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思维方法单元解析规划
主题 思维方法
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要目光短
浅,而要站得更高,要全面;《寒号鸟》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有安排;
《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
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坐井观天》可以围绕课后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理解课文内容,再开展“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的讨论;《寒号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指导现实行为;《我要的是葫芦》可利用课后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得到的原因,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道理,初步掌握思考问题的一些方法。口语交际“商量”引导学生能用商量的口气说话,同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内容。例如,
《寒号鸟》一课,借助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我要的是葫芦》一课,通过课后第二题句子的对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
不同句式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通过
仿说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2.学情分析
学生喜爱故事,这组课文一定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对事物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相信他们能从故事中明白所蕴含的道理。但学生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要让他们把故事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学习目标
1.运用形旁表义等识字方法认识“沿、答”等44个生字,读准“哪、号、当”3个多音字,会写“井、观”等26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4.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5.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6.积累带“言、语”的词语,背诵古诗《江雪》。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
(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和词语,会认35个生字,会写24个字,会写24个词语。
(2)观察田字格中字的间架结构和占格,按笔顺正确、规范书写24个字,准确写出34个词语。
2.针对目标2:
多种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班内展示。
3.针对目标3:
(1)结合课后题,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4.针对目标4:
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5.针对目标5:
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6.针对目标6:
多种形式朗读词语,积累带“言、语”的词语,熟读并背诵古诗《江雪》。
学习过程
本单元大约需要10课时:
第1、2课时:学习《坐井观天》,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和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第3、4课时:学习《寒号鸟》,通过民间故事,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能用带“得”字的短语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第5、6课时: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7课时:学习《口语交际:商量》,本次口语交际中,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交易场景引出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商量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第8、9课时:学习《语文园地五》,认识“锋、蜂”等9个生字;能根据字义猜偏旁,进一步领悟汉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右短左长”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背诵古诗《江雪》
第12课时:学习《我爱阅读》,《刻舟求剑》是一则寓言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借助拼音,把故事读正确、读流畅;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根据句子或词语的意思,进行猜读;引发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再通过讨论达成理解,点拨领会寓意。
教学资源
1.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部编版。
2.课内资源: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及配套光盘中的教学资源。
3.课外资源:工具书、课外绘本读物、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等。
PAGE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