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运动和力——2022-202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44小题)
1.(2023 杭州模拟)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静止,乙向南运动
B.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2.(2023 钱塘区三模)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D.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3.(2023 拱墅区校级三模)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面 B.路旁的广告牌
C.驾驶车辆的爸爸 D.旁边经过的乙车辆
4.(2023 滨江区二模)祖国荣耀,写满太空。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承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对接成功后,每90分钟左右,核心舱和载人飞船一起绕地球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运动的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运动的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3 桐庐县二模)如图,车站内并排停着甲、乙两列动车,小金同学登上甲车,当他坐定后看窗外,突然感到自己坐的甲车开动了,后来他发现自己坐的车没动,而是乙车开走了。前后两次判断甲车的运动状态中,小金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甲车 地面 B.乙车 地面
C.甲车 甲车 D.乙车 乙车
6.(2022 西湖区一模)冰墩墩成为了“天宫课堂”的“小助手”,图中男老师固定在原地将冰墩墩抛向女老师,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墩墩匀速前进时受到了男老师对它的推力
B.冰墩墩被抛出前没有惯性
C.冰墩墩在“天宫”中的质量比在地面时小
D.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在后退
7.(2023 西湖区模拟)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我们说返回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返回舱的降落伞 B.地面上的灌木丛
C.太空中的空间站 D.地面运动的汽车
8.(2023 拱墅区模拟)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1.5倍
9.(2022 萧山区校级模拟)甲、乙两车同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甲、乙两车从同一位置为0的地方同时出发,两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车在1秒时追上甲车
C.甲车上的人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D.甲车在3秒内通过了90米
10.(2022 杭州一模)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0m跑测试中,九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s左右
B.教学楼一层高度约为7m
C.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厚度约为10.5cm
D.一位九年级男同学受到的重力约为90N
11.(2023 杭州二模)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绳,第一次,两人都站地上,“拔河”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100牛顿
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牛顿
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顿
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100牛顿
12.(2023 拱墅区模拟)实心铝块B,C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0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铝块B始终在水中且未碰底,B与水间粘滞阻力及滑轮摩擦均忽略不计,ρ铝=2.7g/cm3,关于A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大小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水平向右,0.07N B.水平向右,0.27N
C.水平向左,0.07N D.水平向左,0.27N
13.(2022 杭州模拟)一小球正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球受力情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4.(2022 杭州模拟)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时,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开启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仍然受到力的作用
D.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消失
15.(2022 杭州模拟)一个400N重的木箱放在大磅秤上,木箱内有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小磅秤上,如图所示。如果人用力推木箱顶板,则小磅秤和大磅秤上的示数FT1、FT2的变化情况是( )
A.FT1增大,FT2减小 B.FT1增大,FT2增大
C.FT1减小,FT2不变 D.FT1增大,FT2不变
16.(2023 上城区二模)如图,2022年2月5日,武大靖获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他在转弯时受力是不平衡的
B.他用手扶地是为了转弯时减小自己的惯性而避免跌倒
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
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17.(2023 萧山区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18.(2023 下城区校级二模)在双人杂技演出时,甲、乙两位演员如图所示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重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地垫的压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要画出乙受到的重力,可将重心画在她的头部位置
D.甲身下的地垫发生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9.(2023 杭州模拟)如图所示,铁块A重5N,静止地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黑板上,将重为2N的铜块B放在铁块A上面时,A和B恰能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取走铜块B,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铁块A,使其匀速向上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5N B.7N C.9N D.12N
20.(2023 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这让玻璃清洁变得安全高效。关于清洁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手没有扶玻璃外的N,N静止在玻璃上,此时N受力平衡
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1.(2023 西湖区模拟)如图所示,体重为G的小明爬到竖直的杆上。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f1;后来沿杆匀速下滑,所受的摩擦力为f2。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判断出( )
A.静止时,f1>G
B.匀速下滑时,f2<G
C.静止时的f1等于匀速下滑时的f2
D.静止时的f1大于匀速下滑时的f2
