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G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备战2015高考】全国2015届高中历史试题汇编(11月第二期):G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25 20:5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G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目录
G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G1两极世界的形成 1
G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G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

G1两极世界的形成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十校(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14.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人自由之压制。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哪一国家
A.德国 B.中国 C.苏联 D.英国
【知识点】G1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答案】C 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 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结合杜鲁门总统在位时期的时代特征,可判断文中杜鲁门“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的表述暗指的是苏联。这是杜鲁门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方面对苏联的指责。
故选: 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在1901年的一场演讲中说道:“对我们美国人来说,接受欧洲学者和欧洲书籍的教导,是非常熟悉的经验;听欧洲人说话,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相对地,我们却没养成让欧洲人听我们说话的习惯;而且第一个冒险做出这种事的人,将会因为自己的放肆,而深歉意。”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 B.美国人善于学习,谦虚谨慎
C.美国工业产值已傲视全球 D.美欧之间意识形态比较接近
【知识点】G1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答案】A解读材料信息:“接受欧洲学者和欧洲书籍的教导”、“ 听欧洲人说话”、“ 没养成让欧洲人听我们说话的习惯”,材料强调美国人对欧洲的认可和尊重。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欧洲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B项表述错误,C项和D项不是美国尊重欧洲的原因。
故选: A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2.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致电国务院,“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对该电文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C.提出了遏制苏联扩张的理论 D.促进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知识点】G1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答案】B 1946年,凯南在美国驻苏联使馆工作期间,认定与美国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苏联,终将成为美国的威胁。亲自起草了一份8000字的电报,提出对苏联一定要实施"遏制"政策。据此可以判断,A、C、D认识均正确。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故选: B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1.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这说明( )
A.世界出现和平契机 B.苏联处于战略优势
C.苏美准备再次合作,和平共处 D.美苏之间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知识点】G1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
【答案】D戴维营会议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苏联所选用的戴维营精神就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的苏美和解,苏美两大国一同称霸世界的构想。戴维营会议发生在1959年,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对峙时期,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据此可判断,A、B、C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5.某国领导人在演讲中呼吁:“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下列对该领导人所在国家及发出这一呼吁背景的推测较为合理的是
A.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军事力量
C.中国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D.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力空前膨胀
【知识点】G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
【答案】 D 解析: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材料即是这种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第Ⅱ卷
本卷8小题,即36——43题。共160分。
G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201411)】10.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知识点】G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依据所学可知,“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依据所学可解题。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2.阅读《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表(单位:国家数)》。下列关于表2的解读正确的是
表2
40年代末
50年代末
60年代末
70年代末
80年代末
亚洲
15
23
29
36
37
非洲
4
10
42
50
51
拉美
20
20
24
29
33
A.第三世界力量在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B.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居主导地位
C.亚非拉国家摆脱了美苏超级大国的控制 D.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逐年增加
【知识点】G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 A 解析:B项明显错误,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并未占据主导性的地位,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C、D项说法材料未体现;A项正确,第三世界国家的数量明显增多。
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表格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G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0.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等信息说明国际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加强。故本题选择C项。
【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对多极化趋势的理解。
第Ⅱ卷 (40分)
二、非选择题(41题17分,42题13分,43题10分)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1)word版】22.2013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云谲波诡。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
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
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格局特点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是反映部分地区动荡,不是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故A项错误;世界动荡的主因是强权国家的霸权主义,故B项错误;“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中东动荡”、“日本右翼势力崛起”反映了当今国际局势紧张、动荡的一面;“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趋势,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理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