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六中七年级(上)入学语文试卷
1. 选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畸(qí)形 抓耳 挠(láo)腮
B. 半 晌(xiǎng) 襟(jīn)飘带舞
C. 灌 溉(kài) 枝头 折(zhé)节
D. 漆(qī)黑 提(dī)防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走出门,就与徽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B.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厉。
C.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D.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侮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 提高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快上课了,小明还在大声地叱咤风云着。
B. 我使出浑身解数,才把这道题做出来。
C. 他努力不懈的工作,使老板对他更加器重。
D. 事隔二年,志强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戒掉,反而变本加厉,伤透了妈妈的心。
5. 选出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
B. 王强对老师说“《石灰吟》我会背了。千锤万凿出深山……”
C. 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
D.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6.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②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③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④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③①④
7. 名句积累。
(1) 《别董大》(唐——高适): ______ ,天下谁人不识君。
(2) 《从军行》(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______ 。
(3)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 。
(4) 《墨梅》(元——王冕): ______ ,只留清气满乾坤。
(5)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 ,自在娇莺恰恰啼。
(6) 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______ ”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______ ”。
8. 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小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小明和小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经医生诊断小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小明和小强商量先打电话通知小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1) 小明给小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 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2) 小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 ______ (不超过15个字)。
9. 选词填空。
简陋 简朴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领导同志都住在 ______ 的窑洞里,生活十分 ______ 。
涌现 呈现
(2) 开展“星级儿童”评比活动以来,校园里 ______ 出一派新气象,好人好事不断 ______ 。
10. 阅读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钮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
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钮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比喻自然不拘泥(多指文章、歌唱等)。 ______
②声望名誉越来越高。 ______
③形容写文章思路敏捷。 ______
④形容没有任何阻碍。 ______
(2) “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为什么?“他”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3) “母爱的丝线在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 ______ ,在这个句子里“孔”指的是 ______ 。
(4)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比作 ______ ,母亲就是一根穿针线,这线就是 ______ 。
(5) 文中最后一段说“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钮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又何偿不是这样呢?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句话。
母亲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亲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 ______ 。
11.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听到过许多的话语。有父亲说的,有母亲说的,有老师说的,朋友说的,有这些话语给你什么影响?请你以一句话引出的回忆写一篇作文。
以“影响我最深的一句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畸形”中的“畸”读作“jī”,“挠”读作“náo”。
B.有误,“晌”读作“shǎng”。
C.有误,“溉”读作“gài”。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解答这道题,首先要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培养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做这类题,就得注意平时积累容易读错的字和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
2.【答案】C
【解析】A.有误,“徽风”的“徽”应为“微”;
B.有误,“游厉”的“厉”应为“历”;
C.正确;
D.有误,“阴侮”的“侮”应为“晦”。
故选:C。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时,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错别字,大多是因为汉字中存在着许多形声字、形近字等造成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正确书写。
3.【答案】D
【解析】A.有误,关联词搭配不当,可将“不管”改为“尽管”;
B.有误,成分残缺,可将“经过”删去;
C.有误,否定不当,可将“不再”的“不”删去;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答案】A
【解析】A.有误,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声势极大。A句意思是说快上课了,小明还在大声喧哗,而不是威力、声势极大。所以用词不当。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5.【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说”的内容在后面,“说”后加冒号。
故选:B。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读书时要注意关注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多结合语境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6.【答案】B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该段使用了总分的结构,由此可知③是总写,放在首段;然后介绍所有的树木①;按照①的顺序先写“桉树”,最后写“凤凰树”,故顺序为②④;
