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秋天的怀念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秋天的怀念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2 15: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 xù( )( )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wān( )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A.chuì 絮絮 shàn 碗 B.cuì 絮絮 shàn 豌
C.cuì 嘘嘘 sàn 豌 D.chuì 嘘嘘 sàn 碗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脾气 侍弄 甜美 憔悴
B.敏感 飘落 墙璧 艰难
C.恢复 热烈 踩扁 诀别
D.砸碎 高洁 昏迷 狠命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雪花泼泼洒洒地在空中飞舞,爱雪的人都喜上眉梢。
B.今年春天,受强冷空气影响,很多景点出现了罕见的雾凇现象,让游客喜出望外。
C.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让地球母亲变得暴怒无常;河水泛滥、大海怒吼、群山崩塌、冰川融化……环境已开始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
D.他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不成眠。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好好儿活”为贬义词。
B.“黄色的”白色的”是形容词。
C.“秋风”“母亲”是名词。
D.从感彩看,“高洁”“淡雅”是褒义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
C.“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D.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7.与画线句子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A.我活着有点没劲! B.我活着很有意思!
C.我活着没什么意思! D.我活着很有劲!
8.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梦想不是一场比赛,制定不出比赛的标准,也根本无法比赛。
②不要为了梦想去“直奔主题”,那会失去很多人生的阅历和积淀。
③梦想从不卑微,你只要牢牢拥有它,追逐它,它就是高贵的。
④当有一天你实现了那个说不出口的梦想,你会“呵呵”地笑出声来,快乐充盈着每一个细胞。
⑤只要你心中梦着、想着,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希望着、美好着。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10.下列对课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
B.本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C.课文第1段写“我”患病后,脾气暴躁,意志消沉,丧失了生存的乐趣。
D.课文通过一些家庭琐事,表现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二、综合性学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班级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1.文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交流会上回顾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请你阅读其中一位同学的文字,完成各题。
打开课本,我们可以欣赏名家笔下美不胜收的四时之景,聆听伟人对以身____________(xùn)职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赞美,感叹牧羊人将荒原变成绿____________(zhōu)的执着,嗔笑黄冠大鹦鹉把人捉弄得蹒跚而行的窘态,瞠目赤身露体的国王举行盛典的滑稽。在一次又一次的细细品读中,我们的视野愈加开阔,我们的思想日益深邃。
(1)请用正楷字将横线处的词语补充完整。
xùn zhōu
职 绿
(2)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diān jī B.diān jí C.chēn jī D.chēn jí
(3)对“美不胜收”中“胜”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打败别人 B.完、尽 C.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D.承担或承受
12.同学们在班级文学角设计了趣味语文闯关游戏,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集对联 猜文常】下列对联与作家作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②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④爱子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舐犊情深,感叹人间至亲情。
A.①诸葛亮 ②《聊斋志异》 ③郭沫若 ④《秋天的怀念》
B.①诸葛亮 ②《世说新语》 ③鲁迅 ④《再塑生命的人》
C.①孔子 ②《世说新语》 ③郭沫若 ④《再塑生命的人》
D.①孔子 ②《聊斋志异》 ③鲁迅 ④《秋天的怀念》
(2)【乐读书 巧宣传】同学们想为文学角设计一幅读书宣传海报,请阅读图片信息,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海报配上相应的文案。(2分)
