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散文诗二首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瓣(biàn) 烦闷(mèn) 慈怜(lián) 抚摩(mó)
B.祷告(dǎo) 并蒂(dì) 花瑞(duān) 嗅觉(xiù)
C.倘若(tǎng) 姊妹(zǐ) 菡萏(dàn) 攲斜(qī)
D.惊讶(yà) 徘徊(huí) 膝盖(xī) 遮拦(zhē)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花梗 B.繁密 遮蔽 心绪
C.莲篷 凋谢 花瑞 D.倾侧 精粹 摇摆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要________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________。
(3)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________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偷偷 烦闷 慈怜 B.悄悄 烦闷 慈怜
C.悄悄 郁闷 慈爱 D.偷偷 郁闷 慈爱
4.下列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B.你会/嗅到/这花香
C.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D.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6月24日,茂县突发山体高位垮塌,造成100余人被掩埋。
B.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祖国的美好未来,也是绿色树苗。
C.多年来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的中国足球队,在3月23日的世预赛中以1∶0战胜韩国队,一雪前耻。
D.首届世界智能大会6月29日在天津,来自全球的创新智能科技在此亮相。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 ,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8.在《金色花》一诗中,没有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9.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10.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结尾处:“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B.《荷叶·母亲》一文重点写雨中的荷叶覆盖在莲花上面,作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则是为了写母亲,揭示了“我”是雨打风摆动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C.“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告诉我们,“我”家中女孩多,祖父重男轻女,所以“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
D.课文所选的两首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综合性学习
11.某校七年级开展以“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如图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①等你长大了, ②等你工作了,
妈妈就享福了。 妈妈就享福了。
③等你结婚生子,妈妈就享福了。④等我长大了,我让奶奶享福。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媒体对5家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
研究结果: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两点)
综合性学习
母亲节来临之际,多家媒体联合我省中小学校特别推出了“寻找最美妈妈”大型公益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2.【 活动一:悟“美” 】 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妈妈”评选标准中的两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质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妈妈”’活动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
(1) (2)
13.【 活动二:鉴“美”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完成学校组织的相关调查。(温馨提示:后面的活动均围绕你的观点展开。)
的妈妈最美
14.【 活动三:荐“美” 】活动需要你推荐一位候选人,请为她写一则推荐词
要未:①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②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③不要在推荐词中出现 候选人姓名;④60字左右。
“最美妈妈”推荐词
15.
16.【 活动四:赞”美”】 你推荐的候选人荣获了“最美妈妈”称号,请给她写一则贺词
要求:① 仿照小诗画线部分拟写;②必须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③字数不必完全相同。
我们这群母亲
把和平的旋律
摇进世界的心脏
——一(瑞典)沙克丝
我的“最美妈妈“
您
------爱您的XXX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7.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18.《金色花》结尾,“妈妈见了面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云与波
泰戈尔
妈妈,住在云端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醒的时候游戏到白日终止 ;我们与黄金色的曙光游戏,我们与银白色的月亮游戏。”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够上你那里去呢?”
他们答道:“你到地球的边上来,举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云端里来了。”
“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这个更好的游戏,妈妈。
我做云,你做月亮。
我用两只手遮盖你,我们的屋顶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对我唤道——
“我们从早晨唱歌到晚上 ;我们前进又前进地旅行,也不知我们所经过的是什么地方。”
我问道:“但是,我怎么能加入你们队伍里去呢?
他们告诉我说:“来到岸旁,站在那里,紧闭你的两眼,你就被带到波浪上来了。”
我说:“傍晩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
于是他们微笑着,跳着舞奔流过去。
但是我知道一个比这更好的游戏。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进,进,进,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我们俩在什么地方。
(选自《泰戈尔诗集》)
19.“住在云端的人”和“住在波浪上的人”都邀请“我”,“我”为什么没有去?
20.“我”出于什么原因向往云端?结果怎样?
21.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母爱的?诗中塑造了两个怎样的世界?
22.诗的结尾说的“地方”是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会知道”?
