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6: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干对商纣王的暴虐统治感到不满,多次劝阻不听,最后只能以死相谏。
比干挖心
众人皆醉我独醒,
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流放
以下故事
有什么共同点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魏征究竟做了哪些事,让唐太宗发出这样的感慨?
导入
第二部分 初读课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第四部分 拓展阅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第三部分 品析课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目录
知人论世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于《贞观政要》。
了解作者
评价
1.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李世民
2.魏征有大志,不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刘素
3.唐李世民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赵顼
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骈文讲求对仗整齐、音律铿锵),《谏太宗十思疏》虽然也用了很多骈偶句,但突破了骈文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变化。
了解文体知识——疏
奏疏、章表: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写作背景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唐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唐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唐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初读课文
解题
《谏太宗十思疏》
①谏,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 ;
②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③十思,是本文主要内容,即十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④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
读音
求木长(zhǎng) 浚源泉(jùn)
载舟覆舟(fù ) 殷忧(yīn )
虑壅蔽(yōng) 想谗邪(chán xié)
黜恶(chù) 垂拱( gǒng )
文章结构
品析课文
1.本文第1段提出了什么观点 是如何提出的
答案:观点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德不厚则不可使国家长治久安。
2.“十思”大致说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答案:在生活方面,提出应知足知止,游乐有节。在修养方面,提出应谦冲自牧,慎始敬终。在用人方面,提出应虚心纳下,正身黜恶。在执法方面,提出应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观点:概括起来说,“十思”就是作者在第1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谏太宗十思疏》以“思”字作为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答案: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论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唐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则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规劝唐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4.魏征以善谏著称,为什么他的进谏大都能被唐太宗接受呢 请结合本文谈谈他进谏的方法。
答案:①尽臣子之责,谦恭诚挚。②显谏臣之智,委婉得体。③说理透彻,语言简练,比喻形象生动,正反论述对比有力,引经论典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充分展现“能上、善上、敢上”的进谏艺术。
5.请分析《谏太宗十思疏》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
答案:(1)运用对偶,凝练而鲜明地揭示事理。第1段末,说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险,作者运用一组对偶,把它比作“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读来既有节奏感,又把这种危险性说得比较充分。第2段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是对偶句;接着,文章分析其原因,也是用的对偶句:“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句式的对偶把正误得失揭示表达得十分鲜明。(2)排比列叙,用以壮大语势。第1段,作者正反设喻,连用两组排比句来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气势充沛,给人以其道理毋庸置疑之感。第3段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从君王的个人所欲到君王因国家需要采取的措施,从君王的思想修养到君王对臣下的赏罚,以及从君王的游乐到君王的行为准则,全都说到了,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征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
骈散结合
“骈散结合”指的是文章中骈句和散句结合使用,达到文章整体匀称,又参差错落的效果,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整体抑扬顿挫。
骈句,指文章中相邻的两句话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在音韵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散句是指除骈句以外的句子。
全文主旨
《谏太宗十思疏》通过对人君应积德义的重大意义及其内容和结果的陈述,揭示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君多昧于“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真理,如果违背了这条真理,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拓展阅读
技法总结
1.类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透彻。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浚源”,再从反面论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2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3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十思”在今天有哪些现实意义?
魏征指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要积德义,这正是实现长治久安的纲领性建议。在今天,对于国家的发展,对于领导干部的选举等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思”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勤俭朴素,要虚心纳下,要执法严明,要选贤任能。
素材积累
魏征名句
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2.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魏征
3.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徵
4.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魏征
5.居安思危,戒贪以俭。——魏徵
6.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魏征
7.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魏征
8.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魏征《贞观政要》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谏太宗十思疏》,不仅要体味它流畅艺术的文气,还应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代忠臣魏征,为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敢于直谏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同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明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虚怀若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结束
吉祥如意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