22.(2023 杭州模拟)随着生活品味的提升,玻璃房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大玻璃窗户的清洁可由如图所示的“自动擦窗机器人”完成。某“自动擦窗机器人”的质量为1.5kg,它的“腹部”有吸盘。当自动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g取10N/kg)。则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此时摩擦力大于15牛
B.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C.此时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和玻璃对机器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自动擦窗机器人竖直向下运动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变大
23.(2023 杭州模拟)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深度相同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 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和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24.(2023 西湖区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木箱,受到两个水平拉力F1、F2作用,F1的方向向左,F2的方向向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木箱保持静止状态,则 F1 一定等于F2
B.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1 一定大于F2
C.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1 一定等于F2
D.若木箱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F1 一定小于F2
25.(2023 拱墅区校级一模)如图,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墙均未动。假如用甲、乙两种方式推时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
26.(2023 杭州模拟)如图,物块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的作用下,在水平直线轨道上运动,其中sAB=sCD=10m。已知物块在AB段和CD段分别以2m/s和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且在AB段、CD段所受摩擦阻力分别为1N和2N,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轨道CD段比轨道AB段表面光滑
B.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10W
C.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为20J
D.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过程中转化为的热能之比为2:5
27.(2022 杭州模拟)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条形磁体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 闭合时,电磁铁左端是 S 极
B.S 闭合时,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增强
C.S 断开时,条形磁铁与电磁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D.S 断开时,条形磁铁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28.(2022 杭州二模)如图所示,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下列对该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29.(2022 杭州一模)老师常用小磁块将纸片固定在白板上,如图,一块磁块和纸片质量分别为M和m,则纸片受到( )
A.磁块对它向上的摩擦
B.磁块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m)g
C.白板对它有向下的摩擦
D.白板对它的摩擦大小为(M+m)g
30.(2022 杭州二模)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右
B.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6N,向左
31.(2023 江干区校级四模)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32.(2023 拱墅区模拟)如图所示,某工厂正通过传送带将重为500N的货物匀速运往高处,货物与传送带之间无相对滑动,传送带与水平面成30°角。则传送带对货物施加的力的大小及方向分别( )
A.大于500牛 沿斜面向上
B.小于500牛 竖直向上
C.等于500牛 沿斜面向上
D.等于500牛 竖直向上
33.(2023 上城区模拟)如图所示为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的水平轨道送餐线,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不久餐盘达到与送餐线共速(速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速前,餐盘受力平衡
B.共速前,餐盘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C.共速后,餐盘受摩擦力作用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共速后,餐盘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34.(2023 杭州三模)如图所示,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图乙中筷子提起来在空中静止时,米对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图丙中用力F拉动木板B使其加速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D.图丁中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永远保持静止
35.(2023 萧山区二模)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先按如图甲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的水平力作用在A物块上。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按如图乙所示水平紧靠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用F2的力仍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A、B看成一个整体,甲和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则( )
A.F1>F2 B.f1<f2
C.甲中B未受到A的摩擦力 D.乙中A对B的推力等于F2
36.(2023 西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37.(2023 杭州二模)当箱子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部电梯中分别匀速上行,匀速下行过程中,对箱子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箱子上行过程和下行过程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箱子在甲图中受到的摩擦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C.箱子甲图中上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沿斜面向下
D.箱子在乙图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38.(2023 西湖区模拟)图像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甲,重为100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它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t=3s时,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20N,则t=6s时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力F大小为( )