故选:B。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7.【答案】【小题1】莫愁前路无知己
【小题2】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题3】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4】不要人夸好颜色
【小题5】流连戏蝶时时舞
【小题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答案:
(1)莫愁前路无知己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留取丹心照汗青(注意“汗”的书写)
(4)不要人夸好颜色
(5)流连戏蝶时时舞(注意“舞”的书写)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疑”的书写)
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答案】【小题1】叔叔、阿姨,小伟得了阑尾炎,现在医院,需手术,请你们赶快来医院。
【小题2】爸妈,同学住院,我在照顾,不用惦记我。
【解析】答案:
(1)示例:叔叔、阿姨:小伟得了阑尾炎,现在医院,需手术,请你们赶快来医院。
(2)爸妈,同学住院,我在照顾,不用惦记我。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干给出的情境,写出打电话内容,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注意人称的转换、字数要求。
情景会话首先要符合情境,同时注意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9.【答案】【小题1】简陋,简朴
【小题2】呈现,涌现
【解析】(1)简陋:形容(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简朴:形容简单朴素;不奢侈,不华丽。第一处指的是窑洞简单,使用“简陋”恰当。第二处指的是生活简单,使用“简朴”恰当。
(2)涌现:比喻(人和事物)大量出现。呈现:显出;露出。第一处与“新气象”搭配,使用“呈现”恰当。第二处与“好人好事”搭配,使用“涌现”恰当。
答案:
(1)简陋 简朴
(2)呈现 涌现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10.【答案】【小题1】行云流水,声誉日隆,文思泉涌,畅通无阻
【小题2】略
【小题3】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老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特殊含义;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及关心,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小题4】针,真情与关心
【小题5】仍然清澈澄净
【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义写成语。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泥(多指文章、歌唱等)。声誉日隆:声望名誉越来越高。文思泉涌:形容写文章思路敏捷。畅通无阻:形容没有任何阻碍。
(2)本题考查补写心理活动。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可知他的心理活动为: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老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引号表示的是特殊含义。“孔”原本的意思是小洞,窟窿,这里一语双关,指的是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及关心,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全文可知,在文章里,作者把自己比作针,把一根穿针线,这线就是真情与关心。
(5)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根据示例,再结合前面句子,后面空缺处可以填仍然清澈澄净。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①行云流水;②声誉日隆;③文思泉涌;④畅通无阻
(2)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母亲老了,自己竟然没有发现。
(3)特殊含义;母亲与孩子间的交流及关心,母子间情感交流的渠道。
(4)针;真情与关心。
(5)仍然清澈澄净。
本文通过写母亲为儿子缝扣子,因为眼睛不好没法穿针,后来儿子帮母亲穿针的小事,表现浓浓的母子亲情,同时也呼吁儿女要与父母多一些交流,多一点关爱。
一、仿写的基本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那几种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1.【答案】影响我最深的一句话
在人生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两句话影响我们,激励着我们前进,一句话的力量,不可估量。
——题记
我想,我的自卑是从小学的生活中开始的吧!那时,因为家庭的缘故,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学习也不好,记得有一次考试语文答了90多分,但同学们都不相信,说是别人给我说的答案。从那时起,我便心灰意冷开始自卑了,直到那一年……
那一年,我考上了初中,结识了一位朋友,是她的一句话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面貌,消除了我的自卑。我想,她就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位天使吧?于是我的生活里开始充满了阳光。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她对我说的一句话“总会有办法的”,这是多么积极向上的一句话啊!记得有一次,我的钱掉了,这可怎么办啊,我找到她,她微笑着对我说“总会有办法的”,我们去找到它不就行了?最后,是她找到的,我可以猜出来,她是拿出了自己的生活费。我无言以对,后来我谎称自己的钱找到了,于是又把钱偷偷地塞回了她的书包。我想她给了我比金子还贵重的礼物,我怎么还忍心让她给我钱呢?还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还没做好充分准备呢,急得抓耳挠腮,她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总会有办法的”。为了我明天考出一个好成绩,她于是在夜里帮我复习功课。面对如此深厚的友谊,我拿什么去回报呢?惟有将它好好地珍存下去,让它永远纯洁,美丽。
是啊,以后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我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因为“总会有办法的”,我要用积极饱满的精神去面对未来,未来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挫折是不可以战胜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心态。
“总会有办法的”,一句话褪去了我自卑的旧衣服,换来了我自信的阳光装。这是影响我最深的一句话。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影响我最深的一句话”,“一句话”就是某人说过的一句话的意思,“影响”是给予心灵的震撼或者感动或者改变你的思想的意思,“最深”说明这句话对你的影响程度。在你的生活中,你曾听到过许多的话语。有父亲说的,有母亲说的,有老师说的,朋友说的,有这些话语给你什么影响?请你以一句话引出的回忆写一篇作文。写作文时,我们可以这样构思:“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有些话语让我们感动,有些话语给我们启迪,有些话语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引。这些话使我们铭记,令我们受益终生”,本篇作文的方向可以是感动的话,启迪的话,指引的话;只要围绕着以上思路来写即可。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只要围绕“影响你最深的一句话”来写,那种思路都可以。注意选材不要太宽泛,否则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我们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影响你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力量到底有多大?大到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作者从自己的自卑心理写起,上初中后朋友的一句话“总会有办法的”,短短六个字,却一扫“我”自卑的阴霾,使“我”受到启迪,从此变得自信起来,于是“我”得生活就此充满阳光。本文语言流畅,结构分明,选材得当,中心突出,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