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上)开学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 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香水瓶打开后,满屋充满了香味 B. 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C. 雪花飞舞 D. 油滴在水面上散开
2.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推出后,在水平冰面上滑行直至停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壶在冰面上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冰壶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 冰壶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 D. 冰壶始终受平衡力作用
3. 古代人们常用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 冬天搓手取暖
B. 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
C. 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D. 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4. 初春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 )
A. 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 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 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 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
5.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滑雪时,在脚上穿上滑雪板 B. 坦克车安装的两条宽的履带
C.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盒装牛奶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6.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丙丁乙甲 B. 乙丁甲丙 C. 乙甲丁丙 D. 甲乙丙丁
7. 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秒内的中国人。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
B.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C. 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
D.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
8. 一杯水凝固成了冰,其( )
A. 内能不变 B. 密度不变 C. 比热容改变 D. 质量改变
9.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B.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的冰没有内能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10. 如图事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注射器里的水很难被压缩
B. 水箱里加水是因为水的沸点高
C. 水蒸气对小叶轮做功内能减小
D.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1.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与桌子右边缘相齐,用水平向右的推力使木板向右运动,在木板离开桌面前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B.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2. 如图是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 花香扑鼻的原因--分子无规则运动
B. 壶嘴冒出的“白气”--水蒸气液化
C. 用力多次晃动试管中的沙子,温度计示数升高--做功改变内能
D. 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不同的原因--陆地的沙土比热容比海水大
13. 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液体密度关系为:
B.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C.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14. 小明用酒精湿巾擦手时,同桌小聪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
15. 如图,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璃板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该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 .
16. 某同学用牛的力,欲竖直向上搬起重牛的石块,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__ 牛,石块所受力的合力为______ 牛。
17. 如图,一辆正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 发射神舟十四号的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______ 填“大”或“小”的热值,若氢气燃烧放出焦耳的热量全都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______ 。
19.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支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利用了______ 的作用。他又将吸管从中间切开一个口,折成直角,一端插在水中,向水平管吹气,将观察到水被水平喷出,这主要利用了______ 原理。
20. 北京冬奥会上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一款重为的智能送餐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作用,在水平面上以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重力对机器人做功为______ ,牵引力功率为______ 。
21. 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当它满载时在长江上航行,轮船所受的浮力为______ ,当轮船从长江驶入海里时,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将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 某型号的汽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了,消耗汽油,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则该型号汽车在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所消耗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 。汽油的热值
23. 实验测得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在最初内,物质温度升高了,则吸收的热量为______;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_;
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是______;
该物质加热到第时的内能______第时的内能选墳“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过程不考虑能量和质量的损失
24. 如图所示,请画出正方体物块沿光滑的斜面自由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25. 如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起一个石块,棒的上端是动力的作用点,若用最小的力撬动石块,请标出此时杠杆的支点并画出最小动力及动力臂。
26. 年月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激发了小明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兴趣,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前,小明利用形管、软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等组装成压强计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发现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如图甲,则说明装置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实验过程中通过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比较图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 ;比较______ 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知,“奋斗者”号深潜到时,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______ 取;
如图所示,小明将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形管内左右两液面分别用、表示,用电吹风向管口吹风,则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______ 选填“”或“”。
27. 现有弹簧测力计、量筒、水、烧杯、细线、橡皮泥等器材,同学们尝试着用以上器材多种方法测量一下橡皮泥的密度。
林林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调零;
B.用细线系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______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在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橡皮泥______ 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 。
大博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
B.将橡皮泥捏成小船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使其______ 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
C.再用手向下推橡皮泥捏成小船的边缘,让船中进水使之沉入水底,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
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 。
28. 九九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
在此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通过比较______ 来比较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认真观察装置图片可知,九九实验中的错误是没有控制煤油和水的______ 相等。
九九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了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水的温度
煤油的温度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九九是在改正错误后,再通过控制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相同,比较煤油和水______ ,来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
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______ 。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29. 在家用天然气灶烧开水,将水从加热至沸腾,完全燃烧了的天然气,水的密度为,水的比热容为,天然气的热值为,此过程中求: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
天然气灶烧水的热效率是多少?