A.F=100N B.F=20N C.F<20N D.F>20N
39.(2023 上城区模拟)景区推出新型玻璃栈道漂流,如图所示。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下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滑时速度增大,人的惯性也增大
B.下滑时人和皮划艇速度相同,所以人和皮划艇惯性大小相同
C.拐弯处人的身子会往一侧倾斜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滑到底部后不能马上停止,是因为橡皮艇受到惯性的作用
40.(2023 上城区二模)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慢慢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C.图中不论哪个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D.“天舟四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惯性逐渐变小
41.(2023 滨江区一模)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定点投篮—把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手的作用力
D.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42.(2022 临平区二模)如图所示,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桌面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Q点时细绳断开,小球的运动轨迹变为QP;若不计桌面摩擦和空气阻力,则( )
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C.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
D.小球沿QP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43.(2022 西湖区二模)作为冬奥会的经典项目滑雪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到达终点的运动员不能立刻停下,还会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运动员静止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把滑雪杆用力向后撑,他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
D.单板滑雪大跳台是选手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大跳台一飞冲天,表演各种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在此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44.(2022 上城区模拟)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经15s下落210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s。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 )
A.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下落的平均速度20m/s
C.机械能先增加再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D.运动员的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5×103W
二.填空题(共7小题)
45.(2023 萧山区模拟)甲、乙两车同时从A点出发,在同一条路上、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两车先后到达距A点24米的B点,到B点的时间差△t是 秒,在甲、乙到达B点前,以乙为参照物,甲在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46.(2023 杭州模拟)如图是一只白鹭捕食后正在起飞离开水面的情景。
(1)白鹭在远离水面向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运动”或“静止”)的。
(2)夏季中午,湖水的温度往往比湖边沙石的温度低,这是因为 。
47.(2023 拱墅区模拟)新加坡圣淘沙岛iFly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跳伞模拟装置。体验者在风洞内凭借风力悬空飞行,进而摆出各种造型、做出各种动作,以此获得高空跳伞的刺激体验。
(1)体验者获得高空跳伞的刺激体验,原因是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人是向 运动的。
(2)在风洞中,人受到空气向上的作用力会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迎风面积是指人受到风的正面作用面积,已知在风速相同时人受到空气向上的作用力和人的迎风面的面积成正比,根据以下甲、乙两图可以判断体重相同的A、B同学, 同学的迎风面积大。
48.(2022 桐庐县一模)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从图中可知纵波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波传播速度。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千米。
49.(2023 拱墅区校级二模)2018年2月11日,平昌冬奥会冰壶附加赛在中国和挪威之间展开。如图甲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投掷线B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1)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 。
(2)投掷壶在冰道上沿弧线运动,是因为运动员脱手之前对冰壶进行了旋转,这样冰壶在前进时产生了如图乙方向的自转,因此在前进过程中冰壶两侧的空气流速不同,导致冰壶两侧受到气压不同,请判断图中冰壶两侧的气压p1和p2大小关系 。
50.(2023 杭州二模)如图所示,甲是一块重为3牛的磁体,吸附在铁质黑板B上,并通过轻绳A(不计质量)与重为8N的铜块乙连接在一起,此时乙恰好能匀速向下运动,则甲受到黑板B摩擦力的大小为 N。小金将轻绳A剪断,甲在静止之前受到黑板B摩擦力的大小为 N,这段时间甲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情况是 。
51.(2023 拱墅区模拟)如图甲所示,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0~2s,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 N,2~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52.(2022 上城区一模)我国交通法规明令禁止酒后驾车。
(1)交警能闻到酒后驾车的司机身上的“酒味”,这种感觉是在人体的 中形成的(选填“鼻”或“脊髓”或“大脑”)。
(2)为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橙红色重铬酸铆溶液的仪器,原理是其遇到酒精后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化学式为Cr2(SO4)3)。硫酸铬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以60km/h的速度在干燥公路上行驶,测得在不同驾车状态下刹车后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如表:
反应距离s1/m(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下刹车所通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s2/m(司机踩下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前进的一段距离) 停车距离s/m
正常驾车 11 20 31
酒后驾车 28 20
①酒后驾车状态下,速度为60km/h的该汽车紧急刹车时的停车距离为 m。
②请你结合表中数据谈谈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
53.(2023 拱墅区二模)为了测定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