四、现代文阅读
荷叶·母亲
冰心
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3.“我”的心情,是随着天气和红莲的变化而变化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
天气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雨肆意地下着 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地打着
红莲 开满亭亭 左右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①
“我”的心情 ② ③ ④ 深深受了感动
24.从记叙的顺序来看,第②、③段采用了什么顺序? 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5.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26.文章结尾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每到中秋月圆之时,我的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书写在信笺里,流淌在电波里,凝聚在盼望的目光里。
②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鸡蛋……到镇上做月饼。我也因此能看到镇上老师自制月饼的情景,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儿,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我恨不得一把抢在手里,放入口中。
③祭过月亮之后,母亲每次都将祭月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慢慢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嗅嗅那诱人的味道,再小心翼翼的藏好……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④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中午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我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发现诱人的月饼还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起来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您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⑤ 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体味到母亲那无私、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掰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⑥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不尽我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文章以“月饼”为线索,写了作者与“月饼”的情缘,请依次用简洁的语言梳理行文思路(每空不超过5个字)。
我看制月饼——① ——② ——我让月饼——③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
①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发现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节选自冰心《荷叶 母亲》)
请比较本文和【链接材料】中冰心《荷叶母亲》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花瓣(biàn)——bàn;
B.花瑞(duān)——ruì;
D.徘徊(huí)——huái;
故选C。
2.C
【详解】C. 莲篷——莲蓬;
故选C。
3.B
【详解】(1)悄悄:(行动)不让人知道。偷偷:形容行动避人,不易使人觉察。文中指“我”开放花瓣儿这一行动不让妈妈知道,故应填“悄悄”;
(2)烦闷:(心情)不畅快。郁闷: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迟钝和无兴趣状态。文中指“浓阴的天”让自己心情不畅快,故应填“烦闷”;
(3)慈怜:慈爱怜惜。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文中用于形容荷叶,有怜惜之意,可知应填“慈怜”。
故选B。
4.D
【详解】考查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D项有误,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B
【详解】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B项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我”比作“荷花”,把“荷叶”比作“母亲”,体现出“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抒发了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无私以及那份淡淡的温暖。其余各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6.A
【详解】B项,分句间语序不当。应将“祖国的美好未来”与“绿色树苗”互换位置。C项,句式杂糅。可将“被‘恐韩症’阴影笼罩下”改为“被‘恐韩症’阴影笼罩”或“在‘恐韩症’阴影笼罩下”。D项,成分残缺。应在“天津”后加“开幕”。
7.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首先由关联词“不是……而是”确定前两句(教学内容和方法),即②④。其次根据“他觉得”确定后两句(教学目的),即③①。从而确定正确的语序为A项②④③①。
8.D
【详解】A.回报母爱的是鲜花;
B.回报母爱的是花香;
C.回报母爱的是情趣;
D.表现的是孩子的天真、淘气、顽皮,没有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
故选D。
9.D
【详解】ABC赏析正确。D“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雨、坎坷。故选D。
10.C
【详解】ABD表述正确。C从“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可以看出“祖父重男轻女”的表述不正确。原因就是错误的,因此结论“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我”在文中感到“烦闷”“不适意”是因为我看到莲花被风雨摧残,怜惜莲花。
1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详解】(1)解答此题要结合主题“弘扬传统 孝敬父母”活动要求,注意审题,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点“父爱”“母爱”,结合平时积累选择诗句或俗语即可.示例:母爱如水滔滔不绝,父爱如山延绵不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选其一即可。
