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课 题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知识要点: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重 点难 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学法指导 谈话法、游戏法、观察法 教具、学具 例3的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设疑引出小括号 演示课件“小括号” 还剩几个五角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教师板书算式。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小括号(出示:( )). (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2加3,就把2+3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2+3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 问:有了小括号,“10-(2+3)=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2加3等于5)再算什么?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总结运算顺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那么带小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巩固新知1、12-5+4 = 12-(5+4)= 14-9–3 = 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下列题中,哪题先算“3+4”?为什么? 3+4-5 15-3+4 15-(3+4)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小括号 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法吗?
课 堂检 测 必做题:1. 13-4+5= 7+7-6= 13-(4+5)= 7+(7-6)=2.6+(40+30)= 5+(46-6)= 20+50+9= 80-(50+20)=选做题:给下面的算式添加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教学反思
课 题 有小括号的练习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知识要点: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重 点难 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学法指导 谈话法、游戏法、观察法 教具、学具 练习十七练习题课件
通案 个案
一、复习导入 11-(2+3)= 15-(9-6)=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二、探究新知1、练习十七1题让学生说出每组题有什么不同。总结:一个算式例如果有小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2、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再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可以先算出上午卖出后还剩多少箱苹果,再算下午卖出后还剩多少箱苹果。45-5-3=也可以先算出一共卖出多少箱苹果,再用原来的减去一共卖出的,就得出了还剩多少箱苹果。 45-(5+3)=3、7题学生独立解答第一小题,然后分别让学生说说不同的算法。再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已经检查的有多少人没有近视?已经检查过的近视的比不近视的少多少人?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再解答出来。4、6题、9题让学生分组比赛。5、8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6、10题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小括号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法吗?
课 堂检 测 必做题:1. 54-5+30= 76-6-8= 87-9-10= 43-(3+27)=2.6+(40+30)= 5+(46-6)= 20+50+9= 80-(50+20)=选做题:给下面的算式添加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7○6○3=13 9○2○4=11 18○5○5=8 9○5○3=7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