(1)甲方案: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匀速滑动。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 ;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时,小明先后用大、小木块按照图甲所示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小明做法的错误之处是: ;
(3)乙方案:将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住木块,水平拉长木板,使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乙方案中是否要求长木板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答: 。(填“一定”或“不一定”)
54.(2022 上城区模拟)小金用相同的钩码作“力的测量”实验(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伸长量和受到拉力大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由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2)若将悬挂的钩码浸没在如图乙所示的水中,再重复上述实验,所得关系图可能是图所示的哪个图 。
55.(2022 杭州一模)小柯同学用一根弹簧来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
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12
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8.5
(1)小柯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是 N;
(2)实验时,小柯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弹簧的伸长量x为L﹣L0.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作出的F﹣x图象,可能是图1中的 图(其它操作都正确)。
(3)小柯还选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发生弹性形变的。若他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选填“甲”或“乙”)。
56.(2023 临安区一模)摩擦力是初中科学学习的难点,如何形象地表现出摩擦力的大小呢?小柯同学想到了妈妈洗衣服时用的毛刷。
(1)小柯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图 显示出毛刷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柯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
(3)小柯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可推知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从力学角度加以分析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4小题)
1.【解答】解:A、如果甲静止,乙向南运动,一段时间后,乙会运动到甲的南边,如右图所示,故A可能发生;
B、如果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两球方向相反,一段时间后,乙在南、甲在北,如右图所示,故B可能发生;
C、如果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一段时间后,甲超过乙,乙在南、甲在北,如右图所示,故C可能发生;
D、如果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一段时间后,甲乙的相对距离会越来越远,而不会出现右图的情形,故D不可能发生。
故选:D。
2.【解答】解: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与乌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与地面之间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故相对静止。故D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ABD、选择路面、路旁的广告牌、旁边经过的乙车辆为参照物时,甲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可以判断甲车中小平正在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
B、选择驾驶车辆的爸爸为参照物,小平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平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之间有位置变化,地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与核心舱之间有发生位置变化,飞船是运动的,故B正确。
C、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与核心舱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飞船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飞船是运动的,但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
行驶的乙车与自己乘坐的甲车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坐在静止的甲车中的人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乙车,后来他发现自己坐的车没动,所选的参照物是地面,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
A、冰墩墩被抛出后,男老师对它没有的推力作用,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故B错误;
C、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冰墩墩被抛出后,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以冰墩墩为参照物,男老师的位置在改变,即在后退,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A、在返回舱下降过程中,以返回舱的降落伞为参照物,两者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则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D、在返回舱下降过程中,以地面上的灌木丛和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返回舱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返回舱是运动的,故BD不符合题意;
C、在返回舱下降过程中,以太空中的空间站为参照物,返回舱相对于空间站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返回舱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4km﹣1km=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v甲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v乙6km/h,显然v甲=3v乙,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15min﹣10min=5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后乙的速度v乙′12km/h,v乙′=2v乙,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v甲平16km/h;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v乙平8km/h,显然v甲平=2v乙平,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甲、乙两车同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由v﹣t图象知,甲车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30m/s;
A.由v﹣t图象知,乙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即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v﹣t图象知,1秒时乙车的速度等于甲车的速度,由于乙车的初始速度小,所以1秒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小于甲运动的路程,没有追上甲,故B错误;