海报文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班刊编辑部的同学们正在对稿件进行审校,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殿堂,沉醉其中,我们仿佛吹拂着轻柔的杨柳风,感到温暖惬意;仿佛沐浴着迷蒙的杏花雨,感到清新润泽;仿佛欣赏着灿烂的夏日花,感到绚丽多姿。借文学的力量,我们在漫漫的人生里唱出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在悠悠的岁月中吟出喜怒哀乐【甲】,悲欢离合。【乙】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使我们可以领略世间风情。
(1)编辑部的同学们想使用同义词替换加点词“沉醉”,结合语境和词语的感彩,下列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陶醉 B.沉沦 C.沉浸 D.流连
(2)【甲】处方格中的标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句子缺失主语,如果将“使”删去,代词“__________________”就成为了句子的主语。
三、现代文阅读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唇’,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4.文中写了三次“看花”。按照示例“第一次”,概括其余的两次。
第一次:“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看花。
第二次:
第三次:
15.结合选文,谈谈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有何用意。
16.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7.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18.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从全文看,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9.请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做的事。
春:① 夏:② 秋:③ 冬:④
2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请赏析其作用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21.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
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
22.文中几次出现“老海棠树”,《秋天的怀念》中作者也几次提到“菊花”,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两个物象有哪些共同作用(写出2处即可)。
[链接材料]
材料一:“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材料二: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材料三: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鞋垫
①我从刚学会走路到迈步在大学的林荫道上,脚上的鞋,悉为母亲一针一线所做。其间我总共穿破过多少双鞋?回答起来,恐怕比回答一座房顶上到底有多少页瓦还难以说清。只记得母亲似乎常年都在为我纳鞋。母亲纳鞋十分用心,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
②我幼小时,母亲长了一头好头发,每当她洗头时,满脸盆里就好像滚动着浓黑的乌云,那乌云直往盆外溢流。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就在这一蹭一蹭之中,母亲洗头时头发再也装不满脸盆了。
③参加工作之后,我有钱买鞋了,布鞋、皮鞋、胶底鞋,随烂随买,再也不用母亲为我纳鞋了。可是母亲又想起给我纳鞋垫。我是汗脚,袜子常是潮乎乎的,有了鞋垫后,感觉舒服多了。母亲看我喜欢,就不断给我纳了起来。几年下来,尽管她给我纳的鞋垫已经穿不了了,可她总是不忘每年都要给我纳上好几双。她给我纳的鞋垫从来不扎花绣叶,就像她那颗心一样天然,本色,朴素。准备纳鞋垫时,母亲先是翻箱倒柜地搜腾碎布,一块块洗净,熨平,然后打浆糊,抿袼褙【注】,再以后拿起剪刀,细心地剪成雏形。纳鞋垫时,她仍然是当年给我纳鞋的样子,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只是,我心酸地看见她的原本极有光泽的头发,日渐干枯了,灰暗了。
④几十年过去,母亲背驼了,并且有了冠心病,身体大不如前,可是我的鞋垫却有增无减,因为母亲过些天还是总要给我纳上一双。我拿出积攒下的鞋垫恳求她:“妈!你看这鞋垫还有这么多哩,你快别纳了!”可是她不听,她含笑说:“反正我闲着没事。
⑤母亲晚年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极大的不幸,摔了一跤,髋部骨折。那时她所忍受的痛苦,是常人绝对难以想象的。后来虽然做了手术,骨头算是接起来了,但是她从此再也不能行走了。这时,只是这时,她身上终于有了歇下来的部分,那是腿;但是她却加紧了手中的针线活,一双手更加忙碌起来。其时她住在我的小家,我的几个儿女们的针线活,全被她包了;但与此同时,给我纳鞋垫的事情,她还总是念念不忘。有那么一些日子,只见她白天纳,晚上纳,在她床头上,几乎每天都有新纳成的鞋垫出现。我劝她劝不下,便想,老人家一生劳碌惯了,让她闲着坐在那里,她也许会不舒服的,遂任她去纳——当时想得就是这么简单,再没有想到别的任何什么。我后来有一天忽而恍然大悟:我好愚钝啊!当时的实情应该是,母亲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大限将至,便想争分夺秒地给我尽量多地留下一些鞋垫。于是我便想起中唐诗人孟郊写母爱的千古名句了:“临行密密缝”。而在我们母子之间,当时临行的并不是我,而是母亲!是的,那时母亲将要走了,将要离开这个世界而一去不归,但她多么淡定而从容!她纳啊纳啊,她仍然保持着过往数十年间的习惯动作,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只是,这时候她的头发不但全白了,而且没几根了,就像冬天的残阳昏黄的原野上,一些荒草在西北风里顽强地摇曳。
⑥母亲是1998年去世的,到现在,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现在我也已成了一个迟暮老人了。但我脚底下至今还被母亲给我纳下的鞋垫干爽着,舒适着。不但如此,母亲给我留下的鞋垫还有一叠根本没有沾过脚呢,还分别放置在我的衣橱、衣箱、旅行包和其他地方。我找出一些大致数了数,已经有十七八双之多。我现在腿脚有了毛病,走动越来越少,看来,我即使活到九十岁,一百岁,这鞋垫怕是也穿不完了!
