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孝感市等3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北省孝感市等3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12 16:30:44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等3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2022年新冠奥密克戎蔓延全球,利巴韦林曾是2003年抗非典的明星药物,对于呼吸道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抗击新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巴韦林的化学式为C8H12N4O5,下列有关利巴韦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巴韦林由四种元素组成
B.利巴韦林属于有机化合物
C.利巴韦林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利巴韦林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的总数为29
2.(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的水不能换成细沙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3.(2021九上·洛江期末)手机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M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LiMnO2属于氧化物
4.(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充入灯泡中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B.液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氧化许多物质
D.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它们属于同种物质
5.(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缓慢氧化
C.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增加产物的质量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6.(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B.尿素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C.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D.蚕丝和锦纶:灼烧
7.(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2↑ B.2P+5O2P2O5
C.3Fe+2O2Fe3O4 D.S+O2SO2↑
8.(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时,剩余固体是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9.(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0.(2019九上·成都月考)在4A+5B=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8 B.34 C.17 D.5
二、填空题
11.(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从a、石墨,b、水,c、酒精,d、金刚石,e、氧气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回答问题: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酒精灯内的燃料是   ,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2)图是某补钙剂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回答:
该钙片中每片含钙元素   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青少年每天钙元素摄入量为1.2g,若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月0.6g,大概每天需要吃   片该钙片来补充缺少的钙元素。
12.(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火星条件十分恶劣,为了实现成功探测,各种新型材料为“祝融号”保驾护航。
(1)在着陆的“黑色9分钟”里,流星一般高速下降的看陆器与火星大气层高速摩擦,着陆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着陆器在大气层就面临着被烧毁的危险。该着陆器表面材料应具备   性质。
(2)“祝融号”承载了多重任务,携带设备较多,因此对轻量化要求非常高,在探测器结构中使用了新型的镁锂合金,镁锂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镁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13.(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 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计算题
14.(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实验室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当完全反应后,从装置内提取出固体2g。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
15.(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量吸氧”,其本质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氧气并混制“富氧空气”,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4)【实验二】混制“富氧空气”
用氮气和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富氧空气”。集气瓶装满水后,先通入氮气排出部分水,再通入氧气排水,气体都应从F装置中的管   (选“b”或“c”)通入。
(5)【实验三】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在40℃即能燃烧,其燃烧现象及产物与红磷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试管的容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c.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d.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①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若试管的容积为8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   mL以上(填整数)。
16.(2021九上·江阳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序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中可选用装置B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是   ;
①B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②收集比较纯净的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4)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C8H12N4O5可知,利巴韦林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利巴韦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利巴韦林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2:14×4:16×5=24:3:14:20,则利巴韦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D、1个利巴韦林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利巴韦林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的总数为29,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占比越大的元素其质量分数也越大,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集气瓶中的水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能换成细沙,错误;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错误;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反应前Li是单质,锂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锂元素存在于化合物当中,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价,该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 MnO2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C不符合题意;
D. LiMnO2是由锂、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B、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充入灯泡中不能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错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氧化许多物质,正确;
D、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不属于同种物质,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B、根据氧气不能燃烧分析;
C、根据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D、根据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物质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反应,如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臭氧的反应,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属于剧烈氧化,不是缓慢氧化,错误;
C、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错误;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医疗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判断方法分析;
B、根据蜡烛燃烧不属于缓慢氧化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分析;
D、根据空气的作用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纯铜和黄铜硬度不同,相互刻画,划痕明显的是纯铜,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气味的是尿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D、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特殊气味的是锦纶,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不符合客观事实,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才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错误;
B、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错误;
C、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所以气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后面不能添加气体符号,正确的
化学方程式是S+O2SO2,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8.【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铜和稀盐酸不反应,M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错误;
B、M点氧化铜部分反应,N点氧化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正确;
C、N点时,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pH =7,P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溶液的pH是N>P,错误;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稀盐酸和铜不反应,酸性溶液 pH小于7,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大于7。
9.【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错误;
B、pH>7的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的溶液,错误;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正确;
D、大多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农药的使用原则来分析;