C.甲车上的人随甲车一起运动,相对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甲车在3秒内通过的路程s甲=v甲t=30m/s×3s=90m,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50m跑测试中,九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在7s~10s之间。故A符合实际;
B、一般教学楼一层的高度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九年级同学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11.【解答】解:据图1可知,此时弹簧处于静止,故弹簧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即都是100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0N;
对图2可知,由于两人仍用100牛顿的拉力拉绳,故绳子上的拉力始终是100N,故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0N,但是由于的左侧人踩在滑板上,即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小于绳子对他的力,故会向右运动,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00N,则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0N,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解答】解:①由ρ得,m=ρV;
铝块C的质量为:mC=ρVC=2.7g/cm3×10cm3=27g=0.027kg,
铝块C的重力为:G=mCg=0.027kg×10N/kg=0.27N,
铝块B的质量为:mB=ρVB=2.7g/cm3×20cm3=54g=0.054kg,
铝块B的重力为:G=mBg=0.054kg×10N/kg=0.54N,
②铝块B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0×10﹣6m3=0.2N,
铝块对物体A的拉力为:F=G﹣F浮=0.54N﹣0.2N=0.34N;
③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到铝块C的拉力为0.27N,受到铝块B的拉力为0.34N,右侧拉力大于左侧拉力,所以物体A向右运动,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为f=0.34N﹣0.27N=0.07N。
故选:C。
13.【解答】解:一个小球在正沿着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只能是受平衡力或不受力;在竖直方向小球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F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甲、乙水平方向上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不符合题意;丙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丙符合题意。
故选:C。
14.【解答】解:A、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故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燃料,故A错误;
B、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速度的大小、运动方向都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
C、载人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仍然受到引力的作用,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15.【解答】解: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时,人受到重力和顶板给人竖直向下的弹力,小磅秤给人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等于那两个力之和,故FT1增大;
当人用力推木箱顶板时,人同时向下压小磅秤,小磅秤向下压木箱,推力和由推力引起的压力都属于内力,大磅秤示数不变,FT2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解答】解:
A.他在转弯时,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在变化,受力是不平衡的,故A正确;
B、转弯时,他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用手扶地是为了增大稳定性,故B错误;
C、武大靖在滑行的过程中,武大靖与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17.【解答】解:物体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mg、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mg;
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竖直向上的拉力F,
由于物体与钢板间的接触面、物体间的压力不变,物体与钢板间的摩擦力不变,即f=mg,
由平衡条件得:F=mg+f=2mg;
故选:B。
18.【解答】解:A、甲所受的重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甲对地垫的压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同时作用在地垫和甲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乙的重力作用点在其重心上,根据“悬挂法”可知,其重心位置应该在后背上,不可能在她的头部,故C错误;
D、甲身下的地垫发生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当A和B沿着黑板缓慢匀速下滑时,由于B对黑板没有压力的作用,B与黑板之间无摩擦力;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整体的重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大小fA=G总=5N+2N=7N,
取走铜块B,铁块A对磁性黑板的压力大小不变(与重力的大小无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用竖直向上的力F使铁块A匀速向上运动时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然为7N,此时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则F=GA+fA=5N+7N=12N。
故选:D。
20.【解答】解:A、N受到的重力和M对N的吸引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手没有扶玻璃外的N,N静止在玻璃上,此时N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力平衡,故B正确;
C、玻璃对N的支持力和M对N的吸引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移动M时,N也能跟着一起移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21.【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明在匀速下滑和静止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与重力相同,因此f1=f2。
故选:C。
22.【解答】解:
AB“擦窗机器人”的重力G=mg=1.5kg×10N/kg=15N;
“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15N,只要“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静止,或匀速运动,重力不变,摩擦力就不变,故AB错误;
C“擦窗机器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置变化,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机器人对玻璃的压力和玻璃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自动擦窗机器人竖直向下运动时,若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玻璃对自动擦窗机器人的支持力增大,则自动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23.【解答】解:容器质量相同,内装液体的种类相同,但据图能看出乙中液体的体积大,所以据m=ρV可知,乙容器中的液体质量大,所以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故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乙容器与桌面的摩擦力大,故F1<F2。