⑦我把这些鞋垫久久地抚在胸前。这些鞋垫都不厚,基本都是一毫米左右。但是我想,由于有这些鞋垫的衬垫,多少年来,我硬是比原本的自己高出了一毫米左右。而这还非常次要;主要的是,由于这些鞋垫上所寄托的伟大母爱,由于我深深明白母亲对我的殷殷期盼,我身上对事业的牛劲、韧劲和钻劲,甚至包括由此激活了的想象力,也应该比原本的自己高出一毫米左右。记不得是谁说过:成败常在毫厘之间。人和人才智的高下基本也在毫厘之间。一念之差,往往酿成云泥之别;一张窗户纸够薄了,然一旦捅破,就可能顿时发现一个惊世奥秘。如果说我这几十年还算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么,我要说,它绝对是和这一毫米左右分不开的。
⑧现在母亲已经到蓝天白云深处的天堂上去了,但我只要想起她,就会想起她给我纳鞋垫时的辛苦专注的样子。她每纳一忽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母亲!你那永恒的千秋不朽的动作上面所闪耀的,是人间的第一至情啊!哦!我亲爱的母亲!
【注】袼褙:ɡē bèi,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
23.文中多次写到母亲“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有什么作用?
24.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1)这时,只是这时,她身上终于有了歇下来的部分,那是腿。
(2)我把这些鞋垫久久地抚在胸前。
25.文中有多处前后相互照应的句子,阅读下面的句子,找出一处与之照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这时候她的头发不但全白了,而且没几根了,就像冬天的残阳昏黄的原野上,一些荒草在西北风里顽强地摇曳。
照应:
作用:
26.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27.本文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均将母亲作为写作对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B
【详解】憔悴(qiáo cuì):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膳(shàn):饭食、进食。
豌豆(wān dòu):豆科豌豆属植物。
故选B。
2.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B.“墙璧”应改为“墙壁”。其余三项正确。
3.A
【详解】A.泼泼洒洒:水散洒的样子。形容花开得茂盛。使用不恰当;
B.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使用恰当;
C. 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使用恰当;
D. 翻来覆去:原指来回翻身,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使用恰当。
故选A。
【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A
【详解】A. 错误。从感彩看,“好好儿活”为褒义词。故选A。
5.B
【详解】A.把“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改为“之一”;
B.正确;
C. 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
D.把“写成的”去掉。
故选B。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6.A
【详解】引号内是一句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到引号里面去。
7.C
【详解】划线句是语言描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我”对再也不能站起来内心的绝望。意思是:我活着没劲。
A.语意接近,但语气不够强烈;
B.语意相反;
C.语意最接近;
D.语意相反;
故选C。
8.B
【详解】B项是神态描写,ACD三项均为动作描写。故选B。
9.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注意语段中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B项正确,“梦想从不卑微”是总起句,所以③为第一句,排除AC项,①⑤意思相连,按时间顺序④排在后面,最后②点明梦想需要等待。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小说的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写作方法、小说主旨、思想情感等内容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B项表述错误,《秋天的怀念》采用的是含蓄的写法,书法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
11.(1)殉职 绿洲
(2)C
(3)B 12.(1)D
(2)示例一:好的书籍像花朵一样,让我们得以汲取如花蜜般的丰富知识。
示例二:阅读好的书籍,犹如丛中采蜜,内心不觉沁着一股甜意。 13.(1)B
(2)、(顿号)
(3)我们
【解析】11.(1)本题考查字形。
殉职,读音xùn zhí,指的是(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绿洲,读音lǜ zhōu,指的是沙漠中有水和草的地方。
(2)本题考查字音。
嗔笑,读音chēn xiào,指欲笑欲恼。嗔原是指生气,嗔笑是略带生气地笑;
滑稽,读音huá jī,指(举止言谈)诙谐而引人发笑。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义。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胜,指尽、完全。
故选B。
12.(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①“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是指万世文学的主宰者,历代帝王的老师。这是在曲阜孔府里称赞孔子的一句话。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②“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是老舍对《聊斋志异》这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它的作者是蒲松龄。这句话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句鲁迅的名人名言,出自鲁迅的《自嘲》,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④《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对联中“爱子心切”以及“舐犊情深”可以看出对应的是《秋天的怀念》。
故选D。
(2)本题考查海报文案。