(2)做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审查好材料中隐含的信息。材料一注意图表有一共同点,都出现了“享福”二字;从中可以看出从小到大,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材料二注意审查数据,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结合两则材料的出研究结果: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仅是得以团聚。
(3)对于开放性题目,只要按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回家陪伴父母。主动多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12.⑴道德价值⑵真善美(2分) 13.⑴(勤劳)的妈妈最美⑵(有爱)的妈妈最美(1分) 14.⑴勤劳的妈妈最美,我的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用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她用双脚踏出富裕的道路,她用双手创造幸福的明天。⑵我的妈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敬老院里,有她温暖的话语;街道社区,有她甜美的笑容;义工队里,有她忙碌的身影。(2分) 15.⑴我的最美妈妈
您(把勤劳的美德
融入我的血液)
——爱你的XXX
⑵我的最美妈妈
您(无私仁爱的善举
唤醒人们的良知)
——爱你的XXX(2分)
【解析】12.试题分析:提取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找到语句的关键部分,即“表达了社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关的呼唤”,其中体现“评选标准”的词语分析可知,应为“道德价值”“真善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段内容,抓住语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13.试题分析:“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是审题的关键点,根据要求填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如和蔼、善良、博爱、善解人意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点评:在审清题的基础上,填写出符合要求的词语或短语即可。
14.试题分析:“围绕你在活动二中表明的观点阐述推荐理由,必须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拟答的基本要求,不管选择哪一个,应运用排比,写出推荐的理由,可以用抒情,还可以写人物的事迹。如“博爱的妈妈是最美的。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博爱的人。她在家里孝敬老人,抢着做脏活累活 ;在外面尊敬老人,公交车上有她给老人让座的身影,马路上有她扶老人过马路的情景,敬老院里有她陪老人聊天的情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从读书中发现的问题等等,自己不仅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要多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15.试题分析:此题是比较宽松的仿写,只要符合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即表达对活动二中最美妈妈的祝贺。按照基本句式,可写您把如阳光般的爱心,撒进老人们的心田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能力。
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另外还要注意语意通顺,内容相关.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17.D 18.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
【解析】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有误,“暗暗地”“匿笑”“一声儿不响”表达的是孩子的顽皮、可爱、活泼、天真,不能体现对母爱的汇报;
故选D。
18.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需结合全文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这篇精短的文章主要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前文写孩子变成了金色花,母亲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担心,一旦见了便又惊又喜。“坏孩子”是母亲对孩子的嗔怪,这里的“坏”是调皮、淘气的意思,贬词褒用,这嗔怪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19.因为“我”对妈妈有着深深的依恋与敬爱。 20.好奇心令“我”向往云端,新奇的诱惑最终还是败给了母爱。 21.诗人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母爱的,诗中塑造了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 22.这个“地方”是母子亲情的源泉,是母子情感紧密相连的心灵之地。因为这个“地方”只有“我”和妈妈才能进入,这样的情感只有“我”和妈妈才能体会,所以“没有一个人会知道”。
【解析】19.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句“‘我妈妈在家里等我呢,’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她而来呢?’”“‘傍晩的时候,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理解,当“住在云端的人”和“住在波浪上的人”都邀请“我”,“我”恋着家中的妈妈,不想离开她,所以没有去。据此作答。
2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本首诗中作者巧妙地创设一个充满爱、充满神秘的的童话世界。在这里,孩子对云端、对波浪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但是,孩子对妈妈说他不去游戏了,只想跟妈妈呆在一起,这个孩子对妈妈有无限的依恋。最后的结果是“我妈妈常要我在家里——我怎么能离开她而去呢”,没有去。
21.作者在诗中赋予云端与波浪以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孩子与它们之间的对话。所以是从孩子的角度来写母爱的。诗中塑造了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
2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分析。世界最初展现在孩子面前时,一切都显得新鲜而神秘。在他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对世界的美妙幻想。五彩缤纷的世界无时不在召唤他。孩子怎么能经得住这般诱惑呢 他多想和“云上的人”一起终日游戏,和“波浪上的人”一起到远方去旅行。但是,他又为什么蜷局不前呢?诗人笔锋一转,纵然大千世界是那么迷人、有趣,可是孩子明白,在母亲的臂弯里,在母爱的小小宇宙里,不是更有无限的自由,有做不完的游戏吗?诗人把孩子眼中的世界写得那样有趣,是为了衬托母爱世界的无比欢乐。诗的结尾说的“地方”是母子情感紧密相连的心灵之地。这种情感只有母子才能体会到,所以“没有一个人会知道”。据此理解作答。
