲凄之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2.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漂泊哀伤、生活潦倒,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宿建德江
盂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张继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2.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2)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蜀遭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向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郊的《游子吟》、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2.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3)征人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因兵役长年戍边,有的羁旅行役诗,也可归为边塞诗。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2.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4)失志之悲: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的文人失意之情,以及年华易逝的苦闷。羁旅题材常用于表现文士追求功名不果后的心情与思绪,或表现追求功名的封建士大夫的失志之悲和飘零的孤独。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2.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3.分析思乡(亲)的缘由
长期客居在外,或战乱频仍,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见到雁归故乡;
或谋求仕途,宦游不归;或贬官异地,处贬赴途中;
或山长水阔,有家难回;或久戍边关,或探亲访友……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
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
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包括融情入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比如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王禹偶的《村行》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看到大雁南飞、倦鸟回巢等,都会触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触景生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感时生情】因看柳、登高、凭栏、闻笛、望月而触发情思。具体来说,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思亲、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情境下就很容易触发诗人的情感。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感时生情】因看柳、登高、凭栏、闻笛、望月而触发情思。具体来说,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思亲、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情境下就很容易触发诗人的情感。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因梦寄情】
方干的《思江南》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修辞传情】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
【乐景衬哀情】
羁旅行役诗的鉴赏方法
4.明确抒情方式(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衬托““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表达方式:
【推已及人,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寺人的苦恨离情。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羁旅诗鉴赏要点
1.抓住关键词语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
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羁旅诗鉴赏要点
2.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而情奇就不会使人觉得怪。
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羁旅诗鉴赏要点
3.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年不断之时,人民是多么盼望得到家中亲人的信息,因此,诗人认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万金”,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发了杜甫对亲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国恨家愁抒发得淋漓尽致,把忧国忧民之情表达得十分充分。
羁旅诗鉴赏要点
4.抓住特定节日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王维有千古传诵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是家人团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异乡的天涯羁旅最想家的时候,王维的一个“倍”字道出了为什么诗人们喜欢把写乡思诗词的的背景放在节日的奥妙。
羁旅诗鉴赏要点
5.了解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
诗人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推到了极点之后,并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超过了极点。哲学家认为,真理向前迈进了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而写诗抒情超过极限,可能有悖常规,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却形成“反常合道”的妙。
完成对点高考真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