仔细观察图片,书是花朵的形状,而人则是长出翅膀提着篮子去采蜜,由此可以联想到蜜蜂采蜜。把读书比作蜜蜂采蜜,也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符合题目的要求。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读书就像蜜蜂采蜜,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甜美的蜜来。
13.(1)本题考查词义。
A.陶醉:欢畅地喝酒,直至醉倒。引申为沉浸在某种事物或境界里面。因此符合语境;
B.沉沦:陷入罪恶的或痛苦的境地。不能用来形容“文学殿堂”,词语感彩错误,因此不符合语境;
C.沉浸: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因此符合语境;
D.流连: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因此符合语境。
故选B。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这里和前文中“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一样是并列关系,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因此应该使用相同的标点符号:顿号。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将“使”去掉后,“领略”作为句子的谓语,用于说明陈述主语,因此主语是代词“我们”。
14. 第二次:“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看菊花。 第三次: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 15.①提议看菊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做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于面对挫折,顽强生活下去;@②北海公园是“我”童年的乐园,母亲希望重游北海以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16.两个加点词都是叠音词;“悄悄”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偷偷”写出了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17.第①段: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对母亲的话有了真正的理解,坚定了生活的信念,要与妹妹一起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 18.①母亲;②母亲给作者的“好好儿活”的人生信念;③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④母亲对作者的理解
和关爱;⑤母亲说过的“好好儿活”那句话。
【解析】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空,结合第③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概括可得:“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看菊花;
第二空,结合第⑦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概括可得:母亲去世后,妹妹陪“我”去看了菊花。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选文第③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唇’,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等内容可知,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菊花,想要唤起“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希望“我”能尽快从瘫痪的阴霾中走出来;此外,结合⑦段“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可知,菊花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母亲提议去看菊花意在鼓励“我”战胜人生的挫折,勇敢面对生活。
16.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
“悄悄的”可理解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或不惊动人或不愿别人知道;“偷偷地”指暗暗地,形容行动避人、不易使人觉察和发现。作者连用两个叠词,写出母亲在“我”双腿瘫痪后小心谨慎的样子,形象表现出母亲对“我”的担心、理解和包容,表现出母亲对“我”真挚的爱。
1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结合第第①段“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知,此处的“好好儿活”是母亲鼓励安慰“我”的话,母亲恳求儿子能坚强面对生活,珍爱生命;
结合⑦段“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此处的“好好儿活”为“我”的领悟和感受,表明“我”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积极面对人生,和妹妹一起坚强的活下去。
1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①段“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③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和④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写的是母亲生前的事,分析可知,怀念的是母亲及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根据①段“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和⑥段“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可知,怀念的是母亲对作者的理解和关爱;
根据①段“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和⑦段“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怀念的是母亲说过的“好好儿活”那句话,及其中蕴含的人生信念,暗含着作者要努力活下去,回报母爱的决心。
