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麻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麻雀》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5: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感受弱小者的强大力量。
学习重点: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学习难点:
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感受弱小者的强大力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知道这篇课文围绕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
2.那么,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看,要把事情写清楚,就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二、感悟角色,引出写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事情的起因,接下来,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件事的经过,也就是“老麻雀拯救幼儿”,这部分有两个角色,是? 板书。
1. 这两个角色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自读4、5两个自然段,说说这些印象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画出相关词句。
2.我们先来看看猎狗,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儿看出来的?
你能把你说感受到的猎狗凶猛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谁还能再凶猛些?带着动作读。
我们知道,要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调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心灵。这里,为了让我们感受猎狗进攻时的凶猛,作者写出来眼睛所(板书:看到的)
3.让我们一起读出猎狗的凶猛。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发生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麻雀?
勇敢。怎么看出来的?老麻雀本来在树上很安全,但它却飞了下来,而且还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这里用上了一个比喻,我怎么觉得不太恰当啊,麻雀那么轻盈,怎么把它比作沉重的大石头?
哦,原来这个比喻用得这么好啊!读出麻雀的坚定和急迫。
其实屠格涅夫经常使用一些有意思的比喻。你看,请你读一读。
我们也应该学习使用新鲜的比喻句哦!这样我们的文章会大大增色。
这里,也是作者所——看到的,板书。 他还看到了什么?
“挓挲”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作者除了写看到的,还写了什么?
“尖叫”,它在叫什么?
还有一处听到的,你找到了吗?
老麻雀极力想拯救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庞大的可怕的猎狗面前,它是那样渺小,它也十分害怕,但是它没有退缩一步,而是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还发出嘶哑的叫声。此时此刻,它可能冲着猎狗吼什么?
多么勇敢的麻雀,多么精彩的想象,正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两次听到的,才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想象空间。看来,发挥耳朵的作用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你会想些什么?那作者屠格涅夫呢,他是怎么想的呢?
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 短短两句话,就把老麻雀母爱的光辉和强大的力量写得淋漓尽致。看来,把——想到的(板书)写下来 也很重要。
同学们,感动在心中,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再次读读老麻雀奋力保护小麻雀的语句。
4.老麻雀这誓死一搏的举动使得猎狗——愣住了,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这里,作者还猜想了猎狗后退的原因,是?
你看,这里写猎狗退缩,不仅写了作者看到的,还写了作者想到的。让我们再次被老麻雀这莫大的勇气给深深地震撼了。
正如屠格涅夫在《麻雀》原文中所说——
是啊,只要有爱,只要有勇气,再小的人或物都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19世纪的屠格涅夫,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目睹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十分同情悲惨的农民,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老麻雀一样敢于反抗。
三、总结写法
课文学完了,这篇课文语言精练,作者寥寥几笔便将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孩子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吗? 这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动作、姿态,细致地写出来自己所看到的,不仅如此,还把听到的、想到的写了下来,这样,清楚地展现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根据板书,总结写法)
四、拓展延伸
掌握了这种方法,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写出精彩瞬间。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大展身手!
分成两部分,赛道上的运动员,赛道外的啦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