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七律·长征
5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知识锦囊
长征:指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行动。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千难万险的伟大壮举。
这首诗完成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创作背景
理解题目
诗体,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诗歌的题目。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
/
/
/
/
/
/
/
/
/
/
/
/
/
/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形容山无数,水无数,比喻路途艰险。
【等闲】平常。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
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诗句解读
注 释
翻 译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
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
绝的样子。
【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诗句解读
注 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诗句解读
注 释
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翻 译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
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诗句解读
注 释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
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
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
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寒意。
诗句解读
翻 译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
山,人人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诗句解读
注 释
翻 译
全诗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
远征难
不怕远征难
读一读诗句,说一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军“远征难”?又从哪里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等闲
“等闲”二字显示了红军将万水千山一瞥而过的轻松神态,表现出红军不畏困难、藐视敌人、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后三联,体会红军“远征难”与“不怕远征难”的豪情壮志。
方法指导:
1、圈画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谈体会
2、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五岭逶迤
远征难
不怕远征难
腾细浪
乌蒙磅礴
走泥丸
绵延几千公里的五岭、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金沙水拍 云崖
远征难
不怕远征难
暖
大渡桥横 铁索
金沙江、大渡河这一“暖”一“寒”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里是说云崖“暖”和铁索“寒”吗?
寒
知识锦囊
金沙江地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毛主席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指挥红军从容地渡过了金沙江,终于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
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
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
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时的激动。
“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作者用一“暖”一“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过五岭
越乌蒙
渡金沙
抢大渡
对上文的情感收束
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
翻过岷山,进入陕北,胜利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现在的喜悦更胜一筹。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和升华)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 ),万水千山( )。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 )。
根据下面的提示,尝试背诵《七律·长征》。
学习完课文后,请同学们朗读阅读链接——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感受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自学提示: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朗读中体会长征的艰难历程,感受毛泽东乐观豪迈的胸襟及革命情怀。
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些什么?
敬爱的叔叔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