19. 糊纸袋 补花 扫院子 认识字,读报纸 20.环境描写,写出了海棠树开花时节比较繁茂的景象,渲染出喜悦和美好的气氛。 21.凑是靠近的意思,表现奶奶小心谨慎的样子,表达了奶奶对知识渴望又怕被人笑话忐忑不安。 22.①都是文章的线索。“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它是时序更迭的标志,每件事都与它有关。《秋天的怀念》以“看花”为线索组织材料。②都有象征意义。“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象征着奶奶渴望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品格,也象征奶奶的命运。“菊花”象征母亲坚强、高洁的品格,也象征着母亲对“我”活出精彩人生的期望。③都烘托人物形象,寄托作者情感。“老海棠树”烘托奶奶的形象,寄托“我”对奶奶的思念和痛悔;“菊花”烘托母亲的形象,寄托“我”对母亲的怀念。
【解析】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根据第③段“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可概括出:春天奶奶在树下糊纸袋;
根据第④段“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可概括出:夏天奶奶在树下补花,洗菜;
根据第⑤段“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可概括出:秋天奶奶在树下扫院子;
根据第⑥段“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可概括出:冬天奶奶在灯下认识字,读报纸。根据上述内容概括即可。
20.本题考查环境描写极其作用。
句中“花”是静态,“蜂”在鸣叫,“春风”拂过脸庞,“海棠花雨”随风飘撒,均为动态,画面充满动静结合之美;句子写景角度多样,“花香”为嗅觉所知,“蜂鸣”为听觉所得,“春风拂面”为触觉感知,三者结合生动地写出了春日海棠花树的清新美好,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场所,因为老海棠树的加入,让“我”的童年多了一份美好;而写景之外,“我”一切活动都在树上,又让我们感受到“我”对老海棠树的喜爱之情,渲染出喜悦和美好的气氛。
21.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回答此题需要先理解加点词的意思,在结合语境分析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凑”在句中意为靠近,指奶奶拿着报纸靠近我,联系前文的“小心地”一词,可知,“凑”体现出奶奶小心翼翼、谨慎的样子,联系⑥段“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可知,奶奶常常学习,是对知识的渴望;可又小心谨慎的问我问题,是怕被我消化而心里忐忑不安。
2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本文的全篇内容紧紧围绕着“老海棠树”展开,写了“我”和奶奶之间发生的四件事,由此可见,“老海棠树”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多次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去写,春天,奶奶在海棠树下糊纸袋;夏天,奶奶在海棠树下补花;秋天,奶奶在海棠树下扫院子;冬天,奶奶在海棠树下学习,因此它是文中时序更替的标志,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
海棠树也是奶奶的象征,象征着奶奶渴望有自己的工作,渴望学习,能够跟上时代的品格,也象征奶奶的命运。结合第②段“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第④段“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等语句可知,奶奶从未停止劳动与学习,饱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海棠树也烘托了奶奶的形象,寄托作者情感。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不可分割。这棵树还见证了奶奶的衰老与我的成长,含蓄的表现了奶奶和我的亲情;回忆“我”与奶奶相处的片段,饱含着我对奶奶的思念、牵挂,联系结尾段“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可知,还蕴含着“我”少不更事的悔恨;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多次出现菊花,“看花”反复出现,因为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是行文线索;母亲想带我去看花,是为了减轻我因双腿瘫痪而悲伤、沉重的心情,“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寄托了我对母亲的怀念;菊花象征也烘托着母亲的形象,母亲坚强、慈爱、高洁,对生活的充满了希望;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明白生活的真谛,明白母爱,因此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综合上述分析,两者在作为行文线索、象征意义和烘托人物形象方面有共同作用。根据上述内容总结即可。
23.①这句话作为线索反复出现,贯穿全文。②“抬起手来”“蹭一蹭”是母亲纳鞋底的典型动作,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突出了母爱的主题。③对母亲纳鞋垫的动作进行特写,给读者描绘出鲜明的画面。 24.(1)加点词“只是”“那是”分别强调了母亲只有在骨折后才能歇下来,而且歇下来的只有腿,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刻画了“我”对母亲的心疼、感激的心理。
(2)“抚”是一个动作描写,体现了“我”对鞋垫的珍爱,表现出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5.照应:示例一:母亲长了一头好头发,每当她洗头时,满脸盆里就好像滚动着浓黑的乌云,那乌云直往盆外溢流。
示例二:我心酸地看见她的原本极有光泽的头发,日渐干枯了,灰暗了。
作用:表现出了母亲在辛勤的劳作中,头发日渐稀疏花白,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和母爱这一主题。
26.①母亲是一个关爱子女的人。她给“我”纳鞋垫,发现“我”喜欢她做的鞋垫后,不断地给“我”纳鞋垫。②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为“我”一生操劳,晚年即使骨折了也不停下手上的针线活。③母亲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她不惧生死,只是想尽量多地纳一些鞋垫,留给“我”以后用。 27.本文作者真诚而质朴地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感激母亲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付出和支持,以及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秋天的怀念》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还蕴含着在困境中“好好儿活”的生活领悟。
