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
用于探索的精神;
2.结合日常生活,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3.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
小,归纳地球的形状。
4.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能够在地球
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等。
课堂探究
说说你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了解人类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过程。
讨论:假如不借助现代科技
手段,也没有人告诉你地球的形
状,单凭你十多年来的生活经
验,你直观感受到的世界是怎样
的呢?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天像一个锅,
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读图回答:麦哲伦船队航海时依次经过哪些大洋?
60
120
180
120
60
T
60
60
301
3●
菲律宾群岛
1521
0
平洋
好
印度洋
西
角
1519~1521
30
30
1521
1522
60
洋
洋
609
0
60
120
180
120°
60
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可能是个球体。
太阳和月亮
地球
1519年一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
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一地球是球形的。
麦哲伦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
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人
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科学研究需要经过探索过程,从猜想到实践,科学技术
的发展为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条件。
实例1
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
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
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实例2
登高望远
实例3
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
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形状。
月球
地影
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
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用了3年时间!那么地球有多大呢?
通常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极半径5357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所以准确的来说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测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