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10分钟)同步素养提升卷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A.shì lánlǖ lí B.shì lànlǚ lì
C.shì lánlǚ lì D.shì lǎnlǚ l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豁然 撕破 裸露 拮据 B.泡影 撞见 揣摩 栈桥
C.骤然 冷酷 脉络 祟拜 D.煞白 侵蚀 怨恨 跌宕
3.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辨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3)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A.语言 动作 语言 神态 B.心理 神态 语言 肖像
C.心理 动作 语言 神态 D.心理 肖像 语言 神态
二、填空题
4.文学常识填空。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______(国籍)作家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5.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班级举行以“亲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写出与“亲情”有关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
(2)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意义,请你设计两项活动。
(3)学习了本篇课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
①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②……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③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④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⑤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⑥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⑦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⑧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⑨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6.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反应?(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7.“我”的母亲原先是怎样称呼于勒的?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8.选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分别说说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9.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10.有人认为“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事”读“shì”,“褴褛”读“lánlǚ”,“蛎”读“lì”。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准确书写、辨析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C项“祟”应写作“崇”。
3.D
【详解】(1)由“心里”可判断是心理描写。
(2)由“老”“脏”“满脸皱纹”可判断是肖像描写。
(3)由“谢我”可判断是语言描写。
(4)由“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可判断是神态描写。
故选D。
4. 法国 莫泊桑 项链 羊脂球 羊脂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作者、作品,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解答。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5.(1)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示例:办一次以“亲情”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办—期以“亲情”为主题的手抄报
(3)示例: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应珍惜亲情,淡薄金钱;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详解】(1)本题答题时要紧扣“亲情”的主题,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注意书写不要出现错误。(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的内容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可行性。一般形式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辩论赛、故事会等,注意要以“亲情”为主题。(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谈启示,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实际来谈启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如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盼,是把幸福生活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由此可得启示:不要把理想的实现寄托在别人身上,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躲,告诉我们应珍惜亲情,淡薄金钱;若瑟夫对叔叔的同情,“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告诉我们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
6.出发时“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了。 7.原先称于勒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他为“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嫌贫爱富、自私冷酷的人。 8.前一处景物描写衬托出“我们”全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处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沮丧、忧愁的心情。 9.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10.不赞同。这一段写出了大家的表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真相的复杂心理,表意丰富,耐人寻味,有利于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同时,在结构上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
【解析】6.本题考查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结合第②段“……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可知,出发时“我们”全家“感到快活而骄傲”;结合第⑧段“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可知,见到于勒后的反应是“大家都不再说话”。
7.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提炼。
结合①段“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可知,原先称于勒为“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
结合⑦段“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可知,后来则称他为“这个人”“这个流氓”。
从前,认为于勒富有能够帮助自己时,就称呼于勒是有办法的人,称赞性的称呼;后来发现于勒没钱了,就称呼他是流氓,贬斥性称呼;称呼的变化是伴随着于勒拥有金钱多少而产生的,故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嫌贫爱富、自私冷酷的人。
8.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铺垫情节、表达人物的情感、烘托人物的形象等。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人物的情感。
第一处景物描写。结合第②段“……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可知,“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是美丽的景色,这里用“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衬托了全家人出游时愉悦的心情。
第二处景物描写。结合⑨段“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可知,“阴影”暗示心情的压抑,结合前文可知,这时父亲和母亲已经知道于勒破产没钱的事情了,心情非常糟糕,故“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衬托了一家人沮丧、忧愁的心情。
9.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于勒这个人物当时的处境来分析。
结合第③段“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可知,于勒此时境况非常糟糕,“十个铜子小费”本身并不算多,但是于勒却“赶紧谢”,说明这十个铜子小费让他很惊喜,一方面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另一方面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
10.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注意语段的内容对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结构上,结合段落的位置来分析。分析本段作用要从上一段父亲为何对母亲使眼色入手。
(1)内容作用。
结合第⑦段“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可知,父亲和母亲非常害怕女婿发现于勒的身份,害怕女婿发现他们没有了一个能帮助他们的富裕的亲戚,所以不再说话。
不关心亲人的处境,只担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这个细节有助于进一步突出菲利普夫妇的嫌贫爱富、冷酷自私的形象。进而突出中心,当时的社会整体上充满了金钱至上的观念。
同时,通过小的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形象,意丰富,耐人寻味。
(2)结构作用。处于文章的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