【解析】23.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
文章第①段“只记得母亲似乎常年都在为我纳鞋。母亲纳鞋十分用心,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第②段“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就在这一蹭一蹭之中,母亲洗头时头发再也装不满脸盆了”,第③段“纳鞋垫时,她仍然是当年给我纳鞋的样子,每纳一会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只是,我心酸地看见她的原本极有光泽的头发,日渐干枯了,灰暗了”,第⑤段“只是,这时候她的头发不但全白了,而且没几根了,就像冬天的残阳昏黄的原野上,一些荒草在西北风里顽强地摇曳”,第⑧段“现在母亲已经到蓝天白云深处的天堂上去了,但我只要想起她,就会想起她给我纳鞋垫时的辛苦专注的样子。她每纳一忽儿总要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均出现了母亲在纳鞋或鞋垫的动作“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是文章的线索;“抬起手来”“蹭一蹭”是母亲纳鞋底的典型动作,属于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在这“一蹭一蹭之中”母亲的头发日渐稀疏、变白,母亲从未停止手中的动作,既体现了母亲的勤劳,又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对母亲纳鞋垫的动作进行特写,说明此情景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给读者描绘出鲜明的画面,丰富的情感体验;作者母亲离世了,作者总是回想起母亲“抬起手来,把针在头发间蹭一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24.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揣摩。
(1)根据“这时,只是这时,她身上终于有了歇下来的部分,那是腿”,联系第⑤段“母亲晚年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极大的不幸,摔了一跤,髋部骨折。那时她所忍受的痛苦,是常人绝对难以想象的。后来虽然做了手术,骨头算是接起来了,但是她从此再也不能行走了”可知,“只是”一词强调了一直劳作从未停止休息的勤劳的母亲只有在骨折的时候才有机会停歇下来,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勤劳,一心为“我”,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而且永远歇下来的还有腿,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受伤后对母亲的心疼。
(2)根据语境“我把这些鞋垫久久地抚在胸前”可知,在此“抚”指用手轻轻地久久的放在胸前的动作;联系第⑥段“母亲是1998年去世的,到现在,已经有十六个年头了。现在我也已成了一个迟暮老人了。但我脚底下至今还被母亲给我纳下的鞋垫干爽着,舒适着”“我找出一些大致数了数,已经有十七八双之多。我现在腿脚有了毛病,走动越来越少,看来,我即使活到九十岁,一百岁,这鞋垫怕是也穿不完了”可知,母亲已经离世了,但是母亲给“我”做出来的蕴含着母亲的爱的鞋垫还有数双,“我”将其轻轻地久久地放在胸前,体现了“我”对鞋垫的珍爱,表现出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25.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照应是为使文章气血贯通、脉络清楚,和预伏往往对应使用的一种写作技法。
“这时候她的头发不但全白了,而且没几根了,就像冬天的残阳昏黄的原野上,一些荒草在西北风里顽强地摇曳”,是对母亲年老时不能行走时在床上给“我”纳鞋垫时对母亲外貌的描写;找到原文对母亲外貌的描写处(对头发的描写)即可;
有第②段中的“我幼小时,母亲长了一头好头发,每当她洗头时,满脸盆里就好像滚动着浓黑的乌云,那乌云直往盆外溢流”“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就在这一蹭一蹭之中,母亲洗头时头发再也装不满脸盆了”;
还有第③段中的“我心酸地看见她的原本极有光泽的头发,日渐干枯了,灰暗了”;
在这“一蹭一蹭之中”母亲的头发日渐稀疏、变白,母亲从未停止手中的动作,既体现了母亲的勤劳,又体现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
2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③段“我是汗脚,袜子常是潮乎乎的,有了鞋垫后,感觉舒服多了。母亲看我喜欢,就不断给我纳了起来。几年下来,尽管她给我纳的鞋垫已经穿不了了,可她总是不忘每年都要给我纳上好几双”可知,母亲给“我”纳鞋垫,发现“我”喜欢她做的鞋垫后,不断地给“我”纳鞋垫;可见母亲是一个关爱子女的人;
根据第⑤段“母亲晚年的时候,遭遇了一场极大的不幸,摔了一跤,髋部骨折。那时她所忍受的痛苦,是常人绝对难以想象的。后来虽然做了手术,骨头算是接起来了,但是她从此再也不能行走了。这时,只是这时,她身上终于有了歇下来的部分,那是腿;但是她却加紧了手中的针线活,一双手更加忙碌起来”可知,母亲为“我”一生操劳,晚年即使骨折了也不停下手上的针线活;可见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根据第⑤段“有那么一些日子,只见她白天纳,晚上纳,在她床头上,几乎每天都有新纳成的鞋垫出现。我劝她劝不下,便想,老人家一生劳碌惯了,让她闲着坐在那里,她也许会不舒服的,遂任她去纳——当时想得就是这么简单,再没有想到别的任何什么。我后来有一天忽而恍然大悟:我好愚钝啊!当时的实情应该是,母亲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大限将至,便想争分夺秒地给我尽量多地留下一些鞋垫”可知,母亲不惧生死,只是想尽量多地纳一些鞋垫,留给“我”以后用;可见母亲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27.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秋天的怀念》:
在“我”因双腿瘫痪后,丧失对活着的希望时,母亲劝慰“我”要好好活下去,希望“我”坚强地面对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言放弃;但是“我”却因双腿瘫痪受到打击暴怒无常,未发现母亲患有严重的肝病,母亲离世前还担心“我”和妹妹,希望“我们”“好好儿活”,“我”懂得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我”要和妹妹一起乐观坚强的面对生活,好好活下去,让母亲放心。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同时还蕴含着在困境中“好好儿活”的生活领悟。
本文:
本文写母亲为“我”操劳一生,晚年即使骨折了也不停下手上的针线活,只是想尽量多地纳一些鞋垫,留给“我”以后用,母亲一心为“我”着想,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据此表述意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