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7张PPT。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第2课 课标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主要线索探索—中共八大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展—改革开放探索挫折转折发展
一、良好的开端 —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1、背景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内容
(1)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人民对于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VS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2、内容
(1)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4)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5)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6)强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3、意义 中共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1、原因:(1)毛泽东 错误地估计了当 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1、原 因(2)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1)毛泽东 错误地估计了当 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 (3)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澜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导火线 全面发动的标志 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文革的指挥机构先锋:红卫兵毛泽东检阅红卫兵的车队行进在长安街上 1966年8月清华大学红卫兵在砸毁牌坊上的“清华园”题字?大量书籍被撕毁?4、过程:全面夺权一月风暴( 1967 )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
在全国建立起革命委员会(1968年)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大权于一身的权利机构,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特点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4、危害:民主和
法制
遭破坏(1).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4、危害:民主和
法制
遭破坏(1).政治体制倒退——革命委员会成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3).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5、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教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三、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 景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江青王洪文姚文元张春桥②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④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③老一辈革命家要求彻底纠正”文革”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转折2、内 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组织路线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拨乱反正3、意 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初步构想;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人民群众掀起学习《宪法》高潮法庭上律师在进行辩护我们身边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小结:第二节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中共八大召开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文革十年”三.历史的伟大转折-----十 一届三中全会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时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10·湛江模拟)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看到这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故A、C错误,D正确。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B错误。2.“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主要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一历史事件的教训(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典型的“折腾”事件。3.“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出现了特殊的集党、政、军、司法等大权于一体的“文化革命委员会”一元化体制,它对中国民主的最大危害是( )
A.维护和发展了个人崇拜
B.打砸抢非法夺权的专制机构
C.导致了“文革”的发生
D.冲击了中国的宪政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文化革命委员会”这一体制,实际上是国家的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大倒退,强烈冲击了中国的宪法政治。4.(2010·上海模拟)1976年10月6日晚12点,于光远将确认可靠的“小道消息”传给国务院政研室的同事李昌夫妇,大家都兴奋得许久没睡,“小道消息”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四人帮被“粉碎”
C.改革开放政策出台 D.邓小平复出
【解析】选B。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1976年10月”“兴奋”等可知为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5.图片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反映。右图所示“结婚证”反
映了( )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由图片中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可知①③正确,结婚证的颁发印证了当时结婚有法可依,也说明法律制度并未完全遭到破坏。6.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原因的是( )
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条件的制约
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C.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水平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水平相适应的,“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与史实不符。故选C。7.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宪法。8.(2010·皖南八校模拟)2009年10月12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一审公开宣判,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等6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一事件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D.新时期的民主政治逐步法制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能力。事件最终通过法律解决,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逐步走向法制化。二、非选择题(18分)
9.民主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古今中外人们在民主法制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先后出现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
(1)简述这三部宪法性文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2分)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依据材料,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建设的特点。(6分)【解析】本题主要以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为主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第(2)题,要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中国模式”、“增量民主”、“特殊的民主”等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概括归纳。答案:(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2)从中国国情出发,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借鉴吸取西方民主法制的优秀成果;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