B、根据显碱性的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C的质量=34g+80g-54g=60g;
设: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M=1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11.【答案】(1)e;c;a
(2)0.3;两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e;酒精具有可燃性,是酒精灯内的燃料是c;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a;
(2)该钙片中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是:0.75g×=0.3g,由该钙片提供的钙元素质量为1.2g-0.6g=0.6g,所以提供钙元素的质量为:0.6g÷0.3g=2,所以需要该钙片两片。
【分析】(1)根据氧气、酒精和石墨的性质分析;
(2)根据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2.【答案】(1)耐高温(熔点高等合理给分)
(2)金属;大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着陆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在大气层就面临着被烧毁的危险,故该着陆器表面材料应具备耐高温(或熔点高等合理即可)的性质;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则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镁的硬度大。
【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结合合金的性质分析。
13.【答案】(1)t1
(2)不变
(3)C>B>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变化,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在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B>C,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14.【答案】(1)1.6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x=3.4g
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总质量减小的部分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即70g-68.4g=1.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图中数据分析;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未知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注意物质总质量中包含2g催化剂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需减去,最后简明写出答案。
15.【答案】(1)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A
(4)c
(5)P+O2P2O5;16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仪器 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若选择 C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根据制取乙快的反应原理可知,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又由于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所以加水时最好用分液漏斗,故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A;
(4)集气瓶装满水后,通入气体排水,由于水要从长管b排出,故气体都应从F装置中的管c通入;
(5)①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②试管中气体为空气,则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即=16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16mL以上。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分析;
(3)根据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无需加热,且需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分析;
(4)根据集气瓶的使用方法分析;
(5)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6.【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3)氧气或O2;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C
(4)A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使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使用A装置,化学方程式为。
(3)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所以制取的气体是氧气。
①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纯净的氧气使用排水法C。
(4)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
故答案为:A。
【分析】(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根据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分析。
① 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 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选择反应装置。
1 / 1湖北省孝感市等3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2022年新冠奥密克戎蔓延全球,利巴韦林曾是2003年抗非典的明星药物,对于呼吸道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抗击新冠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巴韦林的化学式为C8H12N4O5,下列有关利巴韦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巴韦林由四种元素组成
B.利巴韦林属于有机化合物
C.利巴韦林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1个利巴韦林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的总数为29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由化学式C8H12N4O5可知,利巴韦林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利巴韦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利巴韦林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2:14×4:16×5=24:3:14:20,则利巴韦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题意;
D、1个利巴韦林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利巴韦林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的总数为29,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分析;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占比越大的元素其质量分数也越大,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分析。
2.(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的水不能换成细沙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即可燃烧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集气瓶中的水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能换成细沙,错误;
B、铁丝直接伸入集气瓶中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错误;
C、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错误;
D、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和污物,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
3.(2021九上·洛江期末)手机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MnO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LiMnO2属于氧化物
【答案】A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反应前Li是单质,锂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锂元素存在于化合物当中,LiMnO2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价,该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 MnO2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C不符合题意;
D. LiMnO2是由锂、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B、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C、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4.(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充入灯泡中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B.液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氧化许多物质
D.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它们属于同种物质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充入灯泡中不能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错误;
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氧化许多物质,正确;
D、氧气(O2)和臭氧(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不属于同种物质,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B、根据氧气不能燃烧分析;
C、根据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分析;
D、根据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物质分析。
5.(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缓慢氧化
C.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增加产物的质量
D.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氧化反应及其应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反应,如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臭氧的反应,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属于剧烈氧化,不是缓慢氧化,错误;
C、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产物的质量,错误;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医疗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判断方法分析;
B、根据蜡烛燃烧不属于缓慢氧化分析;
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分析;
D、根据空气的作用分析。
6.(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B.尿素和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C.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D.蚕丝和锦纶:灼烧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纯铜和黄铜硬度不同,相互刻画,划痕明显的是纯铜,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气味的是尿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
D、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特殊气味的是锦纶,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7.(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H2↑+O2↑ B.2P+5O2P2O5
C.3Fe+2O2Fe3O4 D.S+O2SO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不符合客观事实,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才会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错误;
