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上5.影子教案设计(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上5.影子教案设计(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13 17: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影子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题 5影子
课型 新授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时 第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一年级刚刚学习了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是非常重要的识字方法。写字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并且注意写字姿势正确、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学生在对文本有了初步感知的前提下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词句,并积累词语。从阅读5的表述来看,在低年级阅读故事和诗歌,主要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重在阅读过程的展示,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从课文的语言中直接感知事件、任务或情景,这是展开性和表现性目标。
2.教材分析
《影子》是一首短小的儿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充满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儿歌共两小节,语言简练,句式整齐,偶数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情景,配合第1小节“影子在前,影子在后”;第二幅是玩轮滑的情景,配合第2小节“影子在左,影子在右”。两幅图中都出现了影子,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儿歌的意思。
3.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理解水平有限,他们喜欢新奇、直观的东西。因此,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会认“影、前”等11个字,会写“在、后”等4个字和斜钩1个笔画,认识宝盖、女字旁、月字旁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
说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
2.针对目标二
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在生字下面做“△”记号。生字重点拼读。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识记“前、后、左、右”,在生活情境中辨别这4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2.斜钩和卧钩的书写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2.课内交流:出示课题,读课题,注意后鼻音和轻声的读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语:有一位小朋友,和我们一样玩了踩影子的游戏,她不但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影子,还写了一首小诗,想不想听听?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2.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yǐnɡ qián hòu zuǒ yòu hēi ɡǒu tā hǎo pénɡ
影 前 后 左 右 黑 狗 它 好 朋
yǒu zài wǒ
友 在 我
指导正音:
(1)注意读准前鼻音“左、在”,前鼻音“前”,后鼻音“影、朋”等。
(2)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行试读,教师指名读。
(3)去掉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3.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在 后 我 好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1)形象的方法识记。如,“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睛,四条腿并拢蹲在那里。
(2)熟字相加。如:“月 + 月 = 朋”“女 + 子 = 好”等。
(3)编口诀。辨析“左”和“右”的字形,可以利用口诀“左下有个工,右下有个口”。
(4)熟字组成新词:黑影、前天、后来、大狗、左耳、 右手、好朋友
4.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好了,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课文,比较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
朗读时要作合适的停顿: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只/小黑狗。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5.学习新偏旁。
认识“宝盖头”、“月字旁”和“女字旁”。
“宀”,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宀”的字多与“家、房子”有关,含有“月”的字多与“肉、身体的部位”有关。含有“女”的字,多和“女子”有关。指导写好偏旁“宝盖头”、“月字旁”和“女字旁”。
三、学习偏旁,写字指导
课件出示:在 后 我 好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国、姓”。
“在”,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土”的一竖靠近竖中线,第一横靠近横中线。
“后”横稍长,写在靠近横中线的上方,在第二撇的上部起笔。
“我”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稍往上斜。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略高于左边。
注意“斜钩”的写法:起笔后向右下弧直行笔,弧度不宜过大,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
“好”左边略高于右边。“女”做偏旁时横变提,右边不出头,从横中线上起笔,稍往上斜。“子”中的横稍长,要写平直,写在横中线上。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5.教师巡视并进行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6.投影展评,让学生了解“我”字的斜钩要写得舒展,进行写字修正。
四、趣味诵读
过渡:影子真有趣,练习读一读全文,看谁读得最有趣。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小节,自由选择伙伴对读,评评谁读得最有趣。
(3)伴着动作带着表情朗读短文,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出前、后、左、右。也可两人合作,一人扮影子,分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
5 影子
在、后、我、好
课后作业
1.抄写带生字的词语
2.熟读课文
5.影子教案设计(两课时)
课时 第 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
2.学会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并用这4个词来表达方位。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
指导同学看图。思考:这两幅提骗有什么相似、不同之处?
2.针对目标二
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小朋友的后面,启发同学看活动演示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拼读生字。
导入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今天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们也带来了,看看小朋友们还认不认识它们呀?
课件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2.读词。
火车开得真棒!小朋友们看,有些生字宝宝还组合成词语了呢!我们一起把它们读出来吧。
课件出示的词语有:
影子 常常 小黑狗 朋友 跟着前后 它们
过渡: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受
1.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动画片,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太阳、影子和小朋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他们的秘密。
(1)教师播放动画:在明快优美的音乐声中,一位小朋友迎着可爱的太阳娃娃快乐地走着。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影子也像好朋友一样,常常伴在人的左右。  
(2)说一说,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
(3)讨论: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猜一猜,他心里会怎么想呢?(小组内交流。)
(4)在班上简单交流。
(5)指导朗读、背诵: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应该用欢喜的语气来读。(指导读句:范读,学生仿读、自由练读。)
(6)背诵:(教师引背课文;学生看课件练习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7)练习说话:影子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句式:我的前面是_________;后面是_________。
或:_________在我的前面,_________在我的后面。
2.引导学生自学第二节
(1)总结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
我们用看课件,思考,读诗句,说话的方式学习了第一节,现在,按照这种方式和方法,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节。
(2)学生自学第二节。
①提出问题: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画说一说?影子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②四人小组结合两个问题思考讨论。
③交流学习情况。(板书:左右)
④练习朗读第二节,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⑤试着背诵第二节。
⑥引导说话。
我的左边是_________;我的右边是_________。
三、游戏巩固,学做手影
1.你能说说影子有趣在哪儿吗?
(1)同桌互相说。
(2)指名说。
2.质疑解惑。
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会问:
影子为什么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
过渡: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通过朗读自己发现了解了这么多影子的知识,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有趣的手影游戏,感受影子奇妙无穷的变化吧!
(课件播放手影视频)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还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因,除了在太阳底下会出现影子,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影子?
2.观看课件:路灯下的影子,月光下的影子……
3.请你和家长一起量一量你家房屋早上、中午和傍晚在地面投影的长度。
板书设计
5影子
小黑狗 跟着
朋友 陪着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练习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