故选:B。
24.【解答】解:A、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可能有运动的趋势,可能没有运动趋势。当物体没有运动趋势时,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水平拉力F1、F2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一定相等;当物体有运动趋势时,此时物体受到拉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F1一定不等于F2.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CD当物体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2和F1、摩擦力是平衡力,则F2一定大于F1.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解答】解:
(1)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再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由B同学静止可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又因A同学和B同学之间的作用力为相互作用力,B与墙壁之间的作用力也为相互作用力,
所以,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大小均为F,
则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F,B同学不受摩擦力,故AC错误;
(2)乙方式中,甲、乙两同学均受水平向左墙壁的弹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两同学的摩擦力都为F,此时墙受到的推力为2F,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26.【解答】解:
A、同一物体AB、CD段对桌面的压力相同,AB段所受摩擦阻力小于CD段所受摩擦阻力,所以轨道CD段比轨道AB段表面粗糙,故A错误;
BC、物块在AB段和CD段均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在AB段、CD段所受拉力分别为FAB=fAB=1N,FCD=fCD=2N,
则拉力F在AB段所做的功:WAB=FAB×sAB=1N×10m=10J,
拉力F在CD段所做的功:WCD=FCD×sCD=2N×10m=20J,
拉力F在CD段做功的功率为:PCD10W,故B正确,C错误;
D、忽略空气阻力时,该物块通过AB段和CD段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转化为的热能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B。
27.【解答】解:
A、S 闭合时,根据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指向电磁铁左端,即电磁铁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错误;
B、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B错误,
C、S 断开时,左边是磁铁,当电磁铁断电后,磁铁和铁芯之间仍然有吸引力存在,故C错误;
D、S 断开时,左边是磁铁,当电磁铁断电后,磁铁和铁芯之间仍然有吸引力存在,条形磁铁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条形磁铁在水平方向有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条形磁铁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28.【解答】解:(1)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物体随电梯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对于电梯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CD错误;
(2)将一物体放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上,物体随电梯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故选:A。
29.【解答】解:
AB、对小磁块受力分析,磁块静止不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纸片对磁块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磁块对纸片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g;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块对纸片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故AB错误;
CD、把纸片和磁块看做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会掉落的原因是受到白板对纸片的有向上的摩擦力,此时磁块和纸片的总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白板对它的摩擦大小为(M+m)g,故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30.【解答】解: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10N,A受到B的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10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10N.故A正确;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0N﹣6N=4N,方向向左。故D错误;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 4N,方向向右,故B错误。
故选:A。
31.【解答】解: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和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
故选:C。
32.【解答】解:货物匀速运动,受力平衡,货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传送带对货物的作用力,因为货物与传送带之间无相对滑动,所以传送带对货物施加力的大小等于500N,方向竖直向上。
故选:D。
33.【解答】解:AB、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共速前,餐盘加速运动,受力不平衡,餐盘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因而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故AB错误;
CD.共速后,餐盘与传动带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餐盘不受摩擦力作用,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4.【解答】解:A、图甲中人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米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平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同时米给筷子一个反作用力,则筷子受到米给的摩擦力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是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与运动速度无关,故示数不会改变,故C正确;
D、图丁中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点时,小球速度为零;此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受重力作用竖直下落,故D错误。
故选:C。
35.【解答】解:AB、甲、乙两图中的A、B整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所以推力相同,即:F1=F2、f1=f2,故AB错误;
C、甲图中物体B相当于A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也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B未受到A的摩擦力,故C正确;