30.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提升重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当提升的重物变为时,此时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通过以上的计算数据分析,请你总结出一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香水瓶打开后,满屋充满了香味是香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A正确;
雪花飞舞,灰尘飞扬,以及油滴在水面上散开,都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BCD错误。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别的了解和掌握。
2.【答案】
【解析】解:、冰壶在滑行中最终会停下来,所以速度越来越小,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冰壶在水平面运动,所以重力势能不变;由可知,冰壶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动能减小,故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逐渐减小,冰壶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故C正确;
D、由可知,冰壶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冰壶受非平衡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
冰壶在滑行中最终会停下来;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有关;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冰壶在冰面上的运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
本题考查运动和力、机械能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
3.【答案】
【解析】解: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A、冬天搓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
B、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内能,故B错误;
C、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是冷水从热鸡蛋吸收热量,使热鸡蛋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正确;
D、将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
故选:。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是其他形式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4.【答案】
【解析】【分析】
水的比热容最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防止秧苗冻伤。泥土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比较快,有利于秧苗生长。
本题利于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考查物理知识,体现了生产和物理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物理服务于生活生产。
【解答】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傍晚多灌水,当夜晚温度降低时,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水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比较少,不至于使秧苗受冻。
在早晨把稻田内的水排出,稻田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泥土的比热容小,泥土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滑雪时,在脚上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坦克车安装的两条宽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盒装牛奶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6.【答案】
【解析】解:
甲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此时活塞向下运动,应该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
乙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应该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
丙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应该是第四个冲程--排气冲程;
丁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没有点火,此时活塞向上运动,应该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
按照四个冲程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乙、丁、甲、丙。
故选:。
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以及火花塞是否点火可以确定每个冲程,从而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特点,属于基础性题目。
7.【答案】
【解析】解:
A、比赛中的运动员与坐着的观众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故A正确;
B、运动员到达终点前,以较快的速度向前运动,达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故B正确;
C、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采用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可以增大与地面间摩擦,故D错误。
故选D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以百米比赛为内容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惯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综合性较强。
8.【答案】
【解析】解:、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则其内能减小,故A错误;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水凝固成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由公式知,密度变小,故BD错误;
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水凝固成冰,物质的状态改变,其比热容大小发生改变,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故C正确。
故选:。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温度和质量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由公式知密度变化情况;
比热容是物质的本身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温度、质量、热量无关。
此题考查了质量、密度、内能、比热容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
9.【答案】
【解析】解:、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故A正确;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的冰也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做功是能的转化;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晶体熔化的特点等知识,涉及到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要细心,易错题
10.【答案】
【解析】解:
A、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针筒里的水很难被压缩,故A正确;
B、水箱里面加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吸热本领强,故B错误;
C、水蒸气对小叶轮做功其内能减小,故C正确;
D、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水箱里面加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吸热本领强;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将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了分子间作用力、改变内能的方式以及热机的四个冲程,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11.【答案】
【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板移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施一水平力使板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由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故A正确,D错误;
B、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木板与桌面之间相互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在木板向右运动过程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故选:。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向右缓慢地推木板时受力面积的变化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判断;
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大小的比较和平衡力的判断,关键是会分析向右运动过程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12.【答案】
【解析】【分析】
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高温度大.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物态变化、内能的改变方法和比热容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花香扑鼻,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晃动装有沙子的试管,沙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大,故C正确;
D.沿海地区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不同的原因是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同样吸、放热时,温度变化大,故D错误。
故选D。
13.【答案】
【解析】解:、根据可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由图可知,,故,故A错误;
、三个容器的重力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D错误;
C、三个容器中,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可知,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次之,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故C错误。
故选:。
、、三个容器内液体不同、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大小关系可判断其密度大小关系。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可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容器上窄下宽,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容器形状上下一样,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底面积相等,根据公式可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本题主要考查形状不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计算,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14.【答案】扩散 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解:我们能闻到湿巾上有酒精的气味,这说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扩散;酒精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本题考查了分子热运动,难度不大。
15.【答案】变大;分子间有引力
【解析】解:由于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使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小于了分子直径的倍;故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
故答案为:变大;分子间有引力.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分子直径的倍时,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
【解析】解:石块所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对石块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二力的合力:;
由于没有能够搬动,石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合力为。
故答案为:;。
石块所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静止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
本题考查二力合成与平衡力的合力,属于中档题。
17.【答案】减小 减小
【解析】解:洒水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行驶中不断洒水,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也变小;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动能势能。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
18.【答案】大
【解析】解: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由知,能使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的温度:
。
故答案为:大;。
完全燃烧相同质量不同的燃料,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根据可计算水升高的温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的理解、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公式和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问题。
19.【答案】大气压 伯努利