23.①却不摇动了;②烦闷;③不适意;④不宁的心绪散尽 24.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荷花埋下伏笔(作了铺垫)。 25.(1)“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2)“繁密”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26.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强调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
【解析】23.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①结合第⑦段“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可知“红莲却不摇动了”;
②结合第④段“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可知“我”的心情是“烦闷”;
③结合第⑤段“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可知“我”的心情是“不适意”;
④结合第⑥段“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可知“我”的心情是“不宁的心绪散尽”。
24.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作用。
第②、③段回忆了八九年前在院子里看荷花的事情,所以属于插叙。八九年了,荷花依然在我家院里盛开,说明“我家”与荷花有很深感情,大家喜爱荷花。同时,为下文写大雨时担心院里的荷花埋下伏笔,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25.本题考查字词的赏析。
(1)“开满”写出了荷花盛开的样子,“亭亭”写出了荷花高耸直立的样子,两个词语写出了那朵红莲今晨花开的饱满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朝气与活力,表现出了作者对花的喜爱与赞美。
(2)“繁密”意思是指多而密,写出雨点很多很密,表现雨下得急。“欹斜”意思是歪斜不正,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东倒西歪、楚楚可怜的样子。
26.本题考查句子意思的理解。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母亲比作荷叶,把子女比作红莲,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比喻“母亲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强调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和对母爱的歌颂赞美之情。
27.(1) 我吃月饼 我偷月饼 我思念月饼
(2)①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想偷吃月饼的急切、踏实的心情。
②示例一:这里“咀嚼”是回忆、回味的意思,表明母亲当年宽容无私的爱一直记在我心底,时时提醒我。
示例二:作者通过长久的品味,理解了月饼中蕴含的母亲无私、宽容的爱,以及家乡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
(3)示例一:①她是一个关爱孩子并很公正的母亲,从文中母亲分月饼给孩子可看出;②宽容的母亲,母亲发现我偷吃了月饼,但并没有责怪我;③有教育智慧的母亲,母亲让我到她房间去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月饼,说本来是留给我的;④无私的母亲,母亲说自己不爱吃月饼,却捡吃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她将最好的东西都给予了孩子。
示例二:藏月饼留着给“我”吃,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可以看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形象。
(4)本文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荷叶 母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作答时注意参照已给答案的格式。
结合第③段中的“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可概括为“我吃月饼”;
结合第④段中的“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可概括为“我偷月饼”;
结合第⑤段中的“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可概括为“我思念月饼”。
(2)(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从“月饼深情地望着我”中“深情地望着”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月饼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感情。“月饼深情地望着我”实际上是“我在深情地望着月饼,表现了那月饼对我的吸引力之大,由此“我”才想要偷吃月饼,“深情”侧面表现了“我”看到月饼的欣喜与迫切想吃的心情。
(2)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既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理解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临时意义”。“咀嚼”本义是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根据语境,“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很明显可以看出这里运用的是“咀嚼”的引申义,指回忆、回味。结合“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可知“我”一直在回忆、回味母亲的爱,表明母亲当年宽容无私的爱一直记在我心底,时时提醒我。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可抓住文章中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做了什么事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第③段中的“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可看出母亲对子女的爱;
结合第④段中的“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可知母亲得知“我”偷吃了月饼却没有责骂“我”,而是把月饼给“我”吃,可以看出母亲的教育智慧以及对孩子的宽容之心;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的“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可看出母亲的无私。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本文以“月饼”为线索,写了“我”离家在外总是思念亲人,思念儿时的中秋节吃月饼的情景。作者回忆三十五年前“我”偷吃月饼的事,写“我”从月饼中品出了母爱。每到中秋“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月饼,想起母亲。作者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荷叶 母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荷叶,“心中的雨点”暗指儿女遇到的困难、苦痛,“天空下的荫蔽”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