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声音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同步重难点精练(教科版)
一、填空题
1.如图,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振动得就 ,音高就 ;划得越慢,音高就 。说明音高的高低是由振动 决定的。
2.吹竖笛发出声音,是 在振动。(选填笛管、空气)
3.声音可以用高、 强、 等词来描述。
4.“隔墙有耳”这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
5.当小周同学按正确的顺序把吸管排列固定好后,试吹吸管,没有发出声音来,主要原因是小周忘记把吸管口 (填“上端”或“下端”)进行密封。
二、判断题
6.许多物体的长短或者粗细发生变化时,振动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出了许多乐器。( )
7.弯曲钢尺是可以使钢尺发声的方法之一。 ( )
8.古筝校音时,把弦调得紧一些,是为了降低音调。( )
9.我们潜到水里时,就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10.声音有高有低。( )
三、连线题
11.把生活中有关的声音现象与原因用线连起来。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到振动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声音就会消失 声音可以再物体上传播
吉他能发出许多不同的美妙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物体粗细不同发出的音高也不同
四、排序题
12.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我会按制作顺序填序号。
( )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
( )准备好铁架、细线、木条、金属圆片、秒表等材料。
( )当摆动次数为一分钟30次时,进行重复测量。
( )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
五、简答题
13.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请分析隔着哪个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并试着排序。
六、实验题
14.声音的强弱。
小红和小丁在研究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1)他们用手轻触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再用手轻触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填“小”或“大”,上同)
(2)接着,他们用橡皮筋将一块紧绷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如右图)。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发现轻轻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重重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填“小”或“大”,上同)(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相同)。
(3)最后,他们用悬挂的小泡沫球来观察不同情况下音叉的振动情况(如右图)。发现小泡沫球碰到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碰到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填“小”或“大”,上同)。
(4)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发现: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 ;振动幅度大,声音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越快 越高 越低 快慢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梳子振动得就越快,音高就越高;划得越慢,振动得就越慢,音高就越低。
2.空气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竖笛发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3. 低 弱
【详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等词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
4.固体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隔墙有耳”这是因为墙是固体,固体能传播声音。
5.下端
【详解】小乐器吹奏发声,它是试管中空气振动发出的。当小科同学按正确的顺序把吸管排列固定好后,试吹吸管,没有发出声音来,主要原因是小科忘记把吸管口下端进行密封,吸管内的空气未发生振动。
6.√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会影响声音的高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许多物体的长短或者粗细发生变化时,振动时它所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出了许多乐器。题目说法正确。
7.×
【解析】略
8.×
【详解】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古筝校音时,把弦调得紧一些,振动变快,是为了提高音调。
9.×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其次,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我们潜到水里时,也能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0.√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11.
【详解】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和产生原因的认识,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音器,说明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吉他能发出许多不同的美妙声音,说明物体粗细不同发出的音高不同;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声音立刻消失,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12. ③ ① ④ ②
【详解】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我会按制作顺序填序号:①准备好铁架、细线、木条、金属圆片、秒表等材料。②利用各种材料组装好一个摆。③用秒表测量自制的摆在一分钟内的摆动次数。④当摆动次数为一分钟30次时,进行重复测量。
13.因为相对液体、气体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所以隔着装沙子的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其次是装水塑料袋,效果最不好的是装空气的塑料袋。
【详解】用三个塑料袋分别装上沙子、水和空气封口,将三个塑料袋分别放在桌子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塑料袋上,捂住另一只耳朵。在距离一臂远处,用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面,隔着沙子的塑料袋听到的声音效果好,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声音效果好的顺序:沙子>水>空气。
14.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弱 强
【详解】(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用手轻触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小;再用手轻触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大;
(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轻轻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小,重重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大;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小泡沫球碰到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小,碰到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时当代摆动幅度比较大;
(4)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通过以上实验现象发现: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