【解析】解: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一支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主要是因为吸管内压强减小,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他又将吸管从中间切开一个口,折成直角,一端插在水中,向水平管吹气,将观察到水被水平喷出,这主要利用了伯努利原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
故答案为:大气压;伯努利。
利用大气压时,一侧吸出气体使得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某种现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大气压和流体的压强特点,属于中档题。
20.【答案】
【解析】解:由于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即在重力方向通过的距离为零,
由可知,重力做功为;
机器人运动的距离,
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
牵引力功率。
故答案为:;。
由于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由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
根据得到机器人运动的距离;根据得到牵引力对机器人做的功;根据得到牵引力功率。
本题考查功的公式和功率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难度不大。
21.【答案】 变小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
轮船排开水的重力为:,
轮船受到的浮力为:;
轮船漂浮在水面上,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自身重力不变,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即,
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江水的体积,即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将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
根据一艘轮船的排水量可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轮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知道江水和海水的密度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江水和海水体积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的灵活运用,综合性强。
22.【答案】
【解析】解:完全燃烧汽油所放出的热量:;
由可知,该汽车所做的有用功:;
由可知,汽车的牵引力:,
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受到的阻力:。
故答案为:;。
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用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利用效率公式求出该汽车所做的有用功;
利用求出汽车的牵引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本题考查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效率公式、功的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是一道常考题,难度不大。
23.【答案】 小于
【解析】解:
在最初内,物体处于固态的升温吸热过程,
由题知,,,,
吸收的热量:
;
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即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
该物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
;
物体全部熔化后,在内,吸收的热量;
物体温度升高了,
由得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
。
该物质从加热到,处于熔化过程中,该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所以该物质加热到第时的内能小于第时的内能。
故答案为:;;;小于。
在最初内,物体处于固态的升温吸热过程,知道质量、比热容、温度升高值,利用求吸收的热量;
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即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为,可求该物质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
物体全部熔化后,在内,可求该过程吸收的热量;知道物体温度升高值,利用求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的规律、吸收热量的计算,利用好条件: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即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24.【答案】解:过物体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的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和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解析】被研究物体是木块,按题意要求分析全木块所受的力,木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理中说的“光滑”意味着没有摩擦力;画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时,作用点都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25.【答案】解:由图示可知,当杠杆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支点时,作用在点的动力力臂最大,所以此时动力最小,力垂直于杠杆向上,过支点作最小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臂,如图所示。
【解析】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向下作用时,杠杆应绕小石块尖端转动;动力向上作用时,杠杆应绕着杠杆与地面接触的点转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将越小。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力与力臂乘积一定的情况下,若支点与力的作用点成为力臂,此时的力臂最大,使用杠杆最省力。
26.【答案】不漏气 高度差 增大 乙、丁
【解析】解:
由题意可知,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即装置不漏气。
在本次实验中,为了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我们使用的是转换法,即实验过程中,通过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通过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越深,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即液体的压强越大,所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想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我们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同,橡皮膜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由图可知,我们应该选择乙、丁两次实验。
“奋斗者”号深潜到时,根据公式可得,海水产生的压强为,
再根据可得,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如图所示,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吹气时,左侧上端的空气流速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其压强小,右侧上端空气流速小,其压强大,在压强差形成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侧液面将升高,即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
故答案为:不漏气;高度差;增大;乙、丁;;。
由题意可知,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使用转换法,即实验过程中,通过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通过乙、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液体越深,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即液体的压强越大。
想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我们应该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同,橡皮膜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相同。
“奋斗者”号深潜到时,根据公式可得海水产生的压强;
再根据可得的舱体受到的海水压力。
如图所示,从左侧管口沿水平方向吹气时,左侧上端的空气流速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其压强小,右侧上端空气流速小,其压强大,在压强差形成的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从右侧压入左侧一部分,所以左侧液面将升高。
理解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熟练运用液体的压强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答案】静止 浸没 漂浮
【解析】解:用细线系住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在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根据称重法计算橡皮泥浸没是受到的浮力;橡皮泥的体积;橡皮泥的质量,
则橡皮泥的密度;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将橡皮泥沉入水底,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可知橡皮泥体积,
将橡皮泥捏成小碗状,使其漂浮在量筒的水面上,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排开水的体积;
橡皮泥处于漂浮时,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所以,,则,橡皮泥质量;
所以橡皮泥密度:。
故答案为:静止;浸没;;漂浮;。
根据求出橡皮泥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再根据求出橡皮泥的密度;
橡皮泥的质量是借助漂浮的原理得出的,即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利用排水法得出橡皮泥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橡皮泥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计算橡皮泥密度。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计算浮力、液体压强的与深度关系、物体的密度计算,是一道非常综合的题目,需熟练掌握公式。
28.【答案】加热时间的长短 质量 升高的温度 温度计示数升高 煤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或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解析】解:根据转换法,在此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煤油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
通过认真观察装置图片可知,水和煤油的体积相同,因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根据,两种物质的质量不同,故九九实验中的错误是没有控制煤油和水的质量相同;
根据表格数据知,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煤油和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能力;
当温度计示数升高时,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
由表中数据,加热相同时间,煤油升温高,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种方法,九九的实验的结论是:煤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或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故答案为:加热时间的长短;质量;升高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升高;煤油的吸热能力比水弱或水的吸热能力比煤油强。
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种方法: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实验中,物质内能增加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反映出来的,物质吸热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出来。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及密度公式的运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9.【答案】解:由得,水的质量:
,
水吸收的热量:
;
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
天然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天然气炉具烧水的效率为。
【解析】知道水的体积,计算出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知道使用天然气的体积和天然气的热值,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求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利用效率公式求天然气炉具烧水的效率。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效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注意:固体和液体的热值单位为,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为。
30.【答案】解:由图可知,,则,
因为,
所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可得,动滑轮的重:
,
当提升的重物变为时,绳端的拉力:
,
此时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时,,所以在动滑轮重相同时,增大物重,可以提高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当提升的重物变为时,此时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提高效率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物重。
【解析】首先确定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然后利用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然后再利用求出此时绳端的拉力,再利用计算此时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能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分析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