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12 20:4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中世纪晚期(11---15世纪),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 ……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这些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中世纪
11世纪
15世纪
5世纪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农业篇
中世纪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60页结合农民的自述,思考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变化一: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有的垦殖是由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材料二: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材料分析】为何11世纪以后,欧洲的农村会出现垦殖运动?
材料一: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 7 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 1800 万,11 世纪为3850 万,增长到2 倍以上,其中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 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 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巴黎、伦敦、科隆、布拉格等都超过了3 万人。
——卡洛·M. 奇波拉 : 《欧洲经济史》第一卷,第28 -30 页
在西欧,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事实是几个世纪,以来佃农自由状况不断改善,对土地实际占有权不断强化……人们不仅要求更多的土地,而且要求更自由的土地。——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增多
佃农对自由土地的向往,希望能解除旧的人身依附关系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
马力的运用
重犁的引入
水力磨坊
问题思考2】垦殖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
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地主需要从商人那儿购买比以前更多
的商品。由此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 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卷一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地租形式的变化:
自由农民
农奴
缴纳迁徙税
变化二: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劳役地租→货币地租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材料三:1348年到1349年的黑死病使欧洲农业人口减少了一半,在有些区域人口甚至只剩下从前的三分之一。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01》
材料四:在黑死病之后一方面,领主间为争夺劳动力展开竞争,使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因需求而下跌,威胁着领主的收入。
——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思考:14世纪黑死病的侵入,西欧的领主是如何应对的?
领主通过转租、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时间:
(2)原因:
(3)建立者:
(4)方式: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14世纪中叶以后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变化三:建立租地农场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富裕农民
雇工(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土地 获取报酬
土地所有者(领主)
出租土地 收取租金 不参与生产管理
租地农场主(富裕农民)
承租购买领主土地 转租、购买其他佃户地产 雇佣农民耕种 把产品推向市场
货币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契约关系
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反映农村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农业生产领域逐渐资本主义化。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村篇
庄园制度 租地农场
产生背景 中世纪前期的封君封臣制度 中世纪后期的庄园制度衰落
流行时间 9世纪开始 14世纪中叶以后
人员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租地农场主、雇工
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 销往市场
生产规模 分散 集中
生产经营方式 依附关系 (农民、农奴必须在领主自营地与佃户份地上耕种) 雇佣关系
(租地农场主提供生产工具等,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性质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资本主义性质
结合表格分析租地农场的特点。
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
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②为市场进行生产。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手工工场篇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租地农场主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一些商人也 将从乡村市场收购来的产品运到港口或者更远的地方,农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背景
15世纪的法国商人和皇室官员“雅克·科尔”的贸易路线图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走向繁荣。
变化四:农副产品市场化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自主归纳】阅读课本61页,你能归纳这个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轨迹吗?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发展
为缴纳赋税,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
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一种工业生产组织。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
工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彻底的雇佣关系形成
形成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问题思考】阅读课本62页内容,结合相关史实思考手工工场是怎么运作的?
性质:手工工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购入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P62相关史事
思考:手工工场有何特点?
③生产方式:集中生产、分工协作
①剥削方式:雇佣关系
②产品归向:面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合作探究】你能不能找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
生产目的:
生产方式:
经营方式:
性质:
自给自足→商品经济
(产品销往市场)
自己经营,生产分散→生产资料和劳动分离,生产集中
(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生产集中)
人身依附关系→雇佣关系
(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逐渐资本主义化
土地关系的变化
手工业
的发展
手工
工场
租地
农场
开始改变中世纪
欧洲社会整体面貌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
地理大发现
早期殖民扩张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实质: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说明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篇
【问题思考】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出现,带来什么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14、15世纪—18世纪中后期
18世纪中后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
▲生产形式的演变: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产生并逐步发展,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到大机器生产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时代)。
二、新的社会结构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二、新的社会结构——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者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
旧贵族
【问题思考6】结合课本63页内容思考旧阶层为何衰落?富裕农民如何崛起?
富裕农民
1.农村——富裕农民
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富裕农民、骑士和乡绅组成的全新阶层,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经济:集中土地,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
政治: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二、新的社会结构——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城市——市民阶层
【问题思考】分析市民阶层在经济、政治上的作用?
手工业者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法律保护,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富商巨贾)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3.影响
经济: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政治: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强化王权所需力量
农村:庄园农奴制衰落,富裕农民兴起
城市:封君封臣制瓦解,市民阶层崛起
早期资产阶级逐渐形成,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垦殖运动
庄园衰落与瓦解
租地
农场
土地关系变化
富裕农民
手工业
市民阶层
农业
脱离
手工工场
市场雇佣
市场雇佣
土地集中
产品富余
西欧经济发展
社会面貌变化
资本主义化
资本主义化
推动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新的生产关系
农村
城市
社会结构变化
文艺复兴
探寻新航路
早期殖民掠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堂小结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启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1.(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中考真题演练
B
中考真题演练
2.(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手工业作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