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想象生活单元解析规划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想象生活单元解析规划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5: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想象生活解析规划
主题 想象生活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写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出现了5个民族,除了汉族,其它四个少数民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这些词语对学生而言就是新鲜的词语,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记住它们。第二课《花的学校》引导学生去读懂,把眼前的景物(东风、树枝、雷、花)当成人来写,作者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才写出来的文字。可以以这三句话为突破口,再去引申到课文里其它的拟人句子。第三课《不懂就问》,教材的编写意图应该是对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的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关于习作,准确说三年级上册是习作的起点,所以第一次的习作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习作中的乐趣,让学生喜欢习作,不怕习作,再一步步爱上习作。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二年级下册“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
“体会习作的乐趣”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的习作练力。教物以游戏的形式编排了“猜猜他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 自己的同学,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以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习作学习。
2.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以“想象生活”为主题。前两课围绕学校进行,让孩子们经过一个暑假后对学校重新燃起喜爱之情。当我们回顾一二年级教材,不难发现一二年级是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主。会识字,会写字,到了三年级就应该有所提升。在三年级一开始设定的教学目标,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倾听、书写、思考等学习惯,指导学生认字识字,写规范字,写美观,指导握笔姿势,坐姿等;激励学生多读书勤读书,指导读书的方式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采用多种方式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在口语交际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讲清楚讲明白,大胆分享。在写作中,让学生不怕写作,爱上写作。
学习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仿说或仿写。
5.能选择自己暑假生活中的新鲜事,把经历讲清楚。
6.能选择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注意写一段话时开头空两格。
7.能交流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主动积累。
8.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9.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认读2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34个字,准确写出34个词语。
2.针对目标2:
(1)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班内展示。
(2)画出关键词句,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3.针对目标3:
(1)结合文后的两个泡泡,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2)结合课文两幅插图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针对目标4:
(1)画一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伴互相交流,进一步了解词句的意思。
(2)观察并说出例句的特点和表达方法,仿写几句话。
5.针对目标5:
(1)选择暑假中的新鲜事儿,把经历讲清楚。
(2)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借助图片和实物讲清楚。。
6.针对目标6:
(1)选择同学们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说一说。
(2)从人物的外貌、性格、品质、爱好等角度,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同学。注意开头空两格。
7.针对目标7、8、9:
(1)交流、分享自己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
(2)借助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熟读成诵。
教学安排
本单元大约需要10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正确读写“早晨、穿戴、鲜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与同学交流。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别之处。
第三、四课时:学习《花的学校》,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仿写句子。
第五课时:学习《不懂就要问》,会认“诵、例”等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能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
第六课时:学习《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能说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及事情的经过。能恰当地使用图片或实物。能评论同学的讲述,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七、八课时:《习作:猜猜他是谁》,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第九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读通、读顺、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体意思和表达的意境。积累《所见》一诗。
第十课时对本单元进行复习,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传授给他们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好习惯。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教学资源
1.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部编版。
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
3.课外资源:工具书、课外绘本读物、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等。
PAGE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