D、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A对B的推力相同,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对桌面的压力小于AB整体对桌面的压力,所以A对B的推力小于F2,故D错误。
故选:C。
36.【解答】解: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大(木块上叠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因为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f,即 F甲=F乙<F丙,故C正确。
故选:C。
37.【解答】解:A、根据题意在甲图中箱子与电梯有相对运动趋势,故上行和下行过程中都受摩擦力,而乙图中箱子与电梯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与电梯之间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由甲图受力分析可知箱子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等,故摩擦力小于重力,故B正确;
C、甲图中上行时,箱子相对于电梯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C错误;
D、箱子在乙图水平面上受到支持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38.【解答】解: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由s﹣t图可知,0~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行,5~7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不同,但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若t=3s时,物体静止,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5~7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水平力F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所以当t=6s时,F=f>20N。
故选:D。
39.【解答】解:A、下滑时速度增大,人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人和皮划艇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人和皮划艇惯性大小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拐弯处人的身子会往一侧倾斜是因为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滑到底部后不能马上停止,是因为橡皮艇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40.【解答】解: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故A正确;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B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天舟四号”的质量不变,所以,“天舟四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41.【解答】解:A.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平衡力,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不能通过脚蹬地增大,故B错误;
C.定点投篮—把篮球投出去时,手对球的作用力等于球对手的作用力,故C错误;
D.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故D错误。
故选:A。
42.【解答】解: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状态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由于不计阻力,某时刻细绳断时,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但小球由于具有惯性,将按照原来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能说“受惯性”只能说“具有”,故D错误。
故选:C。
43.【解答】解:A、到终点后运动员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不能立刻停下,惯性是物体的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受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其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运动员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把滑雪杆用力向后撑,对滑雪杆有一个向后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他会受到滑雪杆对他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迅速滑行,故C正确;
D、选手在空中表演时,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44.【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整个过程中,不都是减速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加速下落时,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故A错误;
B、由题可知,运动员在0~15s下落的路程为s前=210m,
由图象可知,15s后运动员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运动员在15~30s通过的路程为s后=vt后=6m/s×15s=90m;
运动员通过的总路程为s=s前+s后=210m+90m=300m,
总时间为t=30s,则整个过程中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v'10m/s;故B错误;
C、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质量一定,由图像可知:
0~15s内,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动能先变大后变小,高度一直变小,重力势能一直变小;由于克服空气的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
15~30s内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变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变小。
综上分析可知,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变小,故C错误;
D、由C可知,运动员通过的总路程为s=s前+s后=210m+90m=300m,
30s内重力做的功:W=Gh=500N×300m=1.5×105J;
运动员的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5×103W,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45.【解答】解:由图像可知,s甲=8m,t甲=6s;s乙=6m,t乙=6s;
则甲车的速度为:v甲m/s,
乙车的速度为:v乙1m/s,
甲车通过24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甲′18s,
乙车通过24米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t乙′24s,
因两车同时从A点出发,所以两车到达B处的时间差为:Δt=t乙′﹣t甲′=24s﹣18s=6s;
由于甲车和乙车都向东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故在甲、乙到达B点前,以乙为参照物,甲在向东运动。
故答案为:6;东。
46.【解答】解:
(1)白鹭在远离水面向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与白鹭间位置的发生变化,故它在水中的倒影是运动的;
(2)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量(同样的阳光照射)沙石的温度变化大,升高的温度值大,所以湖边沙石的温度比湖水高得多。
故答案为:(1)运动;(2)水的比热容大。
47.【解答】解:
