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分层练习(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现代诗二首》同步分层练习(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3:3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分层练习
第3课《现代诗二首》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guī cháo tuó zhē lú wěi shuì mián bà zhàn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归巢(cháo cáo) 芦苇(wéi wěi)罗列(ló luó)
睡眠(mín mián)霸王(bà pà)占有(zàn zhàn)
尽(jǐn jìn)管我用完了全部力气,还是没能走到这条路的尽(jǐn jìn)头。
三、辨字组词。
窠( ) 苇( ) 眠( )
巢( ) 违( ) 抿( )
罗( ) 压( ) 锋( )
萝( ) 庄( ) 峰( )
四、查字典,写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___________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____
3.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___________
五、选字填空。
(罗 萝) ( )卜 绿( ) ( )汉 网( )
(甩 用) ( )法 ( )头 利( ) ( )开
(青 清) ( )草 ( )醒 ( )闲 ( )菜
六、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例:(滴溜溜)的小尾巴
( )的肚子 ( )的树叶 ( )的阳光
( )的脸蛋 ( )的天空 ( )的蛋糕
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怎样理解这句中的“倦”和“驮”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怎样理解这句中的“翻”和“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秋晚的江上》的作者是______。《花牛歌》的作者是______。
2.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_______。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_____。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__________。
九、 阅读理解。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十、想一想,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归巢 驮着 芦苇 睡眠 霸占
二、cháo wěi luó mián bà zhàn jǐn jìn
三、窠臼 芦苇 睡眠 巢穴 违背 抿嘴 罗列 压扁 锋利 萝卜 庄园 山峰
四、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指貌美的女子。 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五、萝 萝 罗 罗 用 甩 用 甩 青 清 清 青
六、圆滚滚 绿油油 金灿灿 红扑扑 蓝湛湛 香喷喷
七、1.归鸟何以倦了?鸟倦也是人倦。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这里也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掉”与“翻”承接,和“驮”照应。诗人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极富表现力,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是诗人想像力的深化。 3.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机。
八、刘大白 徐志摩 一穗剪秋罗 霸占了半个天 甩得的溜溜
九、
1.夜的静谧、美丽。
2.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3.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4.C
十、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阳露出红红的笑脸。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