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万千心难寄
—寻觅李清照不同时期之愁情
课标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元。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录
目
教材分析:单元基本特点:本单元聚焦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选编了自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八首,这八首诗词作品分为三课,分别是魏晋诗歌、唐代诗歌和宋词;是个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突出学习的实践性原则。 以活动实践、自主学习为主线,围绕“生命的诗意”这一单元人文主题,三个学习任务分别从积累鉴赏、诵读体悟、写作表达等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做到读写融通。
录
目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与意象,把握诗境,理解《声声慢》复杂深沉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2.比较阅读,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分析愁情的具体内涵,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录
目
一.情境设计:明杨慎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声声慢》为何最为婉妙?
二.进入文本: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
任务一:感知经典,体味诗情。
活动一:反复诵读,体会其情感基调,找出“词眼”;
活动二:了解诗歌内容,写七十字左右的解说;
方式或手法 作用
叠词
叠词的顺序
韵律
意象
任务二:根据下面支架分析诗人如何表现愁情。
(一)词的开头运用了叠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著名的作家梁衡称赞这十四个字“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为什么?
明确:《声声慢》全词从作者的动作行为开始写起,寻觅是找寻,运用寻寻觅觅,拉长了音节,读起来更加缠绵,也把作者的动作拉慢了,写出了作者不停找寻而且总也找寻不到的特点。寻什么,词人并未明言,但其含义似乎包含了一切。
(二)这七组叠词能够重新组合语序吗?
明确:不能。“寻寻”写诗人不停地找寻,希望找到点什么来。“觅觅”是找寻不到后更为细致的察觉。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冷是一种外界环境特点,但加上清之后就从环境冷到了心里,冷不再是一种生理感受,而是一种心理感受,变成了孤寂清冷。当孤寂清冷凝结于心时,便是“凄凄惨惨戚戚”:无尽的凄凉、无尽的悲惨、无尽的忧伤。七组叠词,由浅入深,细腻入微,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所以前人评价说: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
(三)在声音上的特点
明确:这七组叠词错落如珠,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因为都是齿舌音,在反复吟唱中更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
(四)词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的?(请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明确: 意象共有淡酒、急风、北雁、黄花、梧桐 、细雨
总结:诗人运用了叠词、铺叙和意象等艺术手法表达了自己深重的愁情。
任务三:比较阅读,思考讨论李清照不同时期命运遭际的愁情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一:请小组代表展示课前收集有关李清照生平材料;
明确: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1084年出生,名门之后。
1101年结婚,幸福甜蜜。
1103年,赵明诚出仕,两地相思。
1127年,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避兵江南。
1129年,赵明诚病死。此后李清照在江南辗转漂泊。
1132年,再嫁非人、离异入狱。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具体何时。
活动二:以南渡为分界线,分组阅读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如梦令》《一剪梅》和后期作品《声声慢》《武陵春》。
1.诵读诗歌,学生初步感知诗词内容;
对比点 写“愁”的句子 抒“愁”情的手法 “愁”的缘由及特征 小结
《如梦令》
《一剪梅》 《声声慢》 《武陵春》 2.合作分享,集体构建,按照以下对比表格分析“愁情”的具体内涵。
3.小结:前期是轻松热烈的闲愁,后期是浓重悲凉的哀愁。相较于《如梦令》少女时的快乐,《一剪梅》离别时的相思之愁,《声声慢》中的愁情是饱含着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丧夫之痛、孀居之哀,颠沛流离之苦以及曲高和寡的孤独,是对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三、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 班级的微信公众号“古典诗词”专栏推荐阅读《声声慢》,请你根据自己对《声声慢》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谈谈《声声慢》为何最为婉妙。
3.课文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草堂诗余别集》《词综》《词选》 中都是另一个版本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你觉是“晚来风急”好还是“晓来风急”好?结合李清照的愁情写200字左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