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3: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定矣,余/挐( )一小船,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 )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 )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曰:“莫说/相公痴,更( )有/痴似相公者!”
gēng

cuì
hàng
dàng

jiè
zhān
gèng
qiǎng
nán
gèng
湖心亭看雪
课文朗读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下大雪

消失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译 文
翻译
是日 更定 矣,余 拏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译 文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翻译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译 文
雾凇 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小草,形容船小
罢了
翻译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译 文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相对而坐
沸腾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 白而别。
哪能
非常
竭力,尽力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翻译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在此。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nónɡ)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译 文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客居
等到
船夫
嘟哝(自言自语)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请用一个字来形容张岱。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张岱“痴”在哪里?
(1)“是日更定”
(3)“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
——说明张岱是独自一人挑在这么冷的天,这么冷的凌晨去湖心亭看雪的,可见他的“痴”,表现出特立独行、率真任性的一面。
——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
痴行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张岱“痴”在哪里?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景
·修改后:雾淞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张岱“痴”在哪里?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段写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白描
白描,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措写方法。特点: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少用形容词和修辞。
白描
白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感。
思考: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孤独
舟子不懂张岱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别的人懂吗?
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介绍两位金陵人的时候有何特别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明朝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舟子不懂张岱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别的人懂吗?
两个金陵人
作者在介绍两位金陵人的时候有何特别之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他乡遇知音 雪中思故国
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
知识链接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顺治元年(1644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痴情
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从本文来看,作者的“痴”表现在:
1.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表现出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2.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3.痴情:“崇祯五年十二月”“金陵人”的记述,透露出无限的怅惘和淡淡的哀愁。曹雪芹写完《红楼梦》,赋诗写怀,有“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语,可见“痴”字不是简单的断语,往往有其深邃的内涵。
小结
本文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亭上遇人之乐,体现了作者痴迷于物我合一的闲情雅致,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