B、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错误;
C、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所以气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后面不能添加气体符号,正确的
化学方程式是S+O2SO2,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反应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8.(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时,剩余固体是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铜和稀盐酸不反应,M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错误;
B、M点氧化铜部分反应,N点氧化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正确;
C、N点时,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pH =7,P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溶液的pH是N>P,错误;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稀盐酸和铜不反应,酸性溶液 pH小于7,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大于7。
9.(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B.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错误;
B、pH>7的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的溶液,错误;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正确;
D、大多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但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农药的使用原则来分析;
B、根据显碱性的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分析;
C、根据铵态氮肥的性质分析;
D、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
10.(2019九上·成都月考)在4A+5B=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8 B.34 C.17 D.5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有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C的质量=34g+80g-54g=60g;
设: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M=1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从a、石墨,b、水,c、酒精,d、金刚石,e、氧气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回答问题: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   ,酒精灯内的燃料是   ,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2)图是某补钙剂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回答:
该钙片中每片含钙元素   g,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青少年每天钙元素摄入量为1.2g,若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月0.6g,大概每天需要吃   片该钙片来补充缺少的钙元素。
【答案】(1)e;c;a
(2)0.3;两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是e;酒精具有可燃性,是酒精灯内的燃料是c;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能留下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a;
(2)该钙片中每片含钙元素的质量是:0.75g×=0.3g,由该钙片提供的钙元素质量为1.2g-0.6g=0.6g,所以提供钙元素的质量为:0.6g÷0.3g=2,所以需要该钙片两片。
【分析】(1)根据氧气、酒精和石墨的性质分析;
(2)根据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12.(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火星条件十分恶劣,为了实现成功探测,各种新型材料为“祝融号”保驾护航。
(1)在着陆的“黑色9分钟”里,流星一般高速下降的看陆器与火星大气层高速摩擦,着陆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着陆器在大气层就面临着被烧毁的危险。该着陆器表面材料应具备   性质。
(2)“祝融号”承载了多重任务,携带设备较多,因此对轻量化要求非常高,在探测器结构中使用了新型的镁锂合金,镁锂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镁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答案】(1)耐高温(熔点高等合理给分)
(2)金属;大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着陆器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在大气层就面临着被烧毁的危险,故该着陆器表面材料应具备耐高温(或熔点高等合理即可)的性质;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则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镁的硬度大。
【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结合合金的性质分析。
13.(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 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答案】(1)t1
(2)不变
(3)C>B>A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B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变化,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在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A>B>C,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三、计算题
14.(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实验室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当完全反应后,从装置内提取出固体2g。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6
(2)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x=3.4g
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总质量减小的部分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即70g-68.4g=1.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图中数据分析;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未知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注意物质总质量中包含2g催化剂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需减去,最后简明写出答案。
四、实验题
15.(2022九上·孝感开学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量吸氧”,其本质和“富氧空气”(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氧气并混制“富氧空气”,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   。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4)【实验二】混制“富氧空气”
用氮气和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富氧空气”。集气瓶装满水后,先通入氮气排出部分水,再通入氧气排水,气体都应从F装置中的管   (选“b”或“c”)通入。
(5)【实验三】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如图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白磷在40℃即能燃烧,其燃烧现象及产物与红磷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试管的容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c.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
d.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①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②若试管的容积为8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   mL以上(填整数)。
【答案】(1)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A
(4)c
(5)P+O2P2O5;16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仪器 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若选择 C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为了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根据制取乙快的反应原理可知,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又由于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所以加水时最好用分液漏斗,故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A;
(4)集气瓶装满水后,通入气体排水,由于水要从长管b排出,故气体都应从F装置中的管c通入;
(5)①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为:;
②试管中气体为空气,则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即=16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整到16mL以上。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分析;
(3)根据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无需加热,且需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分析;
(4)根据集气瓶的使用方法分析;
(5)根据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16.(2021九上·江阳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序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中可选用装置B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是   ;
①B装置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②收集比较纯净的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4)通常情况下,实验室常用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3)氧气或O2;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C
(4)A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使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使用A装置,化学方程式为。
(3)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是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所以制取的气体是氧气。
①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纯净的氧气使用排水法C。
(4)固体锌粒与稀硫酸在常温下直接反应制取氢气,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
故答案为:A。
【分析】(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3)根据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口有棉花分析。
① 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炸裂试管,所以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 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分析。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选择反应装置。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