(1)空气是向上流动的,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人与空气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人是向下运动的;
(2)由图可知,A的高度高,由于AB的重力相同,高度越高,风速越小,则迎风面积越大。
故答案为:(1)下;(2)A。
48.【解答】解:
(1)由图可知,纵波的速度为v15km/s,
横波的速度为v23km/s,
所以,v1>v2;
(2)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s,假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s,
由题意可得:10s,即 10s,
解得:s=75km。
故答案为:大于;75。
49.【解答】解:(1)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由于投掷壶的转动,周围空气也随之绕投掷壶转动。对于投掷壶,由于投掷壶逆时针旋转,带动投掷壶上方空气逆时针转动,投掷壶上方空气随之向左运动,但同时投掷壶向右运动,则空气相对于投掷壶向左运动,空气和投掷壶带动空气的运动方向相同,增大了空气的运动速度,投掷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由于投掷壶的旋转,投掷壶下方空气随之向左运动,空气相对于投掷壶的两种运动作用相抵,投掷壶下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故p1<p2。
故答案为:(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p1<p2。
50.【解答】解:乙恰好能匀速向下运动,则甲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的拉力;乙的重力为8N,则乙对甲的拉力为8N;所以甲受到黑板B摩擦力的大小为8N﹣3N=5N;
小金将轻绳A剪断,甲在静止之前对B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黑板B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为5N,甲由于惯性会向上运动,然后在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至静止,所以在甲静止之前,受到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5;5;竖直向下。
51.【解答】解:由图丙可知,0~2s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0,则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摩擦力为2N;
4~6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则滑动摩擦力为4N,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两个条件不变,摩擦力不变,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2~4s物体做加速运动,摩擦力为4N;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
故答案为:2;4。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52.【解答】(1)酒精具有挥发性,交警能闻到酒后驾车的司机身上的“酒味”,这种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处形成的;
(2)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其中硫元素的价态为+6价,氧元素的价态为﹣2价,设Cr元素的价态为+x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2×x)+[+6﹣(﹣2×4)]×3=0,解得x=+3价;
(3)①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正常驾驶的停车距离为11m+20m=31m,所以酒后驾车状态下,速度为60km/h的该汽车紧急刹车时的停车距离为s=s1+s2=28m+20m=48m;
②由表格数据可知,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人脑反应会变慢,致使驾车的反应距离变长,停车距离会随着反应的距离的变长而变长,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故答案是:
(1)大脑;
(2)+3
(3)①48;
②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人脑反应会变慢,致使驾车的反应距离变长,停车距离会随着反应的距离的变长而变长,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53.【解答】解:(1)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得出的,这是依据了二力平衡的原理,因此,图甲要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行;
(2)小明先后用大、小木块按照图甲所示的方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有关,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3)图乙在拉动木块时,很难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图甲与图乙的最大不同就是一个拉弹簧测力计,一个拉木板,同是做相对运动,但可以看出,图乙当拉动长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一定;(3)不一定。
54.【解答】解:(1)从图甲中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2)如图甲弹簧伸长量和砝码个数的关系实验中。由于砝码个数越多,对弹簧的拉力越大,所以由图甲可知弹簧伸长量和砝码个数成正比,图象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
当将悬挂的砝码浸没在如图乙的水中,则每个砝码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对弹簧的拉力减少;则个数相同的砝码对弹簧的拉力都变小,则弹簧的伸长量减小,但当砝码个数越多对弹簧的拉力还是越大,即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砝码个数成正比,只是与砝码没有浸没在水中相比较,个数相同的砝码对弹簧的拉力都变小,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B符合。
故选:B。
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B。
55.【解答】解:(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2N弹簧伸长1cm,当超过10N时,这一规律被打破,因此可断定,用其制作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 10N;
(2)因为受弹簧自身重力和影响,当把弹簧悬挂起来后,它的长度会比放在水平桌面上长一些,因此,图象中当纵轴上的拉力为0时,横轴上的长度应该有一定的数值才行,所以AB都不符合要求,只有C符合题意;
(3)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乙的伸长量小,弹性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1)10;(2)C;(3)甲。
56.【解答】解:(1)小柯将一个毛刷分别静置在水平面和斜面上,在图甲中,毛刷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不受摩擦力;图乙中毛刷发生了形变,故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2)小柯发现用不同的速度拉动图甲的毛刷观察到毛刷的形变程度都相同,说明摩擦力与速度无关,他在长毛刷上放一个砝码,继续拉动,他观察到毛刷的弯曲程度更大了,根据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相同条件下,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越大,即摩擦力变大了,据此可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小柯将长毛刷A放在B物体上,拉着B向右运动时,根据毛刷发生了形变,可知B对A施加了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匀速状态 一定改变;即A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乙;(2)压力大小;(3)A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或受力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