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2:4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月夜忆舍弟
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月夜忆舍弟①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朗读诗歌
shù
yàn
sàn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shè
注意字

与节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夜的边塞传来孤雁的哀鸣。
首联
首联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断人行”交代背景,表明战事频繁;“边秋一雁声”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战时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渲染悲凉的气氛。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夜的边塞传来孤雁的哀鸣。
首联
“一雁”就是孤雁,古人常用“雁行”“雁序”比喻兄弟。“一雁”,比喻什么?
意象:“一雁”以孤雁失群的场景,比喻兄弟失散的现状,引发忆弟的情怀。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颔联
赏析: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种移情于景手法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承上启下,过渡十分自然。诗人由望月怀乡自然转入抒情,引出对弟弟的思念,绵绵愁思中夹杂着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颈联
虽有兄弟却都分散在各地,家园无存,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亲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颈联
虽有兄弟却都分散在各地,家园无存,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
尾联流露不满,深化主题。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
“寄书长不达”:表达诗人对战乱中流散的家人的担忧和思念
“况乃未休兵”: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期盼战争终止、渴望社会安定的思想。
尾联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视听结合
交代时令点明题旨——移情于景
引发思念过渡自然——承上启下
含蓄蕴藉深化主题——首尾照应
文章主旨
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写边地秋夜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亲人深切的担忧和思念,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期盼战争终止、渴望社会安定的思想感情。
(1)《月夜忆舍弟》中,浸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景句是:
(2)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3)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选句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